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民主党派提案中的七大生态热词

2015年03月04日 15:41国土资源报

中国园林网3月4日消息:中国开启“两会时间”,社会各界再次聚焦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大计。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全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纷纷提交各自的提案,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建言献策。那么,在资源环境领域,什么是本届两会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各民主党派的提案又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请看各民主党派结合当前的舆论热点与民意期待晒出的提案。
  No.1
  污染治理
  关注点: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水污染与饮水安全、重拳治理“十面霾伏”
  致公党中央《关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的提案》
  据调研,当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有:环境管理不力,有关法规体制不健全;农业源重金属污染尚未受到重视;高效经济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缺乏。
  建议: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相关规划,明确监测单位、企业单位、个人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从源头上切断土壤污染源,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针对农田尤其是农产品基地土壤,严格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对重点区域农田土壤,尤其是工矿企业区周边污染土壤,开展长期定期监测,严格防止污染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非点源扩散,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常规监测机制与预警制度,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与技术平台;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技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等。
  农工党中央《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与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与水污染严重两大难题并存,折射出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如:生产生活方式粗放,水利用效能低下,水污染防治乏力,管理落实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农工党建议:坚持科学利用水资源,抓紧研究制定水资源合理保藏和有效利用的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力度;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并举,深化改革和法治保障并重,创建水安全系统保障的新型管理体制。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建议》
  目前,我国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使广大农民都能喝上放心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九三学社建议:进一步强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职责;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以新技术作支撑;健全适合国情的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制体系。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大力加强汉江流域治理有效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的建议》
  汉江流域的整体治理和水源地保护,是决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建议提出,当前汉江流域污染源较多,主要来自点源面源污染、突发事故污染等。从有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的战略目标出发,有必要以汉江流域治理为着力点,探索流域治理和水资源管理的改革,并先行先试。
  结合永久水源地保护政策,建议国务院研究出台限制库区及汉江上流传统工农业发展、支持做大做强特色生态产业和强化环境监控的政策措施。以此支持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做活水文章。
  民盟中央《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大气污染防治的提案》
  大气污染协同防治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民盟中央建议:成立三地联合防治管理委员会,建立跨区域的联合监察执法机制;完善立法,整合区域内法制资源,出台《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完善保障机制,构建长效应急措施系统,实行统一规划,推进区域联防联控,统一企业准入标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大对重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促进三地形成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加强科研合作,建立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三地科研合作机制,重点开展污染源排放清单、污染机理、多污染协同控制以及治理效果评估等研究。
  民建中央《关于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难题的提案》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以来,京津冀等地细化措施、综合施策,初步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民建建议,应进一步在深化污染源解析研究基础上科学编制京津冀区域性生态环境规划。一是统筹协调京津冀三地规划,进一步深化和明确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保护、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建立三省市生态建设共有基金,按照生态效率最大化的原则统一进行配置。二是在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PM2.5源解析结果基础上,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及传输转化研究,指导编制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环境规划。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京津冀地区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重点针对钢铁、电力、石化等行业,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恢复成本的价格机制。
  No.2
  生态文明
  关注点:遏制水土流失、加快制度建设、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
  致公党中央《关于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化了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危及国土、国家粮食、生态及饮水安全。提案建议:要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加大山丘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投入;建立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致公党中央《完善制度设计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与长远目标来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系统化推进。致公党建议:加快生态文明制度的优化与完善;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管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市场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自律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生态文明整体知行水平;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管、生态经济与科技创新等多元支撑制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执行能力等。
  民盟中央《关于完善油气资源开发地补偿机制的提案》
