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公园”来袭 主题公园将走向何方?

2015年01月26日 10:20中国文化报李婧

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

中国园林网1月26日消息:曾几何时,继超过1500家“行圈地之实”的主题公园过度开发后,国家明令禁止大型主题公园的批复建设。但2014年,继迪士尼乐园登陆上海、环球影城落户北京之后,从海外“进口”的主题文化娱乐公园大举来袭。

冰火两重天的主题公园再次进入文化投资的视野。引进型主题公园是否会形成输入性泡沫?国产主题公园是将大批倒闭还是借势而起?以往盛行的“公园+地产”模式还能走多远?面对新资本、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涌入,“主题公园”概念是否需要重新定义?日前,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国内主题公园应瞄准地域性文化

“洋公园”的大举来袭让国内同行的危机感变得急迫,在这种前景下,国内本土的主题公园应该如何发展?业内声音普遍是,应深挖国内特有的地域性文化,以深圳华侨城集团为例,作为国内主题公园的开山元老,目前正将布局的触角探到二、三线城市。华侨城集团在全国14个省会城市和著名城市进行布局,并在宁波投资了都市娱乐和生态旅游项目。

宁波华侨城欢乐海岸总经理林育德说,华侨城集团之所以这么看重宁波,主要是看中宁波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看重其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积累。“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宁波的历史和文化,宁波虽然算不上中国的一线城市,但它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是重要的。我们想聚焦于海洋文化、海洋经济下的商业文明这点,立足全球的海洋贸易,打造宁波项目。”林育德说。

林育德认为,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亏损现象严重,近70%的主题公园在亏损,20%持平,10%勉强赚钱,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主题公园不接地气。他认为,主题公园要做得接地气,一定要研究选址地区的独特文化,还要将文化找到合适的落地载体,其中休闲是一个重点方向。“我们把文化看得很重,要做到极致。文化要与休闲结合,目前宁波华侨城欢乐海岸也在往体验、互动和娱乐方向强化发展。”

主题公园去地产化真的可行?

目前国内主题公园的商业模式中,“公园+地产”成为主流,业内已形成几乎牢不可破的意识,即旅游业的投资周期一般长达7到10年才能够回收成本,如果没有地产带来的快速资金周转,那么旅游业将很难吸引到投资。但随着这一模式带来的土地问题、项目烂尾问题逐渐凸显,业内对此的争议一直不断,如果没有土地经济,主题公园的发展到底行不行?

林育德坦言,主题公园的去地产化非常难,“目前旅游业只有两类活得很好,要么靠‘吃’老祖宗的,要么靠‘吃’老天爷。除了这两类之外的人造主题公园都很难‘活’,这类主题公园产业目前还需要地产来支撑,还是不能完全切割。我很少看到有一个公司专门拿块地来做主题公园,因为这样活不下去。”

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也越来越多。航天(北京)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江介绍,其正在运营一个航天文化主题的公园,从2005年开始准备。在建园之初,李江就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持续经营一个主题公园并将其资本化,这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主题公园的难题。

最终,经过近一年半的沟通,这一航天主题公园的落地方式是由航天(北京)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进行股权合作。中华恐龙园是隶属于常州市国资委的一家公司——龙城控股集团,这家公司在常州经营了16年,掌控常州近40%的旅游产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华恐龙园。

“我们在获取土地后,进行了资产证券化,我们利用未来门票的预期收益发行债券,把未来可以预期的收益进行证券化处理,发行到香港、上海、深圳等地。”李江说。

此外,李江介绍,他们还尝试把整个园区拆分成不同的产品模块,如“小小宇航员”模块,就是一个航天主题的儿童亲子区,将其打造成航天员训练营,在全国各地的开发商、综合体、商业中心等进行商谈,以品牌进驻的形式,把“小小宇航员”这种儿童亲子区单独做出一个独立空间,单独运营这个品牌,而这个品牌的总部就在常州所建的园区内。再如,把整个园区中的太空主题餐厅,打造成一个新的品牌包,在全国进行实施加盟。依此类推,把这个园区中凡是可以品牌化以及独立体验的模块,全部列成了分别开发的产品项目。

“从我们的财务报表反馈来看,我们的经营收入首先是门票,其次是所有的子品牌和子产品包在全国连锁经营的收入。我们把这种拆分园区式的经营方式和财务制度进行结合,获得了来自金融机构和一些担保机构的资金,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李江说。

李江认为,在打造这种主题公园的概念上,应利用金融通道实现投入,利用负债方式进行经营,而不是寻找一个单独的开发主题进行独立投入,这是其在常州项目上的尝试。

“目前在常州项目上,商业地产只占1/12,主要是为园区进行基本服务,我们没有出租的写字楼,也没有独立的商品区。我相信园区本身是可以去地产化的,只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李江说,“如果是非主题性的园区运营,其实地产化是没有错误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地产化,园区是不可能存活的。而对于一些主题鲜明的园区,我认为可以尝试非地产化或是去地产化的经营。”

对于这种去地产化的尝试,中国港中旅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管理部经理魏武平认为,采用金融工具的协助,可能是未来替代地产化的一种方案,但也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要求主题公园前期有足够的现金流,后期有足够的涨价空间,这样金融产品的设计才能达到金融机构的要求,同时又确保了对股东的回报率。

主题公园产品如何差异化?

在魏武平看来,目前国内主题公园盈利状况不佳的关键问题还是出在产品上,即旅游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如果美国迪士尼乐园没有唐老鸭、米老鼠,没有每年一部的动画片,那么将难以吸引游客。现在国内主题公园最缺乏的就是产品,以前多半是用游乐设备替代产品,大家都在拼设备,最后是游乐厂商挣到钱,而所有的景区同质化,所以没有游客想去第二次。”魏武平说。

迪士尼公司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以供给文化产品为主。迪士尼的盈利来源有门票、餐饮、旅游商铺租金、具备知识产权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销售,以及其它收费的服务机构。此外,其授权特许经营在整个收入中占比也较大。在全球6个迪士尼主题公园里,只有第一家1955年成立的迪士尼主题乐园是由迪士尼公司直接投资以及运营管理的,其他的5个全部都是授权特许经营的。

但在国内主题公园中,门票收入仍是主要盈利来源,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合伙人盛永利认为,未来主题公园应更多聚焦到产品和产业链的开发上来。随着《旅游法》的出台,导游不能再带团队购物了,反过来对旅游商品的良性市场形成更大刺激,如何真正站在游客的立场研究其本身的需求,值得思考。

“主题公园的旅游商品如何植入互联网的基因,像迪士尼的商品为什么卖得多?不是说大家都要去主题公园买,在互联网上很多地方都能实现购物。主题公园下一步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我认为在旅游商品整个体系下,主题公园还能取得成倍效应的一个点就是购物,做好主题公园,先从主题商品和旅游商品开始。”盛永利说。

推荐阅读:

沈阳:法库开建“湿地观光休闲主题公园”

王兴斌:将中国文化注入环球主题公园

湖南:长沙县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又添新景观

关注万达进军娱乐业:2000亿建12个主题公园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