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的公园
中国园林网1月22日消息:昨天,来自姑苏区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徐圭逊向大会提交了一件关于推进收费公园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建议。他在建议中表示,公园是属于市民的,应该向市民免费开放。徐圭逊的建议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公园是否要免费开放的热议。
代表 公园应向市民免费开放
徐圭逊在他的建议中说,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惠民,依托生态空间,打造了许多免费开放的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特别是石湖景区,空间大、环境美,让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自然生态。同时,一些原来收费的公园如灵岩山景区、三角咀公园也向市民免费开放。但是,也有一些新开发的景区,例如大阳山森林公园和白象湾等,收取高价门票。
“这些景区依托的是公共生态空间,建设资金大多全部或部分来自各级政府或国有单位,属于公共项目。”徐圭逊认为,大多数景区都无法通过门票收入实现自负盈亏,一些国有运营的单位,基本上都是靠政府性补贴勉强维系。“实际上造成公共财政养了机构养了人,却把需要享受生态环境的居民排斥在外。”
为此,他建议,今后建设的所有公园应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已经免费开放的公园不能以任何理由重新收费,现有收费的公园逐步免费开放。徐圭逊说,必须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追求,坚决摒弃处处追逐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公园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免费开放。要坚决防止以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为名,引入商业资本对湿地、山林等进行圈占,开发收费景点。
此外,徐圭逊还建议收费的公园不得享受任何政府性补贴。他说,财政资金应该用于公共服务,不能补贴商业性项目。对于一些商业化经营的景点还在享受的各种政府性补贴,如生态公益林补贴、生态补偿资金、税收优惠等,应坚决取消其补贴、补偿、优惠资格,直到其免费开放为止。
支持 免费开放让公园回归本义
市民张晓文说,城市“公园”不是私家园林,而是由政府为市民提供的公共休闲的空间。市民有必要通过合理的诉求,通过政府收回商业化的城市公园,让公园回到它的本义,就是公园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无限共享,实现公园价值的最大化。
公园的土地是城市规划中为市民生活而空置的空间,它具有公益性与福利性。在一定人口比例的城区配置相当的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将公园交付企业进行开发,这是以商业利益为最高追求,门票成为第一道门槛,公园就不“公”了。
张晓文告诉记者,他的一位留美的朋友一直对纽约星罗棋布的城市公园抱着一份感恩。到美国的头一年,那是他最彷徨无助的时候,语言存在障碍,工作没有着落,文化上的隔膜更是令他如坐愁城,郁郁寡欢。是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各具个性的城市公园敞开大门接纳了他。麻雀和群鸽在脚边旁若无人地觅食,拖着大尾巴的松鼠可爱地在草丛中探头探脑,孩子们在父母的呵护下在儿童园地忘情玩耍……面对这一幕幕平和的景象,他的心会慢慢平静下来,烦恼也随即烟消云散。城市居民还没有接纳这位异国学子,而公园像一个自然之母悄无声息地包容了他的身心。
担忧 免费开放会降低服务质量
也有市民认为这些收费公园现在不宜实行免费。如果不加分析地将所有收费公园免费开放,会引起哪些后果呢?
——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如果公园是“免费”的,那么,公园所有的费用包括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必然全都从纳税人身上出,即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说,虽然从表面上看,公园的免费,我们大众增加了福利或者说得到了好处,但这些好处是有代价的,并不是某个部门免费的供应或仁慈的施舍。
——安全隐患。公园是一个公众活动的场所,游客在购买门票进入时,公园的经营者就相应承担了保证消费者安全的责任。一旦公园免费开放,游客数量无法控制,由此产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降低服务质量。如果是“免费”的,公园作为“公益性事业”,工作人员将因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工作人员没有生存危机,则实际上相当于上了保险;没有激励,哪来服务的动力,反正服务得再好,也不会增加收入,不会涉及工作人员自己的利益。
推荐阅读: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