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石梁溪为美丽乡村添彩。 毛云龙摄
中国园林网8月20日消息:自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衢州市积极探索全流域、生态化的综合治理“黑臭河”新路径,在庙源溪、石梁溪“两溪”治理中,创新全线连片整治、岸上岸下同治、旅游景观综治三大新模式,原来的“黑臭河”变成“生态河”。
衢州市创新模式,从单一治理转向全流域治理。首先,实施全线连片整治。对“两溪”流域整体规划,结合流域上、中、下游各自特点,以河道为主线,分别打造“生态旅游”、“集镇休闲”、“产业服务”功能区,全线连片全方位综合整治。
其次,加强岸上岸下同治。岸上岸下治水两手抓,全力打好全流域实施生猪禁养、全区域禁止河道采砂、全辖区实施洁水养殖、全覆盖落实三级河长制等“五水共治”组合拳。目前,落实各级河道长123名,累计禁养生猪16余万头,开展环境执法检查50余次,制止非法采砂行为120起。完成“洁水渔业”示范点创建7个,建成绿色浮岛6000平方米,新建“稻田养鱼”基地两个,面积280亩,完成塘库生态化改造956亩,划定及整治禁限养区9000亩,243座水库山塘全面实现洁水养殖。
第三,推进旅游景观综治。衢州市按照“以原生态河道为主,人工景观措施为辅”的原则,减少人为破坏,净化和保护河道原生生态系统。通过对沿河两岸生态景观体系改造,将河道治理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使其成为居民的滨水休闲走廊,净化、美化周边大环境。在沿线实行全面截污基础上,通过补水、水质净化等一系列措施,使河道水质变清,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通过对河道生态改造,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衢州“两溪”治理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实现了生态大变样。通过改造“两溪”流域上下贯通的骑行道和游步道,建成多个集健身悠闲运动休闲精品带。在流域中段集镇区域将滨江绿道与竹海、橘海景观等相互串联,建成森林氧吧体验带。
二是实现了水质大提升。通过生态化治理改造,“两溪”水质从原来水污气臭的“黑臭河”变成生态优美的“生态河”。据监测显示,庙源溪交界断面水质合格率从去年底的20.3%上升到84.7%,石梁溪水质合格率从59.3%上升到92.4%,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水质。
三是实现农民大增收。以“两溪”整治为抓手,推动“三换一改”工作、产业转型促增收。积极推进“猪棚换大棚”等工程,确保生猪养殖用房拆除后农民就地实现转产转业。
目前,总投资2.78亿元的“两溪”流域改造已完成投资1.29亿元,河道生态得到极大改善,成为全市十大乡村旅游风景线,带动沿线3万多农民实现转产转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245元,累计增收超3亿元,“两溪”流域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区水平11.5%。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