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林地占补平衡 生态经济共赢

2015年12月16日 10:02福建日报

中国园林网12月16日消息: “没想到林业局能把这个过去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为当今大名鼎鼎的八仙山公园,为我们百姓增添了一个锻炼身体、享受休闲的好去处!”12月7日,晋江市金正鞋材商行总经理丁金章高兴地对笔者说。笔者随他手指处望去,只见这个公园到处鸟鸣莺歌、花红树绿,绿菩提、白玉兰在冬日暖阳下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享受这饱含氧气的新鲜活力。据国家林地占补平衡试点晋江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洪海港介绍,这个在林地占补平衡工作中转化为林地、面积达250余亩的八仙山森林公园,以前是片荒芜的旱地,到处脏乱差,2014年以来,政府总共斥资3亿多元,做好绿化美化工作,终于建成了目前总面积1000多亩的森林公园。

无独有偶。12月8日,笔者来到另一个国家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德化县看到,位于三班镇三班村的大兴堡公园今年经县林业局列入森林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后,得到绿化美化,鸡冠刺桐、香樟、高山榕、竹柏、杜英、异木棉、广玉兰、火焰木、樱花、雪松、红叶李、桂花、黄花槐等绿化大苗2000多株英姿挺立,福建山樱花5000多株竞相开放!此外,还有景观亭、健身广场、竹简人文广场、棋园、晨练环山路、登山步道等配套休闲设施,令人目不暇接。据德化县林业局林业站长苏启炼介绍,这里占地面积93.5亩,(其中新增补充林地55亩),总投资183.5万元,目前正要申报县级森林公园。

泉州市林业局副调研员廖道彬告诉笔者,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已经成为泉州人的鲜明共识。实现林地占补平衡,促进生态经济共赢,是泉州市林业局责无旁贷的光荣职责。

守住生态红线

据泉州市林业局介绍,泉州是中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创造了“泉州模式”和“晋江经验”,经济总量约占福建省的1/4强,形成了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鞋业、机械装备、建筑建材5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拥有亿元企业1903家、上市企业91家、中国驰名商标136件,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给建设用地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林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国家每年分配给泉州市的林地定额为800公顷,而自2012-2014年,泉州市建设项目年均使用林地面积 1216公顷,缺口较大。既要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又要守住生态红线已摆上党政重要的议事日程。

2014年,国家林业局决定在福建省(全国只一个省)开展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这是林地管理政策性的创新改革,它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使用林地的需要,也能严守林地保有量和森林红线,是一项利于经济建设,利于资源保护的工作。在泉州市委、市政府重视下,泉州市林业局紧紧抓住有利机遇,积极争取,泉州市的晋江市和德化县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县(市),试点时间2014-2016年。(全省仅有漳州全市、永安、尤溪、晋江和德化5个试点)

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泉州市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为守住生态红线,泉州市林业局坚持以“生态优先、严格保护;用途管制、节约集约;先补后占、补大于占;合理布局、动态管理”为原则进行指导。所谓的生态优先、严格保护。就是围绕“林地总量不减少、生态质量不滑坡”的目标,在保护中利用;所谓的用途管制、节约集约。就是每使用一块林地要有明确的建设用途,同时认真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节约每一寸林地;所谓的先补后占、补大于占。就是先把林地补充进来,再占用林地,而且补充的要大于占用的。为此,科学编制了林地占补平衡方案,即:以国土部门的二调数据图库、住建部门的城区规划图件、交通部门的公路线路图件以及市政部门的绿地图件等,作为基础资料,组织技术人员对补充新增林地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同时,根据年均用地量、项目用地量相结合的方法,合理预测2014-2016年占用征收林地需求量,科学编制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实施方案;所谓的合理布局、动态管理。就是建立补充林地储备库,保持林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双增长。

激活绿化热情

开展林地占补平衡,目的就是要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扎实有效推进这一项工作,泉州市林业局重点在补充林地上狠下功夫,严把4个关口。严把补充林地来源关。即把已退建还林的建设用地,25度以上坡耕地,已植树造林或天然更新,自然生长林木的非林地;已恢复植被的废弃工矿、村庄,在非林地上建成的绿化苗木基地、苗圃等作为补充林地来源。严把补充林地审核关。林业部门联合国土、规划、交通等部门调查、审核,对补充林地核发林权证,将林权登记与补充林地有机结合。补充林地取得林权证后方可进行数据录入和图纸导入,最终形成补充林地储备库。严把储备库管理关。储备库实行台账式管理,需使用林地的建设项目要在储备库中进行“挂单”,待实现占补平衡后联同所涉及的补充林地一起“销单”。 严把补充林地发证关。对纳入补充林地的地块,由林地权属所有者(业主)提出申请,按照《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要求,严格审核,符合登记条件的给予依法受理,在所在行政村进行登记公示,对无权属异议的,给予统一发证。已完成补充林地登记发证1374宗、16946亩。

“林地占补平衡,开启了造林绿化新模式”,晋江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洪海港告诉笔者,回顾2014年之前,晋江市给我们印象,经济发达,公园绿地少,片林少,生活环境差,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城市。群众期盼着有一天晋江能变成生态美、百姓富的宜居城市。2014年8月29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开展晋江市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晋江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作为企业用地的前提条件,构建生态园业,建设生态绿城的指导意见,同时,投入上亿资金扶持新建镇村公园、生态廊道、绿化流域和林荫小道,构建晋江生态绿城。开展试点工作一年多了,晋江人为打造生态绿城努力着,同时,也开启了造林绿化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各企业甚至是群众自发主动造林绿化的新模式,在这一年里,晋江先后将建成的小流域绿化、公路两侧绿化带、绿州公园、安平桥公园、八仙山公园和工业园区公园绿地等地块7503亩纳入补充林地储备库,不到一年时间,莲花汽车、市政道路民生工程和工业园区等多个用林项目均获省林业厅审批同意。企业家为用林审批提速、工业园区绿化感到满意,群众因公园绿地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感到开心,为晋江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宜居城市做出贡献感到自豪。试点不仅仅为企业用林审批提速,也为晋江子孙后代留下片片绿地公园,不再只是冰冷的水泥路和工厂。

推荐阅读:

济南:计划明年推出山体公园游览攻略

杭州湾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将“休园”

江西:推动海昏侯墓遗址公园建设和申遗工作

海丝艺术公园亚洲园打造世界级立体垂直绿化建筑群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