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50个核心问题

2015年05月14日 08:55中国网杨多贵

中国园林网5月14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份历时两年多,由多个部门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蓝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杨多贵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50个核心问题,以飨读者。

1、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什么?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次文明,它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升华,是人类践行可持续发展法则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新的文明形态、新的社会形态。

2、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内容包括生态建设、培养可持续消费模式、发展生态产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多领域、多层次、多视角的建设内容。在注重生态产业文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建设同时,需要兼顾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意识文明(包括树立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行为文明建设。

3、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绿色化”内涵是什么?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被赋予即“新四化”之后的“第五化”。“绿色化”不仅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内容,还有上升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总体目标,而“绿色化”则是具体道路。

4、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5、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6、什么是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

7、什么是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

8、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区四线”是什么?

“三区”是指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四线”是指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绿线是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是城市规划中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紫线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黄线是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必须控制的(建筑退让高压电线以及城市给水、排水、电信、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控制界线。

[分页]

9、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规合一”是什么?

“多规合一”是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高度衔接统一,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10、什么是“人类世”时代?

1950年以来人类活动进入“大提速”阶段,地球已经进入全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从1750年工业革命开始到2010年,人类活动已进入“大提速”阶段,地球系统随之发生改变,如温室气体水平、海洋酸化、砍伐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恶化,且变化的尺度和速度难以估计。人类在全球层面上对这个星球负有新的责任,而1950年左右则是大提速的开始时期。

11、“人类世”时代人与自然情景怎么样?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是造成剧烈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活动,地球的9个界限目前已有4个被突破,分别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系统变迁、生物化学循环改变,其中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核心界限”,每一个界限的显著改变都将地球系统推入一个危险的新状态,如果这两个极限被持续严重超过,很有可能把地球变成另一个世界。

12、全球气候变暖有哪些危害?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13、为什么全球温度上升必须控制在2 ℃阈值之内?

世界科学家们以气候科学为基础,采用经济学成本效益分析的框架,分析比较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预期损失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全球2℃的升温上限。如果人类继续以当前速度排放温室气体,则在未来20年内全球温度上升幅度就会超过设定的2 ℃阈值。

14、为什么说中国对气候变暖更敏感?

2015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发表了题为《科学认知气候关注气候安全》的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气温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

15、什么是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服务价值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

16、全球生态服务价值有多少?

美国康斯坦扎等人在测算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首先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类子生态系统,之后采用或构造了物质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费用分析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等一系列方法分别对每一类子生态系统进行测算,最后进行加总求和,计算出全球生态系统每年能够产生的服务价值。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他们的计算结果是: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

17、什么是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18、什么是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英文: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19、什么是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生态学。1921年,美国科学家Park和Burgess在人类生态学领域中首次应用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20、什么是生态赤字?

在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概念基础上,生态足迹研究者建立了一系列指标来计量人地系统间自然资本的供需情况和可持续程度。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

[分页]

21、什么是生态赤字日?

为了更清晰地表达全球“生态赤字”的发展态势,科学家们提出了“生态赤字日”(ecological debt day)概念。所谓“生态赤字日”是指人类将地球为满足一整年的用度而产出的资源消耗殆尽的时间节点,在“生态赤字日”之后的该年度其余时间内,人类是向地球及后代子孙索要资源以“吃老本”的透支方式来维持当前的生活方式。1987 年,人类首度进入生态赤字的状态,当年的生态赤字日为12月18日,而2014 年的生态赤字日已经提前到8 月19 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4年8月18日发出警告称,2014年的地球超载日与2013年相比提前了1天,与2000年相比则提前近一个半月,这无疑表明人类蚕食地球环境资源的脚步正持续加快。

22、什么是碳汇交易?

所谓碳汇交易,就是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交易是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并非真正把空气打包运到国外。

23、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24、什么是循环经济3R原则?

