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治理环境 绿道系统基本形成

2015年06月10日 13:44厦门日报应洁

王火炎 航拍器摄

中国园林网6月10日消息:后溪,厦门市第二大溪流,发源于戴云山脉与博平岭山脉交界的老寮仓山西麓,由主流苎溪和支流许溪汇合而成。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坂头,至后溪镇汇入许溪,经后溪农场汇入杏林湾,流入厦门西海域。

集美拥有大面积山地,潺潺溪水孕育于山林之间。在我市重点整治的岛外九条溪流中,集美辖内就有后溪、瑶山溪、深青溪等三条。在去年12月召开的小流域治理试点工作市委专题会上,后溪流域(许溪小流域)被确定为全市两个小流域试点之一。今年以来,集美区认真对照检查后溪流域(许溪小流域)治理目标及主要任务,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半年目标任务,通过在全区开展生猪禁养控源截污,绿道系统基本形成,小流域生态环境、农村面貌、产业发展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芒种已过,厦门正式进入雨季。我们来到位于324国道旁的许溪桥,桥下的流水在雨后变得更加丰沛,河道两侧的绿色植物葱郁蔓延,从高处看,溪水似乎在为岸边的绿色“让道”,这种原生态的田园景象已经越来越珍贵。

后溪到了这里进入了许溪支流,而许溪流域正是全市小流域整治的示范段。集美区农林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冬天,许溪还是另一副模样——河道淤积导致水流缓慢,加上岸边洗砂厂、养殖污染无序排放,一度让许溪失去了生机。

调查梳理

绘制污染整治现状图和规划图

在整个后溪流域,此前都存在河道淤积、防洪排涝不畅的情况,沿线污染源交错,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产生的污水以及工业小作坊的污染直排入水体。为此,集美区从控源截污做起,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开展试点区域范围内农、林、水、土、田及污染源、村庄和农民生活等现状调查,梳理17个入河排污口及五大类污染来源,建立整治清单,绘制现状图和规划图。

结合河道清淤工程,在沿线全面系统铺开村庄分散式污水处理,目前完成了后溪镇溪西村坂山,灌口镇双岭埕头、巷口、大厝、寨内、上埔,田头村大岭、洋坑、枋塘等9个村庄的分散式处理工程;聘请专业调查机构,入户拉网式普查村庄内小工厂、小作坊,取缔16处非法洗砂场,坚决关停流域范围内的小电镀等排污企业。

源头管控

推行“生猪禁养” 严控污染排放

后溪流域的两岸多为农村,生猪养殖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有研究说,一头猪的排泄量相当于五个人的排污量,这些污染排入溪水,最直观的表现是,水体会明显地发黑、发臭。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今年开始, 集美把全区划定为生猪禁养区,清退污染严重的水禽养殖场,从源头上遏制农业生产污染。

“后溪流域现状沿溪流的畜禽养殖场较多,目前集美正在积极组织生猪退养及养殖回潮工作。”集美区农林水利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已组织清退生猪养殖场53个、5609头,这项工作将继续推动,直到实现全区禁养的目标。

在此次整治中,还清退了四个排放不合格的大型养鸭场,减少了44万多只鸭子的污染排放。据介绍,余下的水禽养殖场通过改变养殖模式、降低养殖密度等方式,同时配套鱼塘整治,利用微生物繁衍和生化沉淀池消化养殖粪便等方式进一步净化水质。

目前后溪流域(许溪小流域)的清淤全部完成,杂物、漂浮物也都分批清理完毕。此外,通过筑拦水坝、种植水生植物等举措,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生态环境。

根据工作计划,到2016年,后溪流域水质将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体。污水收集管网化,岸边污水截流率达100%;垃圾处理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100%;生态功能得到修复,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截污保护

后溪下游杏林湾水质将改善

环绕集美新城的杏林湾,是后溪流域的下游,面积达600万平方米,是厦门仅有的城市淡水湿地,被称为集美宝贵的“绿肺”。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完善杏林湾的污水处理功能变得迫在眉睫。近日,集美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决定,将陈锡育、林志勇等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快杏林湾流域污水治理议案”转为区人大常委会议案。为做好该议案的办理工作,集美区制定《杏林湾流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总体工作方案》,推动集美“绿肺”修复工程。

沿着杏林湾,多个污水处理站逐步建成、先后投用。下一阶段,有关部门将加快实施环杏林湾截污纳管工程,完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杜绝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杏林湾水域。此外,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快九天湖整治工程,上半年完成抽水、设计,下半年启动清淤、护岸、截污。

[分页]

环绕杏林湾,总长26公里的绿道及自行车慢行道已基本形成,让杏林湾变成了新城的一个“大公园”,通过上游整治和环湾排污处理的进一步强化,杏林湾的风景将越来越美,空气也会越来越清新。

流域整治助推 特色农业发展

——专访后溪“河长”、集美区副区长吴金平

“流域整治不仅是清淤、截污,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景观,还将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古村落保护开发等,为沿线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集美区副区长吴金平介绍,此次许溪小流域示范段整治将结合打造“一村一品”,让流域的生态环境、农村面貌、产业发展都得到改善和提升。

许溪小流域示范段河道总长12.537公里,总面积约6.37平方公里,流域涉及张庄、下庄、仙景、墩仔、李林、崎圳、坑山、溪尾等8个自然村。今后这些沿线村庄将主打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周围的自然资源,形成“游山、玩水,赏民俗,体验农家情”的旅游格局,形成产业、人文、自然生态与地方特色有机融合的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

“以溪流两侧生态绿廊带为主线,串联下庄睡莲基地、太空农场、田头仙景芋种植等田园风光建设,突显乡村生态风貌,开发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游乐项目,形成农业大地景观。”据介绍,集美区将进一步鼓励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让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通过新增土地固定租金、保底制年分红、员工劳动收入、农副产品销售等方式增加收入。

治理小流域也是唤醒乡愁的过程。许溪沿线在开发旅游项目的同时,有关部门定下了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耕作层的“规矩”,要求保持自然生态,形成人与自然融合的和谐环境。同时充分结合本地乡村特色,比如张庄布街等人文历史,结合当地资源形成不同主题人文历史链条、开发骑行一日游等旅游活动,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让村民更有“归属感”。

目前,许溪小流域整治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集美区将复制其中好的做法经验,全面推开其他几条溪流的治理工作,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相结合,形成亮点特色。

推荐阅读:

福建:九十九湾生态绿道建成 投入6000万清理河道

福州:将打造十大品牌绿道 总长472.5公里

青岛:环湾绿道建设加速 七区市计划建设34公里

延续低碳行动最佳措施——城市绿道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