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5日消息:近年来,在创建生态园林山水城市的伟大实践中,焦作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抓手,不以牺牲耕地、水资源和财力为代价,积极创新节约型生态园林绿化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节地、节水、节财,建设生态园林山水城市的新路径。
利用自然山坡林地建公园。正在建设的黎明脚步公园,占地面积3000亩,我市在原有自然林地基础上,修建了入口广场、停车场、林间游人步道,增添了指示标志及小型公共设施,使其成为一处开放式的公园绿地,既满足了公园的基本功能,又使森林生态得到了保护。
利用煤矿塌陷区建公园。已建成的生态植物园、闫河公园等,都是在煤矿采空后形成的废弃地上建设起来的。正在建设的白鹭湿地公园是在由演马矿的矿井水形成的百亩水面基础上建设的,既保护了水资源,吸引了白鹭、雁鸥等大量野生鸟类,又改善了周边环境。
利用废弃矿山建公园。我市在城区北山建成的缝山公园,占地面积1000亩,原先这里是支离破碎的采石场,山体裸露,缺乏植被。我市以铁的决心、铁的意志、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攀岩附壁,打孔、钉桩、挂网,把拉来的泥土固定在山崖上,将裸坡平整成梯田,种上松柏;在缓坡植上草皮,铺设水管、喷播滴灌,依山势布点造景。这个好似用一根巨大的手术针将裸露山体缝起来的公园被命名为“缝山公园”。在建的衡苑矿山公园,面积3000亩,原先这里是武钢黏土矿的采矿区,经过土地整理、削坡复绿、培土植树、完善设施,建设山地公园后,现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
大力推广乡土树种,除了科研需要引进少量外来树种作驯化试验外,禁止使用“南方树”等外来树种。在大沙河堤外绿化工程中,全部使用国槐、皂荚、火炬等耐旱耐瘠薄的乡土树种,除遇特别干旱年份外,基本不需要人工浇灌。
大力提高乔木使用量。我市在城市20多条主次干道的隔离带和人行道上都大量种植了乔木,尤其是冠大荫浓的法桐、白腊、国槐成为道路绿化的主体,林荫路推广率达到76%。
水是城市的血液,是珍贵的资源,我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山水城市的实践中,坚持做到不浪费一滴水,用好一滴水。
积极推行雨水收集。在丰收游园、引黄灌渠、龙源湖公园都通过地形塑造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全市所有公园都没有人为建设排水设施,都将雨水自然排入绿地,然后汇入人工湖内,特别是占地1700亩的龙源湖公园,全部使用地表水浇灌,而未使用城市自来水。
大力推广透水透气环保材料。近年来新建公园内的园路、支路,甚至广场,使用的主要材料都是透水砖,并在铺装上实行干铺,确保透气透水、涵养水土。
节约投资,用好每一分钱,是我市建设生态园林山水城市的鲜明特点。坚决杜绝高价设计,在规划设计中,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对大雕塑、大广场、大构筑物,甚至过多的园林小品,都采取谨慎态度,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力求高水平和低支出的最佳结合。严格控制苗木规格,在乔木规格上提倡栽大苗而不栽大树,坚决反对大树进城,杜绝高价买绿。在离市区较远的郊野公园绿化时,实行小苗密植,投资小、见效快、成活率高,也作为将来城市绿化的苗木基地。注重发展乡土树种,乔灌花草相结合,降低引进外来植物品种的高额成本。
节省一分田、节省一滴水、节约一分钱,生动诠释了焦作执政者保护生态资源和执政为民的理念。
推荐阅读: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