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1日消息:4年前,海南省提出“绿化宝岛”大行动,到2015年全省规划造林绿化面积要达到150万亩;4年后,全省已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54.7万亩,占总任务的103%。
4年间,海南省各市县根据“绿化宝岛”大行动的分配任务,结合不同地域、不同地形的特点,就如何种好管好各类树木、如何提高造林效益等问题不断思考出妙招,摸索有效的经验方法,持续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工作步伐,为海南的可持续发展留下“绿色银行”。
陵水:造林绿化兼顾农户收益
“我在后岭上种了几亩芒果,现在只要退下来,政府就承诺每亩给1万元。”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军田村委会村民蓝亚志在听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解释后,决定不再种芒果,支持县里正在开展的“退果还林”工作。
今年陵水县启动“退果还林”工程,计划在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鼓励群众将芒果林、槟榔林等改造成生态林,政府按每亩1万元标准进行补偿。退出的芒果地由林业部门组织专业造林队造林,种植马占、沉香等树种。目前,陵水县已完成退果还林1000多亩。
这是陵水县构建全县生态森林体系,践行“绿化宝岛”行动的又一举措。据陵水县林业局主要负责人周才旻介绍说,自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以来,截至今年9月,全县共完成绿化宝岛工程植树造林3.9万亩,超额完成规划造林绿化任务;累计完成通道植树造林面积3000亩,全县通道绿化率达95%以上。
在完成造林任务的同时,陵水还着力绿化美化县域内的通道公路,通过在公路栅栏50米范围内适宜植树的地块,规划种植海南乡土树种菠萝蜜,由政府组织造林专业队承包造林和管护,实行包种包活包管护,管护两年并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原土地承包的农户经营管理,经营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
陵水县的“通道绿化美化”工程、“退果还林”工程等造林模式既扩大了县域内的绿化面积、提高了造林绿化质量,又让当地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只要是种树就不会错,而且我们还能从中获益,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蓝亚志喜滋滋地说。
东方:多方筹资4.6亿元造林
自2011年以来,东方市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33万亩,多方筹集造林资金达4.6亿元,并且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力度,破解“造林用地难、种植存活难、后续管护难”等问题。此外,东方市还将造林绿化任务和生态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部署,让造林绿化工作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东方市东河镇俄贤村、南浪村等村庄,大多数农户家的房前屋后都种植着花梨、沉香等珍贵树种苗木,村里的村民说这些苗木都是免费领取的,他们没有花一分钱。
据东方市林业局局长王家宁介绍,这是村庄绿化、改种乡土珍贵树种的做法,通过市财政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扶持农民培育花梨、沉香等苗木900多万株,无偿发放给农民在房前屋后种植;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每年发放生态补偿金3400万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既维护了生态效益,也能让百姓获得收益。
岛东林场:灾后造林6.8万亩
种下树、管好树是本事,快速完成灾后恢复造林工作也同样是本事。
在文昌岛东林场的宝邑作业区,记者看到这里去年种下的1万多亩木麻黄已有一米多高,套种的海棠苗长出新芽,苗木间隙还生长着野生的苦楝树和粉紫色的长春花……站在这片绿意萌发的海边沙地上,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布满成片被风拦腰截断的林木、连根拔起的树头。
去年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文昌森林资源造成重创,岛东林场的10.8万亩林木遭受毁灭性打击,直接经济损失约2.6亿元,林场建场50年来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
“办法是靠人想出来的,事情是靠双手做出来。”岛东林场场长张志宏介绍,为响应“绿化宝岛”大行动号召,推进场区灾后林业生态恢复建设工作,林场一方面制定科学清理方案,加快林地清整,为恢复造林备地,一方面把握时机抢雨造林、因地制宜设计造林树种。
截至目前,岛东林场已累计培育各类苗木1570万株,共完成造林面积6.8万亩,林木成活率都达到90%以上。“明年再来看的话,木麻黄会长得更高,防风固沙的能力也会更好。”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木麻黄,张志宏对3年时间里完成岛东林场生态重建任务十分有信心。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