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1日消息:面对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将异常复杂、尖锐并充满挑战性。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的创新,通过多项国家战略的实施,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解决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必须通过创新,通过创造性的发展才是生存之道。
去年,国家又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沿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发展的强势驱动。
而反观规划行业,在经历了大约十年的辉煌之后,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的从业者都能感觉到阵阵的寒意。难道“行业的冬天”真的要降临了吗?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去年以来,整个建筑行业、规划行业的业务减少、收入下降,让大家感到了一丝寒意,很多人说,这是我们“行业的冬天”到来了,但我个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我非常赞同今年清华同衡学术周的主题“人居·常态·创新”,我也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过去的“非常态”走向“常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科、我们的行业都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过去的“非常态”下,我们在做什么?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局限性。
管子曾说“治国之道,首在富民”,文革结束的时候,我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国家的贫穷使得治理无从谈起,让人民先富起来,就是它历史的必然性,但为了“富强”也埋下了无数的问题,这就是它的局限性。
当国家经济的发展依靠低成本的制造业、劳动力和土地来推动的时候,法律规定必须依照规划出让土地,地方政府请我们做规划并非因为我们的水平有多高,或是我们的方案能够改善人居环境,而仅仅是出让土地的必要条件,土地一旦出让,设计费用只占收益的很小一部分,行业就进入了一个“非常态”的循环。
那么现在,我们行业面临什么“困境”?——国家发展模式进入转型时期,地方土地卖不出去,收益大幅减少,做规划变得艰难。
从世界范围内看,当国家处于短缺时代,经历由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率由30%增长到50%的起飞时期,所有的国家的生产能力都在高度提升,之后就会面临产能过剩,不止工业、建筑业,我们的规划队伍也面临过剩,我们过去三十年培养起来很强的画图能力,但需要我们画的地方似乎变少了。
面对“困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根本的出路在于创新。
其实,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即使城镇化完成了,城市的发展也永远不会完成,我们还有事情要做,只是做的事情、做事的方式与以前有所不同。
我们要回归到“常态”,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社会、正常的行业心态下,不要期待高歌猛进、两位数的增长,而是重新认识、适应“常态”、主动思考,将我们的所学、所知、所愿与城乡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这才是我们规划行业应该拿出的产品。
如何创新?——纵向提升与横向混搭。
现代社会的创新有两个方向,一种是纵向的提升与延伸,过去我们产品是一套完整的图纸、说明书、模型、动画,评审通过一单就结束了,这仅仅是卖产品,一种创新是由卖产品到卖服务,不仅做整体的规划,还做投资与运营,将价值充分释放出来;
另一种创新是横向的混搭,互联网促进人的交往,物联网促进空间交流,在多专业跨学科当中才更容易找到新的方向、新的机会和新的价值。以上两点清华都已经走在前列。
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十年前大家都说城市规划的春天来了,之后说春天热了,现在说感到一丝寒意,其实这是一种“倒春寒”,跟冬天没有什么关系。
随着社会与政府的需求转变,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运转模式在转变,我们行业这种超常规的发展也会过去。
当中国社会、经济都在发展重大变革的时代,我们之所以感到一丝寒意,跟城市规划的学科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我们对行业主战场的选择等历史惯性相关。
中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资源配置的基本工具来发挥作用,我们老一代人经常津津乐道的“一五”时期的100多项规划工程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是随着国家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时代已经过去。
多年以前我们就说,城市规划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阵地,当中国逐步转向由市场成为资源配置决定性力量的时候,我们的学科,无论从基础教育、职业培训、行业选择还是规划管理,都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社会在进步,而我们的学科发展还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所以现在大家普遍感到,我们储备的知识,我们的“十八般武艺”,突然没有了用武之地,赚不到钱了。
这场“倒春寒”,对城市规划学科和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中国的规划行业永远不会走向冬天,因为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的城镇国土还有大量的“空白”,很多县级市都没有足够的规划技术力量,因此这个行业仍将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只不过这种增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增长,不再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学理、支撑技术、编制模式和管理方式。
昨天我在接受一个采访时被问到“未来是不是只有两类规划师能活下来,一类是玩大数据的,一类是能下乡的?”我的回答是这不全面,但这说明随着我国市场化的发展、资源配置的多元化和城乡发展动力的多元化,我们面对的工作环境远比教科书上教给我们的要复杂得多,不能单靠几个线性预测模型和构图功底就解决问题。
随着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时代的到来,城市规划一定会从一个单一工科类种,甚至单一艺术类种,变成一个复杂学科背景的行业。
我十几年前在美国的时候看到,城市规划的研究生一个班30多个学生有近30个学科背景,这是在长期的市场与政府磨合的过程中形成的,需要法律背景、社会学背景、经济学背景等各方面的人才,但是那个时代的我国,要跨出城市规划专业招一个地理背景的研究生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制度不允许。
近年城市规划变为一级学科,看到学科地位提升欣喜的同时我也有一个担心,就是学科提升如果意味着学科的进一步封闭,或者是急于找到学科的边界线,关起门来拔高自己,这个学科就会走向衰落。
如何从职业技能和专业构架角度实现多专业协同?
越来越多的城乡问题都不再是简单地用一种空间建造的手法解决,背后的学科背景日益复杂,要求参与到行业中的专家领域范围和专业背景日益多元。
清华同衡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专业化推动、集团军作战的方针,但现在梳理我们的人才背景,依然是注册规划师占大多数,其他相关专家并不充分的结构。下一步我们如果再不进行多行业领域的专家引进、更强大的跨界作战团队培养,将很难应对行业未来的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学科、一个规划师的基本技能,我们习惯认为城市管理是另外一个行业领域,实际上,一个社会能够实现高效管理,其实很多信息积累和传导是从初始阶段就开始的,因此清控人居集团组建以后,提出了IDBO全产业链、全数据链模式,规划师将越来越多地介入社会治理层面,不仅是过去传统层面的东西,例如当公务员、做裁判员,转向要下基层,建立与老百姓的沟通能力,要进企业,建立与市场的沟通能力。
新型城镇化如果不解决产业升级换代的问题,不解决品质提升的问题,这个城市永远不会有作为,我们花大代价建的房子,最后不过是空壳子而已。城市规划在初始的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有很多缺失,我们授业、从业人员要从行业自身的发展找出我们的问题,才能赢得一个更好的个人职业未来、整个行业的未来和中国规划事业的未来。
推荐阅读: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