3R原则(the rules of 3R)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三种原则的简称。其中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它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是把废弃物品返回工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3R原则中各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按照1996年生效的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对待废物问题的优先顺序为避免产生(即减量化),反复利用(即再利用),和最终处置(即再循环)。

25、什么是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26、什么是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27、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消费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不追求过度的时尚;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使用节约型水具;拒绝过分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尽量购买本地产品;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消费肉类要适度;节约粮食;双面使用纸张;垃圾尽量分类入箱;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并循环使用。

28、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9、什么是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0、生态经济的概念是什么?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分页]

31、什么是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

32、什么是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33、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34、什么是生态退化?

生态退化是生态系统的一种逆向演替过程,是生态系统在物质、能量匹配上存在着某一环节上的不协调或达到发生生态退变的临界点,此时,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稳或失衡状态,表现为对自然或人为干扰的较低抗性、较弱的缓冲能力以及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生态系统逐渐演变为另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低水平状态的过程,即谓之为退化。

35、什么叫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36、地球有哪些主要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37、湿地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

湿地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球40%以上的物种生活在占全球陆地总面积6%的湿地中;约7700亿吨碳存储于湿地中,占到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

38、森林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

主要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

39、海洋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四大类。供给功能是指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食品、原材料、提供基因资源等产品,从而满足和维持人类物质需要的功能,主要包括食品生产、原料生产、提供基因资源等功能。调节功能是指人类从海洋生态系统的调节过程中获得的服务功能和效益,主要包括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生物控制、干扰调节等功能。文化功能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印象、消遣娱乐和美学体验等方式从海洋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主要包括休闲娱乐、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等功能。支持功能是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功能、调节功能和支持功能的提供所必需的基础功能,具体包括营养物质循环、物种多样性维持和提供初级生产的功能。

40、自然保护区有哪些功能?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包括:(1)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2)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3)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4)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5)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6)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分页]

41、什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在地球表层生物圈中,生物有机体经由生命活动,从其生存环境的介质中吸取元素及其化合物(常称矿物质),通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生命物质,同时排泄部分物质返回环境,并在其死亡之后又被分解成为元素或化合物(亦称矿物质)返回环境介质中。这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还包括从一种生物体(初级生产者)到另一种生物体(消耗者)的转移或食物链的传递及效应。

42、环境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环境污染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海洋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

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43、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1)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2)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3)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4)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5)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6)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44、PM 2.5有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PM2.5能够聚积在肺部,主要引发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PM2.5的构成复杂,含有程度不同的有毒致病物质。

45、空气负离子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空气负离子的主要功能:负离子有镇静、催眠、镇痛、镇咳、止痒、利尿、增食欲、降血压之效。比如雷雨过后,空气的负离子增多,人们感到心情舒畅。而在空调房间,因空气中负离子经过一系列空调净化处理和漫长通风管道后几乎全部消失,人们在其中长期停留会感到胸闷、头晕、乏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下降,被称之为“空调综合症”。

46、大气臭氧层的功能有哪些?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臭氧层阻挡紫外线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长290~300nm)和全部的UV—C(波长<290nm=,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UV-B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多。所以臭氧层犹如一件保护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第二,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由于这种作用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地球上空15~50km存在着升温层。正是由于存在着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气,所以也就不存在平流层。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高度分布。第三,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

47、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什么?

人类生产和使用的空调压缩剂主要成分为CFCs,因其化学稳定性好、在对流层下不易被分解而进入平流层。到达平流层的CFCs受到短波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为Cl自由基,可以消耗大量的臭氧。

48、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爱因斯坦就曾预言:“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仅剩下4年的光阴!”因为,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如果人类不采取积极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将继续大量丧失,大量的物种走向灭绝。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绝对不是灭绝的最后一个物种。

49、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有多高?

据测算,2014年,全球人均排放量为5吨,美国人均排放量亿16.5吨遥遥领先。中国是7.2吨,欧盟是6.8吨。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首超欧盟。

50、中美针对气候变化的减排目标是多少?

2014年11月12日于中国北京,中美两国元首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认识到这些行动是向低碳经济转型长期努力的组成部分并考虑到2℃全球温升目标。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杨多贵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推荐阅读:

建设生态文明 用好制度“杀手锏”

人人参与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场硬仗

世界看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论】

郑州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生态文明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