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栏花木种植总面积已达5万亩,花木品种400多种,畅销全国30多个城市,年产值近10亿元
现在基地里生产和销量最大的主要是袋苗
中国园林网8月12日消息:“中国花木之乡”横栏拥有花木种植面积5 万亩,其中镇内2万亩,镇外3万亩,其中三沙村近90% 的家庭从事花木业,花木业成为当地产业支柱之一,有关数据显示,横栏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是各镇最高的。近些年,横栏花木业跟灯饰业等传统产业一样,都面临转型升级。横栏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劳国南表示,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党委政府要加大对花木业的扶持力度,坚持富农强农惠农,把花木业发展成为富民产业。横栏镇镇长曹富全认为,花木业要走上规模化经营、高科技运作、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农业之路。
小小袋苗里的经济学
早上8点多,用过早餐,冯金海和妻子带着工具优哉游哉地沿着12米宽的花木大道,走向自己经营的那片花木场,开始一天的工作。冯金海是横栏三沙村普通村民,靠着种植3亩左右的花木袋苗,一年下来轻轻松松赚个10万元。
像冯金海这样的小户花农,在横栏三沙村占到90%以上。小小袋苗让一方百姓发家致富了。
说起花木产业,现任横栏三沙花卉协会会长李炳林也许是最有发言权的,他是村里最早种植花木的开拓者之一。
1991年,看到隔壁镇花木产业发展一步步向好,李炳林在岐江公路旁租了21亩地开始种花木。“当时土地租金每亩只要400元,工人工资7元一天。”李炳林回忆说,“最开始,我们不像现在采用的是插枝技术,那时是圈枝,就是在种苗的枝干上先刮开一圈,然后用泥土将刮开的部分包裹起来,等刮开的部分长出了根,就把它割下来移种到地里。”这样速度很慢,一天也搞不了几棵,成活率不高。插枝技术,一天可以插上好几万棵苗,成活率大大提高。
有了开端,随后很多村民加入。2002年,三沙村决定开辟专门的花木种植基地。当时村里土地年租金市场价是600元/亩左右,村委会以1000元/亩的价格将村民此前承包的土地收购到村委会名下,然后以 1500 元/亩的价格发包出去,差价部分,除预留部分开支外,其余全部投入到基础建设,如路网改造,农路硬底化等。这是全市最先在三沙出现的土地流转模式,通俗地表述是“反承包”。
李炳林说,基础设施及600亩花木基地建起来后,村里即以每户人家6亩地的标准分包给有意向的农户,并且优先本村村民,将基地划分为80多个单元,区内的茅屋、广告招牌等设施的高度、间距等都统一规格、统一标准。两年后,加入花木基地愿意接受“反承包”的村民越来越多,花木基地扩展到2100亩,“土地资源整合后,规模效应一下就出来了”。
花木产业不断壮大,让土地租金成倍,乃至十倍、几十倍增长。李炳林说,如今基地内土地年租均价已超每亩1万元,靠主干道边的土地,租金均价涨到每亩2.5万元,最高的时候,有些租金达每亩4万元。
走在基地内,路网四通八达,车辆川流不息。一块地上的袋苗刚刚被采购一空,看着我们一行人走过来,正忙着清理的梁阿姨主动打招呼,并把刚刚售卖一空的喜讯告诉我们:“这批鸳鸯菊每株1元左右,这次共卖出2万株,收益2万元左右。”
一旁的三沙花卉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吴炎申说,像这样的袋苗,一年大概可以出3次货。现在基地里生产和销量最大的主要是袋苗,以大叶红草、黄金叶、花生藤、花叶姜、鸭脚木、银边草、福建茶等为当家品种。
“门店+基地+创新”花木产业腾飞的秘诀
随着花木产业发展,花木种植的队伍越来越大。“就拿三沙村来说,三沙7000多人,现在近90% 的家庭都在做花木,村里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主动回来从事花木业。”吴炎申说,“另外还有好多大老板也开始投资花木产业,花木业俨然成了一个资本角逐场。”
据杨志恩介绍,现在横栏花木种植涵盖袋苗、乔木、灌木、盆景和草皮草毯等40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30多个城市,年产值已近10亿元,成为了南方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绿化苗木基地之一。此前,横栏花木走进了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工程过半花木来自横栏,深圳大运工程中以横栏为代表的中山花木占了八成以上。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横栏花木日新月异,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它不断创新。
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横栏镇内的土地日益满足不了发展需求。于是,花农们纷纷走出村,走向全镇,走向隔壁镇,甚至走了向周边地市、周边省份。
杨志恩说,现在横栏花木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但只有2万亩在镇内,另外3万亩在镇外,既有周边的板芙、神湾、民众;隔壁市的新会、台山,乃至临近的广西、江西、湖南等省份。花木品种也由当初的几种,十几种,丰富到了400多种。
“现在,很多花农在镇内租上十亩八亩,那些都只是他们的产品展示区,大规模的生产基地都放在外面。”李炳林说,“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问题,还价格便宜。”
