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9日消息:“目前,中心城市水环境整体生态优势明显,若将宿迁称为‘苏北水城’一点儿也不为过,提升和保护水环境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1月17日上午,在政协宿迁市四届四次会议闭幕式上,政协委员王东平代表宿城区委员小组的发言,获得了与会人员的赞同。
如同王东平委员所说,水系密集多样给予宿迁独特的水生态环境,然而,随着中心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和保护水环境的压力也日益显现、增大,如垃圾、废弃物随意抛洒河道,城市、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及雨污分流设施不完善,主干河道水面水生花、浮萍得不到及时清理,单位、企业和居民小区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水,中心城区水系沟通工程尚不完善,如清水河、西民便河上游无水源,马陵河整治始终未彻底等问题,都亟待规划治理。
保护宿迁水生态势在必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加快生态转型发展,“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这体现了党委政府彰显生态优势、擦亮生态品牌的坚定理念和强力措施。与市委、市政府同频率,在1月17日的闭幕式上,王东平委员在发言中呼吁,实施“见清水”行动,张扬宿迁水生态魅力。
如何实施“见清水”行动?宿城区的委员们作了深入思考。王东平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条件和水文化特色,科学编制水系规划和河湖治理方案。同时,要加大改革力度,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要建立“见清水”行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协调解决区域、流域之间经济发展与水生态保护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要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并重,既要让居民认同“见清水”行动,使其成为参与管理的主体,又要按照城市功能区规划确定治理原则,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增强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王东平委员在发言中还建议,要把水环境作为稀缺的发展要素,倒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有利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经济协调发展与优化升级。同时要全面观测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结合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统一执法力度。此外,还要全面发动宣传,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把生态文化融入中心城市文化、新型城镇文化,增强广大群众对乡土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推荐阅读:
(来源:宿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