  近年来,由于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利益调节机制,资源开发地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地与开发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愈演愈烈。就完善油气资源开发地补偿机制,民盟中央建议:建立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出台资源地就地注册企业或注册地与资源地税收分成的相关政策;在天然气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上对资源地区给予倾斜和支持;出台留存气源指标支持资源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对经确认的天然气资源探矿权和采矿权,探矿权采矿权人每年上缴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对资源地分成。
  No.3
  自然资源
  关注点:土壤环境质量监管、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农工党中央《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为抓手切实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管》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更应成为当前土壤环境质量监管的重点。为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建议结合正在开展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全面实施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动态监管。具体如下:一要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转变发展理念,落实负面清单管理;二要严格落实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深化监测评价,推进质量提升;三要强化共同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机制。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切实加强草原资源保护的建言》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北方地区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畜牧业生产基地,但目前一些地方对草原生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草原生态保护,非法占用草原现象非常突出。为此,建议:一是加快草原立法和有关法律修订工作,特别注意与《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着力解决草原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三是加快推进草原确权划界工作,以农村土地确权承包登记颁证工作为契机,加强多部门合作,加快推进草原确权登记、基本草原划定等工作。
  民建中央《关于大力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提案》
  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干旱半干旱地区比重更高,新疆甚至高达95%,节水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民建建议:进一步总结推广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创新的经验。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水权交易、土地流转等措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农业高效节水的快速发展。突出水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属性,从水权划分入手,抓好制度顶层设计,有组织地开展交易。建立完善合理的水权有偿转让机制,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全社会树立节水意识。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加强湖泊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建议》
  目前,我国湖泊水体污染、功能退化形势尚末得到根本扭转,依然处在“部分有所改善,总体问题仍十分严重,前景令人担忧”的局面。九三学社建议:一是构建基于湖泊流域统一性的治理体系;二是探索多元、高效的湖泊生态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投入方式;三是建立湖泊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民间智库;四是开展湖泊生态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示范;五是有选择地建立几个湖泊流域博物馆。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做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顶层设计的建议》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项新生事物,其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为推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广泛开展,建议如下:成立协调机构,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制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框架和编制标准;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制度保障。
  No.4
  绿色矿业
  关注点:能源区域集中分布、实施“洁净煤”战略、煤层气绿色开采
  九三学社中央《关于推进能源区域分布式开发利用的建议》
  大气雾霾的元凶之一是工业污染。提案认为,实行集中分布式开发以实现能源最大化就地转化和利用,是减少和治理雾霾的一个战略性举措。包括:进一步深化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加强对区域优势能源的分布式开发利用和引导;通过政策调控和实际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能源输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重点区域能源利用调配能力;通过经济杠杆调节,遏制非战略需要的火力发电和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在非资源优势分布区的建设和生产等。
  民进中央《加强石墨资源战略性储备的提案》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石墨储量与出口国,但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开采浪费、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资源的稀缺性与环境的外部成本没有体现真实价值。
  民进建议:第一,调整石墨资源税计征方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让石墨生产价格体现出环境成本;第二,加强对石墨资源的管理与整合,一方面加强对优质石墨资源勘查开发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国家对优质资源的掌控力度限制开采,建立石墨战略储备制度;第三,开采要体现环境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第四,加快高附加、高技术石墨科技成果研发与应用。
  民建中央《关于优化煤炭产能结构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
  在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由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占70%以上,氮氧化合物占60%以上,烟尘占70%左右。所以,现阶段煤炭领域的一项核心议题是如何清洁高效地使用煤炭资源。
  提案建议我国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推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首先,要鼓励煤炭企业探索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生产,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再建投入力度,从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其次,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从“运煤”到“输电”,减少煤炭分散使用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煤炭高效利用。再次,增强群众节能环保意识,培育“洁净煤”市场。
  民进中央《关于推进煤层气开采行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我国正面临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以及能源供应安全等能源环境重大问题。针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和环境等问题,民进建议:明确安全监管责任主体,完善煤层气开发利用安全管理标准与制度;建立健全煤炭开采和煤层气抽采生产协调机制;处理好煤层气开采与地方关系,建议开征煤层气资源税;尽快安排关于煤层气开采中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的调查研究,防止煤层气产业走煤炭产业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严格控制煤层气开采规模,加快推进煤层气开采技术的突破等。
  No.5
