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雾霾的斗争需全民“正衣冠 照镜子”

2015年03月09日 09:34汽车周报芦丽琴

中国园林网3月9日消息:纪录片《穹顶之下》以140分钟的长度全方位深扒了雾霾的构成、成因、治理建议,值得尊重。但笔者不是很认可柴静的一句话“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一场私人恩怨”。

讲到雾霾,“同呼吸共命运”是真正贴切的一句话。治理雾霾,或者大到说治理环境,更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公民行动。就如电影《V字仇杀队》中的一句台词,“这要怪谁?当然有些人要背负比别人更大的责任,他们会为此付出代价;但话说回来,你们如果要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好了。”

从整个国家的层面来看,治理雾霾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把资源、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都纳入发展的考核范畴。尤其是在污染“重镇”的工业领域,必须真正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节能环保水平。

当然,国家层面还需出台权责明晰、与时俱进的相关法律。如在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再如即将出台的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都将为环保之路保驾护航。

从分管不同领域的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来看,则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把国家层面的战略和理念化为行政条款与自觉行动,该严格监督就监督,该罚款罚款,该关停关停,真正在经济发展中给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的消耗留下一席之地。

对作为社会公民的企业来说,则需要足够的自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把环保理念纳入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而不是把环保设备当作摆设或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工具。在产品端,如果涉及到节能减排,更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环保标准,不让不达标的产品流入市场。此外,应对产品用户进行培训和指导,以助用户形成正确的使用方法。

民间组织和作为个体的公民也不能被排除在外,尤其在面对雾霾的问题上。就像马云说的,“特权阶级可能有特供的水、食物,但没有特供的空气,他们回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雾霾问题事关每一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作为身处其中的公民,应该从自己做起,少开车、多选择公共交通,看到有害于蓝天白云的行为要加以干预而非冷漠以待,积极参与到有关雾霾、有关环保的公共议题中去。

常听说,我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比西方国家更短的时间,更好地治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尽快还神舟大地一个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这是从政府到企业,从NGO组织到作为个体的公民都必须“照照镜子”、“正正衣冠”的事情。

推荐阅读:

通过“占补平衡”抓好零星林地保护 为抗击雾霾添力

愿望:“两会”能探索有效长期性办法 驱雾霾保蓝天

王文彪:治理雾霾与发展经济必须相得益彰且和谐统一

两会前瞻世界友人同问中国:雾霾何时止

(来源:汽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