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需“急”中放“缓”

2015年07月29日 11:21中国建设报 王璇

中国园林网7月29日消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地面大量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出现“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等现象。“雨季一来,城里看海”等戏谑之词频现,由此,海绵城市应运而生,成为改善“看海”难题的可持续方法。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认为,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往往追求“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而海绵城市则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是城市在雨洪管理上的一种理想状态。建设海绵城市,意味着已经逐渐硬化的“钢铁城市”,将逐渐变得可自然吐纳。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建设海绵城市。但笔者认为,真正建设好海绵城市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海绵城市建设,要防止简单化,要学会在急难任务中放缓脚步。

不得不承认,建设海绵城市,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冲击与挑战。目前,一些城市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在理念还存在偏差,盲目追求快速化建造、一窝蜂追逐。有的城市没有研究降雨规律,有的则雄心勃勃要干“大工程”。而实际上,建设海绵城市渗透在诸多细节中,并不是对原有的一切推翻,而是择机与传统结合,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因此,在鼓励“城市海绵”吸饱水的同时,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却要防止“吸得太满。”

如果单纯从技术层面出发,想要实现某个项目的防洪、雨水收集功能等目标易如反掌,但海绵城市是一个综合体系,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协调及信息共享,进行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的综合考虑,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此外,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还要以人为本。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的契机,让市民参与进来,给市民提供休闲新场所,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文明,打造人与山水湖林相融的生态环境。

推荐阅读:

南宁海绵城市建设遇瓶颈 资金不足人才短板

住建部全方面新规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纳入考核

江苏:最大程度提高排水防涝能力 细化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武汉:发布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来源:中国建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