  区域协同
  关注点: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民革中央《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调与协同,大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提案》
  在一体化进程中,京津冀面临诸多顽固性问题,如雾霾常态化、发展目标差异协调难、合作程度低、产业布局缺乏统筹等。民革认为,通过建立京津冀财政协调机制,形成方向相同与目标一致的财政政策,将有力支持并加快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
  提案建议,加快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淘汰高耗能、高水耗、高污染的项目或产能,有序推进重点工业污染行业的整体退出。将建立碳市场机制与当前的雾霾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加快建立碳交易制度的区域联动,建立区域碳市场。建立大气、水污染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制定统一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并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民进中央《关于缩小政策落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案》
  调研发现,河北与京津长期存在的政策落差,已成为阻碍三地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民进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统筹,在河北相应区域、领域内实施京津对应的政策,逐步缩小三地政策落差。一是对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加强功能定位调整和土地政策支持。在建设用地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增加生态用地,相应减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在重要湖淀周围、河流及交通干线两侧、城镇近郊划定生态红线;对生态建设占用耕地的,不计入地区耕地调减规模,不计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考核。二是将张承地区设立为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区,确立以产业换生态的机制,促进绿色优势产业发展,争取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民盟中央《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发中湿地保护的提案》
  近年来,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而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给长江流域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影响,湿地面积严重萎缩、洪涝灾害威胁加剧、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等现象愈来愈严重,如不加以控制和保护,将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民盟建议:开展长江流域湿地现状调查和评估;推动湿地保护立法;建立主管部门牵头的多方协调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规划,拟定湿地保护相关“红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全流域湿地监控管理平台;尽快实施湿地生态修复;设立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专项资金。
  民建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提案》
  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统筹建立严格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全国层面在整个长江流域划定沿江生态保护红线,将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纳入生态红线区域管理,加强监督控制污染排放总量。深入推进长江水质净化行动,加强水质监测,全面推进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严格限制长江沿江建设可能对饮用水源带来安全隐患的项目。提高长江沿岸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探索建立水土保持机制,完善流域水环境管理与修复体系。
  民盟中央《发挥西北地区区位优势,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西北地区区位优势独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西北地区受经济发展不足、外向度水平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及吸纳资源要素能力较弱等因素的制约,仍然是亚欧大陆发展带上一块“凹陷区”,难以有效发挥承东启西的桥梁纽带和战略通道作用,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的主要制约和短板。建议尽快启动实施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加快建立西北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优先安排实施长江上游“两江一水”、渭河、内陆河及祁连山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和沙化荒漠化治理水平,特别是关乎河西走廊绿洲存亡、风沙南侵的重点生态工程。
  No.6
  地灾防治
  关注点:统筹各项规划和资金、健全地灾防治管理体系
  民盟中央《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尽管近十年来,我国防灾能力显著增强,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形成了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处置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治体系,但总体看,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此,民盟建议:统筹各项规划和资金,加快推进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化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综合减灾研究,指导和约束山区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提升灾害监测和应急避险能力;推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保险制度,建立灾害防治责任分担长效机制。
  No.7
  健康城镇
  关注点:新型城镇化中的环境治理、统一的空间规划制度体系
  民革中央《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治理的提案》
  在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导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缓慢、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凸显,各种“城市病”困扰着城镇的健康发展。
  提案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重视环境治理,既要翻原来的历史“旧账”,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拿出解决方案,又要建立“新规”,防止城镇化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具体建议为: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黑名单制度;建立城镇化项目环保责任无时限追溯机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城乡环境治理综合能力提升;设立国家级城镇化生态奖。
  致公党中央《关于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多规融合”的提案》
  建立一套能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权威的空间规划制度体系,是促进我国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实现“多规融合”,致公党中央建议,要着力空间规划,将国家宏观调控落到实处,从而实现从“多规分立”到“多规融合”的有效转变: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设立统一的空间规划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统一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二是以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技术协调为抓手,出台统一的国家用地分类标准规范,保障多规成果协调一致。三是加快规划信息化建设,实施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四是强化国家规划督察,提高空间规划实施绩效。

推荐阅读:

广东:绿色生态成为两会热点有深意

甘肃“两会”:农村环保问题成关注热点

赵树丛对做好两会期间森林防火作出重要指示

两会声音:新型城镇化中的文脉传承之惑

(来源:国土资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