都匀一中校园抗日名将孙立人全正喜铜像落成

2015年11月23日 13:32贵州都市报 文隽永

 孙立人 全正喜 纪念铜像。文隽永 摄

中国园林网11月23日消息:位于都匀东山脚一中校园内迎来了两位70年前在此留下足迹的抗日名将孙立人和全正喜烈士纪念铜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又恰逢都匀一中建校110周年。经州委州政府同意,在都匀老八景之一东山脚一中校园内(原孙立人率部的国民政府税警总团驻地附近)树立了抗日名将孙立人纪念铜像、全正喜纪念铜像。同时还设立了一个“抗战中的都匀纪念馆”,其中展示出原都匀炮校、都匀税警总团、田汉和徐悲鸿等在都匀抗战时期的资料照片及文物。

当日,记者对这两位抗日将士在都匀及战斗中鲜为人知的事迹进行了调查采访。孙立人:从都匀远征印缅战场1900年12月8日,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清华大学毕业生。1937年“8·13”淞沪抗战爆发,原防守淞沪前线的国民党中央军(88师等)伤亡惨重,时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第4团团长孙立人率团参战,他在淞沪抗战中多处负伤并立战功,国民政府在拟定扩建缉私总队(后又改为税警总团)计划时,任命孙立人为总队长,晋升为少将。

1938年11月,经国民政府批准,孙立人以湖南长沙为总队驻地扩建缉私总队。同年12月,孙立人率领缉私总队由长沙开赴贵州都匀。《都匀市志》记载:“民国27年(1938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属盐务缉私总队(税警总团)进驻都匀,该队相当于军级建制,装备精良,主官孙立人,后改编为新38师(通称青年军),曾奉命调出征缅甸等地进行抗日活动。都匀有远征军留守处,部队驻扎在东山陶家祠堂、仙人洞、马寨营盘一带,承办补充兵源和守护库房军火物资等。1945年3月有兵员100多人,主官龙骧。”抗战老兵丁涤勋和王伯惠合著《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中记述有孙立人在都匀练兵情况,许多事情鲜为人知,可算是弥补了孙立人在都匀练兵历史的空白。

据该文章记述:都匀位于云贵高原东缘,气候多变,且多丘陵、山冈,川谷、河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大西南黔桂交通线上,交通方便,但是人烟稀少,是驻军训练的仙境、是治军的天堂、练兵的福地厚土。孙立人对都匀的地理环境和淳朴民风很满意。孙立人令税警总团各团分踞各县选择适宜荒地修建一个大操场作训练之用。总团总部所在地建了两个大操场:一个在大石桥的南侧,专为干部学员进行体育训练所用;另一个操场在西门外,为总队运动会的比赛场,平时是各直属营和都匀居民的活动场所,每天早上有许多青年在这里锻炼。孙立人在都匀整训部队大会上发表讲话:第四团全体官兵在“淞沪会战”表现英勇无比,充分发挥了技能上的优势,但官兵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现在,我们是财政部税警总团,经济独立,决心打造成一支“文武结合”的国防军,故应先办好干部教练所。

孙立人严抓学员队的招生考试工作,广招严筛选再取录,采取严教、严管、严考的淘汰制;学员队第一期招考取录300人,毕业144人;第二期录取300人,毕业120人。从1938年底到1941年底,税警总团在都匀整训了3年,干部教练所培训各类干部1000余人,成为部队新生力量,使排班级、士兵级的整体素质提高,使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当时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在此期间,孙立人还担任贵州省第二绥靖区指挥官,辖黔南15县的保安工作。以军事的基本教育为重点,提高少数民族团结抗日、爱国、守法的思想觉悟。孙立人把黔南各县5岁以下的孤儿收容到都匀,又收容被日机轰炸的黔桂湘等地的孤儿,在都匀办了一个诚正幼儿园,由将军夫人张晶英(淑珍)任园主任。

1942年2月,经蒋介石批示,同意税警总团改编为陆军新38师,隶属于第66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编入远征军序列,他从都匀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1942年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缅甸仁安羌,弹尽粮绝。孙立人亲率113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一个大队,解了英军之围。“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的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足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蒋介石为孙立人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1945年7月,孙立人率新38师将士取道黔桂公路,抵南宁、广州接受日军第23军投降,部队途经都匀时,当地民众得知孙立人率领部队在印缅战场英勇杀敌,痛击日寇,取得伟大胜利的消息后,都纷纷走出家门,拿着最好的东西慰问从战场上凯旋的将士。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将军在台湾去世。自他1942年2月从都匀出征印缅抗日战场,1945年7月借道都匀后,再没有回到都匀过。全正喜:大山雄鹰1911年11月17日,全正喜出生于荔波县洞塘乡尧所村堡上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4岁考入原都匀一中学习。1930年,时年19岁的全正喜考入贵州省军官教导团。因成绩优秀,被选送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8期第2总队步兵第2队深造。1933年初,他又被选送到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2期飞行科学习毕业后留校任飞行科教官,后提任中央空军第1队分队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正喜任中央空军第2大队第9队副队长,后又升任第14队中队长。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2大队(全正喜所在大队)、第7大队分别轰炸长江沿岸和吴淞口的日舰,以及日军的陆上根据地。8月17日,空军第2大队、第5大队、第7大队对虹口地区日军司令部和日军阵地轮番轰炸,日军损伤巨大,首开空战胜利纪录,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为“中国空军节”。此后,全正喜所在的第2大队转战津浦及津沽、淞沪各地上空,出击日军阵地、仓库、兵舰等,战果辉煌。1937年10月24日,时为空军第2航空大队14中队中队长全正喜与队员从山东济宁驾驶修理好的902号战机飞回南京,在南京上空途遇日军机群来袭,遭敌机5架围攻中弹殉职,时年26岁,追赠上尉。全正喜阵亡后,安葬在南京中山陵航空烈士公墓。国民党中央军委给时任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及荔波县长汪汉致电,1938年1月,全正喜追悼会在荔波县城举行。

据调查核实,抗战爆发后,全正喜送妻子叶琪瑶(宁波人)、儿子全心颖回到乡下老家,遂全身心投入对日空战。叶琪瑶当得到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极其悲痛,患伤寒病重医治无效逝世,其幼子不久相继夭折。据家乡健在的高龄老人回忆,在上世纪50年代初,留有全正喜的遗物:几箱书籍、笔记本、照片等,后来这些遗物及资料被毁。2015年初,贵州省人大代表李洪,州政协委员董豫黔、冯发新、李荣庆,州人大代表覃伙培,县政协委员何羡坤等6人,分别在省州县三级“两会”期间,提交《民族英雄全正喜同志生平事迹的调查报告》的提案,积极向黔南州、贵州省及国家民政部申报烈士的建议,经过6年漫漫申报历程,终于得到国家认可。8月24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全正喜名列其中。

推荐阅读:

加拿大出现首座纪念二战慰安妇铜像 

广东世界谭氏中学孙中山铜像揭幕

“现代科教文明先驱” 胡雨人铜像荣归故里

开国中将吴瑞林铜像在四川巴中落成

 (来源:贵州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