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1日消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因袭,也是老百姓的心灵家园,更是一座城市的内在精神符号。当前,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速,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口迁徙日益频繁,社区居民归属感日益降低,邻里互助的“情”和“味”缺失了。同时,市政基础设施快马加鞭,“千城一面”现象多了起来,城市肌理的“根”和“魂”不见了。如何在新常态下将基层文化工作做“活”、做“火”,得到各界群众认同,是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提出的这一指导思想,为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信仰的获得,希望的实现,力量的汲取,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基层文化建设。基层不仅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肥沃土壤,更是软实力提升的源头活水和打通全盘脉络的关键所在。对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基层完全可以从当地所辖历史文化资源出发,通过打造“记忆”的概念和品牌,让属地居民培植古都情怀、增强首都意识,让“老北京人”在唤醒乡愁的记忆里浸润核心价值观,让“新居民”在加速融入的过程中激发归属感和认同度。
新常态下要有新思维。俗话说,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一个人的文明素质需要内心的自觉,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这个地区留住多少人,更要看她凝聚了多少群众的精气神。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首都文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城市“和谐”“宜居”两个标尺,破除传统的行政管理机制和干部思维模式,充分开发调动蕴含在广大群众中的智慧源泉和激情活力,变以往自上而下、自说自唱的组织方式为自下而上、双向互动,将开展文化活动上升为注重凝聚“文化认同”,将重视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转向关心打造地区文化建设品牌,将盲目追求载体创新转向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应有的本源。同时,还要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工作创新,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工作实际效果。通过扎实推进高品质的基层文化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崇德向善、凝心聚力的强大正能量,就一定能不断激发全民文化创造力,提升广大群众地域文化归属感、地区自治参与度。
回溯城市的缘起,回归人本的精神。一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不仅表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蕴含于基层文化建设的繁荣度与感召力,蕴含于每一位市民对这个共同生活家园的忠诚和热爱。这种主人翁精神,是我们实现地区共治与善治的工作基点,也是打造城市和谐与宜居的战略基础。“上下同欲者胜。”当地区文化认同上升为广大市民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与无需提醒的自觉时,相信我们城市的大治之期就不远矣。
推荐阅读: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