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投身古建终不悔 乱世沉潜出成就

2015年02月05日 09:52中国台湾网

中国园林网2月5日消息:梁思成1901年出生在东京,当时他父亲梁启超正受没落清朝的追捕,被迫流亡日本。1912年清朝垮台后,梁启超一家回到中国。在民国初期的动荡年代,梁启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知识才华和政治热情。梁思成进入清华学堂,同时在国学方面又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梁启超还要求他把威尔斯(H.G.weIIs)的《世界史纲》(Outljne of History)翻译成中文。1923年发生了一件意外,他骑那辆崭新的戴维逊(Harfey DaVidson)摩托车时不幸出了车祸,由于治疗不当,思成的腿从此有点跛,必须穿上钢架走动。

192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学。在修完硕士学位后回到中国,成为新成立的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最早上任的两位教授。1932年,因日军侵略沈阳而被迫离开学校,返回北平。梁思成借助紫禁城老工匠的指引,开始投入中国古代建筑典籍的研究。

在这个纷乱、忙碌而又沸腾的时期,梁思成夫妇,开始对中国现存最早期的建筑进行一连串的实地考察。他们最大的成就是确认、测量、绘制并拍摄了山西五台山里一座建于公元857年的木结构寺庙——佛光寺。但,这仅是《(图像中国建筑史》(A Pic-toriaI History of chinese A rchitecture)里的众多惊人发现之一。

1949年,梁思成夫妇选择留在北平。他们继续不断为他们所追求、所热爱的建筑尽一切的努力一一保存北京的绿化,防止北京遭受工业化的侵害,将城墙和城门改造为公园,让子子孙孙得以享受这一奇迹。然而他们失败了,他们被批斗、被折磨、被羞辱,而在死后,当一切都已为时太晚时,他们又被赞扬,被认可。

我们记得的当然是我们想记的,而不是只要发生了就会记得住。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把那些过去全搁在心里头。那是梁思成在“文化大革命”中噩梦般的情景,他的脖子上挂着“反动学术权威”的黑牌,木然地,面对周遭的讥笑,脸庞笼罩着一层“无尽的羞辱”。

被戴上“大右派”帽子 坦言绝非“彭真死党”

1966年6月,天气已开始炎热。清华园正对系馆门口的一张大字报上赫然写着斗大的黑字:“瞅出黑市委藤上的大黑瓜梁思成”。林洙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片乌云会笼罩全中国整整十年,而梁思成也再没有机会看一眼中国的晴空。

为了迎接这场“文化大革命”,林洙把梁思成解放后写的文章整理出来,准备他自我批判用。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两篇重要的文章,一篇是当时建筑系工作组组长的文章,论建筑的民族形式问题,他的观点和梁思成同时期的文章没有什么区别,再一篇是姚文元(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成员)关于美学问题的文章,其中一段论述故宫的建筑艺术,他的分析简直与梁思成的论点完全一致。有了这两个重大的发现,又想到周总理曾对思成说他的《拙匠随笔》是好文章的话,林洙仿佛吃了定心丸,她把这两篇文章给梁思成看,他不这样乐观,叹息着摇了摇头。

果然系馆门口贴出了《梁思成是彭真死党,是混进党内的大右派》的大字报。于是他详细地“交待”自己的入党经过,与彭真的关系等等,其实那本来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他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但都没有通过。

梁思成说,“我承认我的确很佩服彭真,但和彭真没有任何私人的交往,更谈不上死党。我当时认为只有共产党能使中国强大起来,我愿意跟着它走,所以我写了入党申请。那时连党的基本组织原则都不懂,竟把申请书直接交给周总理转毛主席。我在入党后的一切行动包括我写的那些文章可能有错误,但全是光明正大的,没有任何阴谋活动。”

工作组撤走后,由群众自己选出了“文革领导小组”,人们每天都在写批判党委及各级党组织的大字报。林洙最怕的事终于发生了,那天她正在系馆门口看大字报,突然一个人从系馆里被人推了出来,胸前挂着一块巨大的黑牌子,上面用白字写着“反动学术权威梁思成”,还在“梁思成”三个字上打了一个大“×”。系馆门口的人群轰地一声笑开了。他弯着腰踉跄了几步,几乎跌倒,又吃力地往前走去。林洙转过脸来,一瞬间正与他的目光相遇。天啊!无法形容她爱的这位正直的学者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屈辱与羞愧的神情。

那一天回到家里,他们彼此几乎不敢交谈,为的是怕碰到对方的痛处。从此他一出家门就必须挂上这块黑牌子。看着他蹒跚而行的身影,接连好几天林洙脑子里一直在重复着一句话:“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抄家:全套餐刀成了“要暴动”铁证 小弟遗物成了蒋介石赠剑

8月份红卫兵走上街头,开始了“破四旧”(“文革”中指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一天晚上,一阵猛烈而急促的敲门声之后闯进来了一群红卫兵。为首的人命令林洙打开所有的箱柜,然后指定他们站在一个地方不许动。他们任意地乱翻了一阵,没收了所有的文物和存款,并把西餐具中全套的刀子集中在一起(12把果酱刀,12把餐刀,12把水果刀),声色俱厉地问梁思成:“收藏这么多刀子干什么?肯定是要暴动!”

