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重点促转型 两美浙江是追求

2015年04月28日 10:22中国环保在线

中国园林网4月28日消息:“浙江省有望于2015年实现全面小康,较全国提前近5年。”2014年年底,在杭州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浙江)全面小康论坛传来的好消息令人鼓舞。然而,踏实严谨的浙江环保人却不敢掉以轻心。

“环境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期待相比,当前生态环境状况仍不尽人意,我们绝不能让生态环境拖了全面小康的后腿。”在日前举行的厅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上,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告诫全省环保系统。

找准瓶颈求突破 生态铺就小康路

经济发达的浙江,环境瓶颈问题更早地被省委、省政府所关注。

作为市场经济先发省份,浙江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以全国1%的土地,承载全国4%的人口,产出全国6%GDP的浙江,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平原河网污染严重,近岸海域赤潮频发,酸雨频次日益增多,污染物排放总量日渐增大,生态环境压力剧增。

作为一个资源小省、经济大省,浙江如何处理好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破除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在思考。

2002年年底,来浙江工作不久的习近平在主持浙江省委全体(扩大)会议时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讲话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中就包括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时隔一年,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流域部分地区首次爆发蓝藻。

也正是从那年开始,浙江以全省八大水系及运河、平原河网,11个设区市,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为主的“811”全省环境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护三年行动拉开战幕。

到2007年,全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全面遏制,16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准重点监管区全部达标摘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率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并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

当年,浙江省十二次党代会将“环境更加优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

犹如一场接力赛,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省建设,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坚定不移地一届接着一届抓,一棒一棒往下传。

2008年,第二轮“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启动。浙江省将重点防治工业污染向全面防治工业、农业、生活污染转变,基本解决各地突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2011年,浙江省又启动了新一轮“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五年行动,从全面推进环境保护转为立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来。

不看数字重感受 找准重点促转型

小康不小康,数据来说话。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根据测算,2006——2011年,浙江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度从82.3%逐年升至92.6%。

2013年,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国家统计局对这一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大方面39个一级指标构成。

2014年3月,浙江省统计局正式发布《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评价》。根据最新指标体系测算,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水平逐年提升,2010年小康指数首次提升至90%以上,2012年小康指数进一步提高至95.82%,比全国平均指数高12.27%,居全国第三。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2012年,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资源环境指数为96.81%,且连续5年达到90%以上。

看起来,生态环境指数不但没拖后腿还略高些。2012年,浙江离实现全面小康,貌似已不远。

统计部门较为谨慎。“正因为小康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有不一样的内涵和标准。因此,本监测指标体系测算的小康指数只反映小康建设的变化趋势,而非小康的实现程度。”浙江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分析,随着生态省建设的深入实施,浙江省能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但是,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真正转变,空气、水、土壤等方面污染压力仍较大。反映生态环境指数的单位GDP能耗、用水量、建设用地占用面积、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环境质量指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项指标中,环境质量指数在2010年后出现了小幅下降,且离全面小康目标值相差较远,特别是其中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2011年,因省控监测断面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从171个增加到221个,地表水达标率下降较为明显。

这一担忧很快变为现实。

2013年年初,浙江温州等多地出现网民“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没多久,“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爆发,环保被推到风口浪尖。

大江大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身边的小河小沟却仍然黑臭,这怎么行?

[分页]

“群众的感受比评价指标更重要。”同年4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次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要把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引导到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上来,把生态省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水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在浙江这样的江南水乡,水环境综合治理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互为表里。夏宝龙在当年冒雨督办钱塘江支流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指出,今后几年浙江要打好治水攻坚战,要把治水作为转型升级最关键的突破口。

2013年年底,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五水共治”,要求从2014年起全面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促进转型,推动升级。

治水治气又治土 两美浙江是追求

2014年,浙江“五水共治”势如破竹,全面铺开。一年来,五级“河长制”建立起来,“清三河”(垃圾河、黑河、臭河)进度超前,全年共消灭垃圾河6496千米,整治黑臭河4660千米,新建污水管网3130千米,33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仅剩的无污水处理设施69个建制镇全面启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6120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4年,全省145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中,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5.5%,达标断面比例上升4.6%。治水转型当头炮打响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喝彩。

