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绿色引领 构筑南方生态屏障

2015年04月21日 09:57客家新闻网-赣州晚报陈少芬

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石城通天寨,接天莲叶无穷碧。温礼明 摄(资料图)

中国园林网4月21日消息:近日,赣县宝莲山风景区、大余丫山风景区、石城八卦脑风景区的杜鹃花开正艳,引来不少游客踏青赏花,他们中不少人从福建、广东等周边省市远道而来,“偷得浮生半日闲”来享受原生态的自然风光。

在赣州,像这样的风景区其实有很多,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洋房,只有青山绿水、醉人花香、清新空气,却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赣州的魅力就在于这座千年之城拥有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的自然之美,以及赣州人在青山绿水间追求生态宜居的梦想。

规划引领 构筑南方生态屏障

生态是赣州最大的优势,绿色是赣州最亮的品牌。

赣州位于东江和赣江的源头,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6.4%,是全国十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和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绿色宝库”“中华绿谷”之美誉。

3月28日,赣州至崇义一日游旅游专线正式开通,获悉该消息后的第二个周末,家住赣州中心城区的李先生就带着一双儿女登上了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记不清是第几次来这里,难忘的是每次下山时那种神清气爽的惬意,正如当日他在微博所言:汗出身轻,心旷神怡。

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为“天然氧吧”,负离子含量特别高,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数据显示,2014年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人数超百万人次,上犹陡水湖和石城通天寨森林公园旅游收入达亿元以上。这一喜人成绩正是赣州城市生态魅力的见证。

生态之城的魅力离不开决策者对赣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引领。2010年底,在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宏伟战略,生态赣州摆上了突出位置。2012年,围绕“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战略定位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赣州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指导性强的生态建设政策,为赣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使山地成林,为家园添绿。赣州实施“十年绿化赣南”“禁伐天然阔叶树”、退耕还林以及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开展“身边增绿”“绿色养老”“绿地认种认养”活动。2012以来,全市完成造林任务230万亩,造林绿化成果丰硕。

同时,赣州市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等林业平台建设。近年来,全市共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31个、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15个。

多年来,全市生态屏障建设取得的成果极其显著,赣州市的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进入全国前20强,荣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治污减排 经济发展环保先行

赣州有着天生丽质的生态基础,更不乏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生态的后天执着。

在治污减排方面,赣州市动了真格。对环境违法企业实施“关、停、并、转、迁、限期治理”等整改措施,杜绝对水体造成重大污染的行为;严格环境准入和监管执法,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项目,拒绝落户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能耗企业。“十一五”以来,累计关停和搬迁企业2540家,其中,东江源头安远、寻乌、定南三县关闭企业202家,赣江源头崇义、大余、瑞金、石城四县(市)关闭和搬迁企业413家。

[分页]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赣州市还大力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逐步改善环境质量。

为确保全市水环境安全和稳定,对章江及支流1公里范围内污水排放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章江、贡江、赣江及东江流域进行环境整治。

同时,赣州市从整治城市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工业企业污染等三方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在中心城区划定了总面积62平方公里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开展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专项行动,去年全年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达11580辆。

当前,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地表水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90%以上,赣州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授予“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

绿色富民 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

春季的赣南大地,到处澎湃着盎然的绿意。山坡上,油茶绿林绵连万亩;田野里,花卉随风摇曳花香扑鼻;大棚内,绿色蔬菜青翠欲滴。我市生态产业发展,因“绿”而焕发蓬勃活力。

在兴国县方太乡宝石村水土保持油茶基地内,成行成排的茶垄随丘陵地势起伏连绵,几名妇女在茶垄间边劳作边谈笑。望着眼前一株株已结出拇指般大小果实的油茶树,林农廖金龙难掩心中的喜悦:“再过3年,这片油茶林进入稳产期后,按照每亩产值2600元计算,年产值可达260万元。”

油茶产业是赣州做足生态文章,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生动一笔。如今,我市有油茶林面积230万亩,产油量超万吨,产值达36亿元。一个个油茶果,成为赣州农民的黄金果、致富果。

近年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有力措施。赣州市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增强生态的经济功能和综合效益。围绕林下种植业、油茶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产业,拓宽林业发展新领域、林农致富新空间。

目前,全市各县(市、区)都有主导生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保持了水土,绿化了荒山,生态产业为全市农民打开了致富大门。据悉,2014年实现林业总产值523亿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纯收入883元。

以人为本 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

4月19日,记者行走在章江北岸市民公园,只见两岸绿树成荫、江水碧波荡漾、四周鸟语花香,公园内不少老人、年轻人在这里或散步或跳舞练太极或垂钓闲聊。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欢”的喜人景象跃然眼前。

这幅生态文化画卷是赣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于民的生动诠释,而这一切要归功于赣州市近年来立足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实施的章江水环境治理暨健身绿道建设项目。该项目巧妙结合了生态建设、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化生活、体育健身、市政防洪等功能。

去年12月,这一项目获得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选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既是国家层面对这一项目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和褒扬,也为赣州生态环境建设增添了又一重要成果。

近年来,赣州牢固树立生态为重理念,探索绿色城镇化道路。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促进生态文明与城镇建设融合发展。结合赣州山水环绕的城市形态,保护自然山体,建设有“三江六岸”亲水市民公园、滨水绿色走廊,实施章江两岸夜景亮化等一批景点亮化工程,打造出山、水、人、城和谐共处的山水园林城市,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赣州先后获得了“中国最佳绿色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这座城市追求绿色的步伐并未就此停歇,目前赣州市正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全过程。

推荐阅读:

河南:郑风生态牡丹园迎来首个客流高峰

石家庄:新造林46万亩 生态富民两不误

石家庄:大力发展经济林带 生态富民两不误

吉林:四平城市绿化实现生态覆盖

(来源:客家新闻网-赣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