林洙刚要开口,就挨了一记耳光。正在这个紧张关头,突然从老太太(林徽因的母亲)房里吼叫着冲出两个红卫兵,他们拿着一把镌有“蒋中正赠”字样的短剑,这下林洙可真的噤若寒蝉了。在一阵“梁思成老实交代”的吼声之后,他们根本不听他的任何解释,抱着一大堆东西扬长而去。他们走后老太太呜呜地哭了,这时林洙才知道这是她儿子林恒1940年在航空军校毕业时礼服上的佩剑。林徽因曾多么哀伤地谈起她年轻的小弟弟及与他同时的一批飞行员们,怎样在对日作战中相继牺牲的悲壮故事。

第二天全清华都传开了“梁思成藏着蒋介石赠他的剑”。从此以后不管什么人,只要佩上一个红袖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闯入他们家,随意抄走或毁坏他们认为是“四旧”的东西。

一天,林洙下班回来,发现一箱林林徽因生前与梁思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花圈纹饰草图,被扯得乱七八糟,还踏上很多脚印。正准备整理,梁思成说,算了吧!让把这些图抱到院子里去,点燃火柴默默地把它们烧了。最后一张他拿在手中凝视了良久,终于还是扔进了火堆。结婚几年,林洙没有见他哭过,但是这时,在火光中却看到了他眼中盈盈的泪花。

自从红卫兵抄出了那把“蒋中正赠”的短剑后,思成就被勒令住到系馆去,和外界隔离了起来。那些日子清华园笼罩着白色恐怖,红卫兵疯狂地用皮鞭抽打着罚作苦役的“走资派”……还常常传来某某自杀了的可怕消息,在这个时候逼着思成离家,会是怎样的后果呢?那天他挂上黑牌子,离家前似乎对我又像自语般地低声说:“……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分页]

自叹文革这关过不去 曾对“处处都是烟囱”说法不以为然

有一天,系馆外贴出了一长列批判系总支委员们“罪行”的大字报。梁思成虽不是总支委员,但是头号反动权威,自然也少不了他。梁思成的画像在颈上挂着北京城墙,下面写着:“我们北京的城墙,更应称为一串光彩耀目的璎珞了。”

这是他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写的一句话。大字报批判他“疯狂地反对拆除封建社会的北京城墙,留恋封建社会,坚持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毒害青年。解放前夕去美国讲学是做了一次文化掮客,卖出中国的古建筑,贩回资产阶级的腐朽建筑观和教学制度。”全文不断出现“反动之极”、“罪该万死”等等吓人的字眼。

林洙回家后把大字报的内容告诉梁思成,他们都感到有些紧张。梁思成让把过去写的几篇有关古建保护的文章找出来,他坐在那儿一篇篇地读下去。晚上他对林洙长叹一口气说:“看来文化革命这一关我是过不去了。”

他又说:“我要不读这几篇东西,还好些,读了以后反而更糊涂了,除非古建保护被根本否定。我们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当然是为封建社会服务的。保护文物建筑怎么能和‘复古主义’相提并论呢?国务院不是还颁布了《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名单》吗?既然要保护古建筑,就不可避免地要对古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进行分析,这就是毒害青年?

“北京解放前夕,解放军的代表来找我,就为了万一和谈破裂,在攻城时避免破坏古建筑,他要我在军用地图上标出古建筑的位置,还要我用最短的时间编写一份全国文物建筑的简目。记得他临走时对我说:‘请您放心,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文物古迹,就是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件事对我的震动很大,我对共产党最初的认识,正是从古建筑的保护开始的。我和一些人的分歧,这是对北京城古建筑的保护问题,特别是北京城整体形制的保护和城墙城楼的保留。”

一天晚上,林洙忽然看到一张新的大字报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有着吓人的标题:“打倒国民党残渣余孽,丧失民族立场的反共老手梁思成”。这篇大字报“批准”了四大问题:一、梁思成在1966年4月接待法国建筑师代表团时,在女团长的面颊上吻了一下,“丧失民族尊严”。二、曾出任联合国大厦的设计顾问。三、担任过国民党“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的副主任。四、疯狂反对毛主席的城市建设指示。

梁思成沉痛地说:“建国之初,北京市市长曾在天安门上告诉我说,毛主席曾说,将来从这里望过去,要看到处处都是烟囱。当时我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很不以为然。我想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有人说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我认为正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更有效地汲取各国有益的经验,因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可能更有效地集中领导,集中土地,才能更好地实现统一的计划。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城市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发达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复杂的交通问题,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带来的居住问题,贫民窟问题,等等。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不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吗?我们绝不能步它们的后尘。我们为什么不能事先防止呢?‘处处都是烟囱’的城市将是什么样子?于是我就老老实实地把我的想法和盘托出。我认为华盛顿作为一个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可资借鉴的好典型,所以我希望北京也能建成像华盛顿那样风景优美、高度绿化、不发展大规模工业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是古代文物建筑集中的城市,因此它能成为像罗马和雅典那样的世界旅游城市。我发表这些看法并没有想到反对谁。”

推荐阅读:

中国四城联袂举办古建博览会 业内呼吁留下古建

文物大省山西的修缮困境:古建全修一遍需上百年

大连古建筑之最及民族文化传承

南京:假古建筑遭质疑 环莫愁湖建楼房致景观被破坏

(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