2014年5月,浙江省委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美丽浙江”。

“小康社会既要富裕也要健康,环境不健康的富裕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的小康社会是不存在的。建设‘两富’、‘两美’浙江必须以环境健康为前置标准。”徐震说:“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小康以环境健康为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满意导向,坚持科学治污、系统治污、精准治污,建立有效的污染防治体系,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全方位改善环境质量。”

徐震指出,作为江南水乡,要从感官污染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深入实施“消灭黑臭河和劣Ⅴ类水断面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要基本消除黑臭河,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比率要下降2%。同时,治水是系统工程,要推进全领域治水。坚持城乡统筹、陆海联动、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共治,打好城镇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4个硬仗,协同推进重点流域和平原河网治理、近岸海域污染整治与生态保护。

“我们要从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诉求的实际出发,制订严于国家水平的排放标准,提高一些敏感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徐震表示,在省内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实施造纸、电镀、合成革等11个行业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基础上,2016年年底前,全省将全面实施这一标准。到2017年,全省所有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要以“河长制”带动“清三河”的长效机制落实,建立“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和责任追究机制,与交接断面考核相结合,纳入“五水共治”和生态省建设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蓝天也是幸福。回应群众关切,浙江将“加大雾霾治理力度”位列今年省政府十件实事之首。

今年,浙江省将抓住当前大气环境质量拐点初现的契机,乘势而上,再发猛力,全面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在推进机制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治气体制机制,严格督查考核,加强进度通报和问责。围绕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业废气治理、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城市扬尘和烟尘整治、农村废气污染治理等6个领域,浙江将逐项攻坚、协同推进。黄标车淘汰、有机废气治理、小锅炉淘汰作为今年重中之重。

在联防联控上,浙江省将在治理项目、技术标准、执法监管、监测信息、应急预警上加强衔接,合力施策。同时,加强部门联动,紧密协调,拧成一股绳。

在基础研究上,注重加强源解析、底数调查等基础工作,细化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增强预见力和调控力。

而在更为隐性而又和群众健康息息相关的土壤污染治理方面,浙江省将以清洁土壤行动为载体,突出永久性基本农田土壤污染防治这个重点,坚持全过程监管,注重加强源头控制,统筹抓好重金属污染减排、持久性有机化合物治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等工作。

数说·全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

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06年——2013年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从217656.6亿元提高到636462.7亿元,增幅近3倍。

与此同时,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仅“十一五”期间,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就由2006年的256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12亿元,增幅近3倍。步入“十二五”,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又有了大幅度增加,截至2013年,投资总额已达9516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幅达到3.7倍。

与此同时,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我国水和大气污染治理也得到了加强并取得一定成效。

2006年——2013年,全国重要水域达到Ⅰ——Ⅲ类水质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由46%上升至71.7%;Ⅳ——Ⅴ类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8%下降至19.3%;劣Ⅴ类水质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6%下降至9%。

7年间,我国的空气治理力度未曾停歇,但由于空气治理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自2013年开始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指标纳入其中,整体情况不容乐观。2006年——2012年,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比例从4.3%降至3.4%,呈下降趋势;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从58.1%提升为88%,呈上升趋势;达到三级标准的比例从28.5%降至7.1%,呈下降趋势;劣于三级标准的比例从9.1%降至1.5%,呈下降趋势。

目前,虽然污染治理进程明显加快,但污染物排放量仍处于高位。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破环境瓶颈,环境治理力度仍需加大。

推荐阅读:

整合吸收“嘉兴模式” 推动浙江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进程

绿色发展 是解决环境问题降低生态需求性的必然选择

湖北:十堰优化绿色发展环境 实现山川秀美目标

湖南:绥宁“播翠撒绿”助推生态改善环境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