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6日消息: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左右。而这样的“绿化成绩”绝非先天使然,新加坡在独立前杂草丛生、沼泽地多、居住环境恶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新加坡最终实现了“华丽转身”,骄傲地贴上了“绿色”的标签。
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经过了绿化、美化、多样化、网络化、立体化等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的公共政策制定、分解、实施、评估、再调整、再实施、再评估的不断深入、不断提升的过程。
新加坡的城市绿化法制健全,执行严格。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先后出台。法律要求任何部门都要承担绿化的责任,没有绿化规划,任何工程不得开工。住宅小区的绿化必须达到总用地的30%—40%,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在规划管理中,要求报审的施工图中必须增加园林绿化设计;1年内不开工的土地必须绿化等。
在新加坡,任何人不得随意砍树,包括自家土地上的老树。实际上,想要在新加坡砍伐有历史的树木基本是不可能的,有些大树的砍伐成本甚至高达每棵10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460万元)。如果确实需要腾地方只能移植,移植者必须在政府押一大笔钱,直到树木移植成活为止。著名的置业公司戴德梁行就曾经因在新加坡未经许可砍了一棵树而被重罚,罚款和赔偿金达到约7.8万新元(约合人民币36万元)。而普通民众在公共绿化带破坏花草树木也会被罚款。
除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新加坡法律也向为绿化做出贡献的人提供奖励。例如有花园的住宅如果不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就可减缴房地产税。而对城市绿化有杰出贡献者,总统还可能会亲自授勋。
新加坡绿化管理权责分明,比如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地、树木是国家公园局管;市镇中小区公园、绿地是开发商建设,市镇理事会维护。此外,新加坡还有专门的“树医生”,每周为树“看诊”。如果树木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需要汇报原因。
在新加坡,无论政府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市民,都坚持参加一年一度的植树活动。各居住小区、学校、企业都有自己养护的绿地,政府所有的绿化工程都会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政府还鼓励市民承包或租赁公共绿地、花木、公园设施。由于从国家政府及其各部门到社会机构和民众都能长期坚持爱绿护绿,新加坡最终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名。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