面对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横栏镇政府在方向上给予及时指导。经历了北京奥运、广州亚运、深圳大运这几次大的工程之后,从2012年底开始,花木市场疲软,价格呈下降趋势,政府及时提醒花农,调整产品结构,主攻风险度较低的袋苗。
“根据政府的指导,现在我们主攻袋苗,并且不断培育新品种,根据城市绿化特点和传统绿化树木逐渐淘汰的趋势,我们增加了多花的种类,这类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品种。”吴炎申说,现在虽然花木的价格有所下降,但袋苗仍是供不应求。
“太子炳”的流通经
花木种植产业带旺整个产业链。李炳林说,现在在基地里,有专业碎泥的、装袋的、插苗的、起苗的、专业搞流通的。
教师出身的梁炳洪,就是一个专门做流通的大户,一年流通额可以做到4亿多元。
现为协会副会长的梁炳洪,父亲曾是三沙村里的干部,小时候他经常跟着父亲去各种生意场合。由于父亲在群众中很有威望,小小年纪的他赢得了“太子炳”美誉。
1979年梁炳洪下海经商,做起了流通。1980年,他在珠三角一带采购了一批茉莉花,卖到湖南一个大农场,几火车皮的货带给他1万多元钱的收益。当时“万元户”是有钱人的标志。
中途,梁炳洪曾离开过花木业几年,去做木材、玻璃、茶叶等流通。1996年,梁炳洪再次回到花木业,第一单生意就是和福建人做。当时美人蕉在福建很受欢迎,梁炳洪仅仅做美人蕉的流通,一年就是好几百万,乃至上千万。
梁炳洪说,和福建人做生意不容易,一般做上两三年肯定要换,但他和福建人做生意一做就是19年,福建市场上的美人蕉几乎被他垄断了。
什么原因让他做得这么成功?梁炳洪回答得很简单,那就是“做人”。多年来,梁炳洪正是通过诚信做人、以诚待人,让自己的花木流通事业经久不衰。当然,中国人讲究有来有往,因为自己的热忱,梁炳洪去外地谈生意,也享受着客户对他同样的待遇。他说,一次去四川谈生意的经历让他感动到现在。
那次去四川,刚好赶上客户家办喜事,儿子结婚,客户在家里大摆几十桌酒席,但是那个客户为了及时接到他,在成都双流机场等了他整整5个多小时,错过了自己儿子的婚礼。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那位客户始终陪在梁炳洪身边,陪着他四处考察业务。
“大数据”助花木业转型
从传统角度看,梁炳洪把自己创造的这种生意模式做到了极致,他和客户的粘度,是别人想学都学不来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梁炳洪,随着“互联网+”兴起,“梁炳洪式”流通大户正在被一种新模式取代,横栏花木产业开始进入全新的“大数据“时代。
如果将李炳林、吴炎申、梁炳洪看作一代花农的话,1986年出生的中山苗诚花木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华则是新一代花农的代表。
两代花农,无论是在生产、流通还是管理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而这种不同,正是横栏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体现。
陈荣华的公司就位于古神公路一侧,是花木基地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虽然他的公司去年9月份才正式开业,但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公司营业额已近3000万。
走进他的公司,第一感觉就是现代、潮流、年轻。目前,陈荣华的公司主要通过网络从事花木产品的流通,有自己的“苗诚网”,还开发了手机APP 等移动客户端。陈荣华说,自己的思路就是,整合资源,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线上线下的对接,用网络有效链接生产方和市场需求方,充当花木生产和需求的“枢纽站”。
要发挥“枢纽站”功能,信息收集至关重要。目前,陈荣华的公司有10多个人每天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跑到基地里去,收集有关花木产品的信息,组建自己的数据库,并且实现数据实时更新。
基于对数据的分析,现在陈荣华还在尝试一种全新投资方式,那就是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哪些品种可能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和拥有这些品种的农户洽谈,付订金,预订花农手中的那批产品。他说:“去年年底,公司在南沙万顷沙预订了1000多棵大腹木棉,价值500多万;今天一天就卖掉了60多棵。”
进入花木行业,陈荣华说,自己感触最深的还是 “专业人干专业事”,生产的只要把生产搞好就是了,流通的做好流通就行了。他说,除了第一次见面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外,现在自己很多客户基本上都不要上门,在工地等着收货就行了;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找到性价比最好的产品,然后提供装车、运输等一条龙服务。
据了解,横栏花木基地内,像陈荣华这样的公司,陆陆续续出现了好几家。
也许,这就是横栏花木在创新中转型升级最好的说明。李炳林说,如今,该镇不少年轻花农发挥懂网络的优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微信、微博等,不断获得市场最新信息,发布花木供求信息,拓宽花木销售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花木基地花木销售超半订单来自网络客户。
推荐阅读: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