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内将建下沉广场、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十多条道路将全部采用透水铺装
中国园林网8月21日消息:城市雨水该咋利用?沈阳在雨水收集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如何利用城市水系统、城市绿地公园系统、城市道路、建筑与小区,加快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市建委雨污水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 薛克峰:
沈城东部拟建前山公园等五座湿地公园
试点区域内结合辉山明渠及满堂河等水系,建设五座湿地公园,包括前山公园、高官台公园、都心湖公园、樱花道湿地公园、满堂河湿地公园,在公园内结合自然条件建设下沉广场、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以自然收集、渗透、净化为主的海绵设施。
东部地区将有十余条道路改建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由一系列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的多孔形结构组成骨架,可以满足交通使用及铺装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地面铺装和护堤。透水性铺装一般包括透水性沥青铺装、透水性地砖及透水性混凝土铺装等。透水性铺装可以与绿化相结合,形成绿化地面、绿化护堤。按照沈阳市计划,将在申报“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内的规划道路及广场全部采用透水铺装,包括民航南路、东新路、马官桥街、高官台东街等十数条道路,同时现状的道路将结合扩宽改造逐步改建为透水铺装。
将在东部新城规划37.4平方公里用来生态治水
试点区域为沈阳市东部新城,东部新城是沈阳市的副中心,规划面积37.4平方公里,东至三环,南至浑河,西至富民街,北至沈吉铁路,包括方家栏片区、农大片区、高官台片区、保利花园片区等。“海绵城市”建设即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生态治水将依托四大系统推进
城市水系统城市内河治理、调蓄水面建设、排水管网系统完善及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等工程,包括辉山明渠、满堂河改造、方家栏地区及高官台地区排水系统完善、东部污水处理厂建设等。
城市绿地公园系统将建设樱花道湿地公园、满堂河湿地公园,并结合三条水系统沿线绿化的景观提升,进行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道路系统新建道路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建设,打造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道路系统,包括高光太东街、东贸路、马官桥街等,新建道路长度达到一万五千米。
建筑与小区将建设都心湖地块、榆树屯地块、金家街地块、高官台地块等。
水生态系统建设将达到啥效果?
通过结合城市水系、道路交通、城市绿地、建筑小区,采取“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方针进行水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开发和建设。
通过建设绿色屋顶、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实现源头控制,减少外排。
通过建设下凹式绿地、广场,植草沟、绿地滞留设施滞留雨水,使渗透更充分。
蓄存雨水,综合利用,减排更多,包含工程性调蓄池和生态河流水系调蓄。
通过包括污水和初降雨水净化处理,污水厂及污水管网、雨水生态湿地建设,来不断提高水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加强雨水、中水系统循环利用率,替代城市道路、绿化浇洒用水,以及工业循环用水,补充城市水系景观用水。
包括建设排水设施和管线、水系排水通道拓宽改造等内容解决城市内涝积水的根本手段。
生态治水,雨水回用率不低于25%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由工程治水转变为生态治水,沈阳生态环境将明显提高。
水环境全面提升
通过在建筑小区、园林绿地、道路设置的分散式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可有效实现污染物总量的削减,达到从源头上减少雨水径流污染负荷的目的。在雨水排放末端建设人工湿地、雨水塘等净化工程,进行深层次净化,减轻水质污染。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将建成完整的城市防洪体系,增强城市洪涝灾害的抵抗能力。通过下凹绿地、生物滞留、渗透铺装等源头低影响开发等措施对雨水管网及泵站提标改造、河道增渗拦蓄等工程的建设,有效削减试点区内径流外排总量、峰值流量和峰值强度,延后径流汇集时间,从而显著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涵养城市水源
通过生态治水可有效控制城市地下水漏斗效应与沉降,提高地下水位。
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通过对建筑与小区的设施改造和建设,采用多种措施使雨水回用率不低于25%。雨季存蓄的雨水在旱季时用于灌溉、浇洒,实现雨水的季节性调剂,一方面提高城市雨水调蓄能力,另一方面对减轻城市旱涝灾害起到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