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鼓励大家“掏”森林的“腰包”发展林业经济

2015年07月08日 09:52东南网学习大军

中国园林网7月8日消息:《闽东的振兴在于“林”——试论闽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一文出自习近平之手,现在媒体认为习近平在该文中做的关于“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比喻,饱含着人与自然、经济和生态的深刻哲理。在闽东的那段日子,习近平分析着闽东的优劣势,他强调:“闽东山地多,但林业基础差,覆盖率和蓄积量都比较低。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方针,把林业置于事关闽东脱贫致富的战略地位来制定政策。”从此在“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理念号召下,闽东人民广泛植树造林,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习近平之所以鼓励大家“掏”森林的“腰包”,是因为他对闽东的林业发展有清醒的认识。他在调研中发现,闽东林业面临的问题相当严峻,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森林赤字多。同时他还发现一个重大的的机会,那就是当时全区还有340多万亩宜林荒山未绿化,近50万亩疏林地尚未改造,许多宝贵的资源没有得到利用。习近平要求大家“掏”森林的“腰包”,就是希望闽东能够充分利用山地资源种植树木,发展林业经济。

同时,习近平认为“掏”森林“腰包”要讲究办法。他指出:“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林业自我发展能力;以林为主,加强管护,立体开发,加快造林步伐,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办林业,把林业发展同粮食生产、出口创汇、脱贫致富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几乎是与此同时,习近平就专门召开了地委办公会议,听取了相关部门关于林业工作的情况汇报,会上习近平对闽东林业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发展林业是闽东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二是在调整中加大闽东林业发展步伐,抓住机遇解决林业政策和祖宗山权两大难题;三是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林业责任制。习大大的意见涵盖了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操作。

习近平认为,林业不但蕴藏着很高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在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在力推闽东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注重亲身实践,鼓励大家向模范学习。周宁七步镇后洋村的一位农民黄振芳突破种种阻力,创办家庭林场,此举感动了习近平。他亲自前往考察调研,予以充分肯定,认为黄振芳为发展林业提供了一条思路。习近平就是如此不断地用自己的工作方式鼓励着闽东人民大力发展林业,不仅拓宽了大家的收入渠道,还为闽东的生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阅读:

安顺:林业部门整合千万资金绿化环境

林业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对外发布

包头:推进林业生态 建设美丽新达茂

内蒙满归林业局发现一棵天然“蘑菇树”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