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崛起绿色前沿 赣州信丰县国有林场发展变迁

2015年01月15日 08:44中国赣州网叶继坤

金盆山龙井水库一角。

中国园林网1月15日消息:“国营信丰县金盆山营林林场始建于1957年,建场50多年来……”

“1957年建立的林场4个,1963、1970和1991年各建2个,全部保留至今,体系牢固,建制完整,以21.89%的林地面积,维持全县45.6%的林木蓄积,守护着最好的森林资源,为全县生态保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丰县林业局局长赖兰田面对提问自豪地说。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信丰县始终对10个国有林场情有独钟。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舍不得任何一个落下,这源于把坚持植绿护绿的执著情怀寄托在林场,且从未改变。

50多年来,国有林场因为生态建设的需要而创建,又因为生态带来的红利而活力四射。

如今,“山绿水清、场活人富”的10个国有林场已成为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的排头兵,几十年始终坚守着赣南苏区绿色崛起的桥头堡和最前沿。

他们为推进赣南苏区绿色崛起带来了什么?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来作答

信丰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居赣江一级支流桃江中游。该县国有林场经营林地总面积67.72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21.89%。活立木蓄积量332.8万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蓄积量的45.6%,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自古有“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更有“人信物丰”之称谓。

信丰县金盆山林场创建于1957年,笔者近日走进林场挂满了各类奖章的荣誉室里,2014年捧回的“国家级森林公园”“2013年度全国十佳林场”“江西省绿化模范单位”三块荣誉牌格外入眼。

在金盆山林场核心区,至今还保存着3500多公顷的常绿阔叶林,遍布与恐龙同时代的粗齿桫椤、小黑桫椤,是江西境内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桫椤群。还有数量众多的白垩纪残遗植物南方红豆杉,其最大的一颗胸径达1.37米,树龄在800年以上,这些古老的孑遗植物为研究南岭山地的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和古地理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科学依据。江西独有的七瓣含笑种群在100公顷范围内广为分布,生机勃勃,被称为“金盆含笑”,具有独特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这里是国内罕见保存这样完好的中亚热带低海拔原生常绿阔叶丛林的样板地。”这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在金盆山林场考察南方常绿阔叶林时给予的评价。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在初步考察了金盆山核心区后,则感叹这里是“中亚热带低海拔天然阔叶林的最后绝伦”。

而由这片原生丛林山渠汇积的金盆山龙井湖,已成为信丰县70万居民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

与金盆山林场同龄的金鸡林场,现有经营面积13.56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11.1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77.80万立方米,年采伐限额1.04万立方米,年生产商品材0.85万立方米。2013年3月,信丰县被正式列为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项目县,建设任务的重点就在金鸡林场。

“金盆山林场是以保护天然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公益型林场,金鸡林场是以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培育生产大径材为主的商品经营型林场,金盆山林场、金鸡林场是我县名副其实的‘两大金山’。”该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何强给信丰绿色崛起的功勋林场是这样定位的。

他们是怎样“强身健体”永葆“青春活力”的?

——政策扶持、创新经营是关键

“如果单从经济效益来看,信丰早已没有国有林场这块阵地”。郭文是信丰县国有林场最为艰难时期的一任局长,对国有林场建设有深刻认识。“我们就是要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死心眼,在政府有力支持下,想尽一切办法,支撑着国有林场存活下去,再寻找发展机会,犹如当年红军走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

任何事物都应经历前进步伐的阵痛。国有林场也不例外。

信丰县的10个国有林场都是从建场初期的以采伐生产木材为主的采育型林场,经历以资源培育为主的营林型时期,走到今天以生态资源培育和保护为主的生态公益型。

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时期,对国有林场冲击是最大的。

“上世纪90年代时,我拿的是两项工资,一个档案工资,黑字白纸记着呢。还有一个是现金工资,这个有时一季度一发,也有半年过后才发的,职工生活压力非常之大,想想都不知怎么挺过来的。”即将退休的下放知青、九龙林场职工谈起过往心情依然伤感。

金盆山林场老场长朱建华深有体会地说,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三分之二的职工,3个月自带干粮来造林抚育、巡山管护。

在此情形下,有的地方在解决国有林场资金从哪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上,进行的是清机构、清资源、清人员的“三清政策”。

但信丰没有这样去跟风、套模式。

“以守住山林为底线,采取‘职工轮岗缓解工资发放压力’‘允许在20%的控制线内向社会流转山林筹措资金,安置职工减包袱,千方百计保运转’。”这是国有林场建设管理独有的信丰特色。

在国有林场最困难的时期,信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有林场减负与发展工作,积极探索国有林场走出困境的途径,在置换职工身份、了断历史性债务、解决职工养老看病之忧、培育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业稳定、促进林区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县采取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适度推进林地流转工作。据统计,国有林场流转林地11.37万亩,筹集资金4000多万元,信丰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800多万元,一次性了断商业银行历史债务5000多万元,累计置换职工身份1223人,10个国有林场全部纳入社会保险统筹管理,并逐步解决了部分拖欠工资。

争取项目资金是维护和发展林场的一股新力量。近年来,长防林、退耕还林、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世行贷款造林、低效林改造等林业项目基本都能在信丰落地实施,每年争取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给予了林场最大的政策扶持。

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重科技提质量筑屏障

国有林场改革号角再次吹响。

“在这次改革中,3个生态公益型林场给予143人为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政府全额买单保护生态,为子孙后代保住了绿树青山,保住了蓝天碧水,花点钱值得。”这是信丰县委、县政府对该县国有林场改革的支持态度。

信丰县于2014年10月顺利完成改革任务,将10个国有林场,整合成3个生态公益型林场、1个商品经营型林场。

新架构的国有林场,对护林工作的责任、监督管理、应急响应、基层设施、物资装备、队伍建设、防火宣传、火源管控、值班备勤等都相应进行了重新制定。新组建的4个国有林场共设立60个工区,近500名职工分布并常驻于林场各工区,580多公里的林区公路,5个山顶瞭望台,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护林大网,把68万亩的国有山林罩得严严实实。

信丰把低质低效林改造作为当前面临的新使命。一方面通过义务植树和免费提供枫香苗、木荷苗,实施针补阔改造;另一方面通过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等项目带动低质低效林改造;再就是对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通过封山育林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分自然生长和演替。

现代林业必须走科技兴林之路。信丰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技术的手段,大力推行良种良法,努力提高营造林质量和水平。凡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国有林场造林用苗,必须使用良种壮苗。对不使用良种壮苗的,一律不予验收,不兑现项目资金;同时,适度调控苗木价格,实行优质低价,吸引社会造林使用良种壮苗。建立示范基地,带动良种良法的推广使用。在省林业厅帮助下,投资300万元建设1056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和4个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荫棚,购置轻基质网袋容器立体切割机,着力推行轻基质容器育苗、油茶芽苗砧嫁接、芽苗切根移栽等先进适用育亩技术育苗450万株,确保苗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

推荐阅读: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驶入快车道

安徽:安庆林业局四举措力助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发展

南昌:获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1亿元

河北:承德两县国有林场被界定为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

 (来源:中国赣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