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个百年错误:以人工纯林全面替代天然林

2015年08月07日 11:10中国绿色时报侯元兆

中国园林网8月7日消息:我国将在3年内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这是一个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重大事件。由德国的例子,可以深刻地理解天然林全面保护的重要意义——

德国以人工纯林全面替代天然林犯下了一个百年错误

德国林业一直是世界的榜样,其实,德国林业的教训更有借鉴意义。德国19世纪发生了全面毁掉天然林改种人工林的运动,当时虽有专家反对,但社会的基本面受财富欲望驱使,对生态忠告充耳不闻。

德国林业一度在人工林的道路上走得很疯狂,最终把全国99%的天然林都整没了。只是后来,基于多效用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以及对林业经济主义的反思,才使得人工林业发展由狂热转入理性,但直到今天,还在补偿其带来的损害。

也是在这个时期,林学专家高尔(Gauer)对德国所剩不多的天然林仔细观察发现,天然林单位面积木材生长量原来是超过人工林的,同时在自然生境下很多物种得以生存下来。他发表了著名的观点——“森林生产的奥秘是一切在森林生态系统内起作用的组分的和谐”。他还证实了天然林树种出现的有序性,这成为森林演替理论的基础。高尔 1886年发表了《混交林的建立和抚育》,为恢复天然林提出了技术路线。他进一步创立了近自然林业理论。近自然林业的推广,使得木材产量显著增加,抚育费用降低。但德国的这一转轨过程持续了半个世纪(这也是法国对其天然次生林是改造为人工纯林还是转变为近自然林而彷徨和争论的半个世纪)。到1989年,欧洲出现了近自然林业机构。这标志着世界森林资源发展模式的九九归一。

近自然林业主张发展顺应自然的森林,是一种把生产木材和谐地结合进生态功能,使得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相向而行、水涨船高的理念,而非“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这个理论的产物是恒续林(恒被林、异龄混交林、多功能森林、永久性森林)。

德国的人工纯林发展之所以那么疯狂,一方面出于19世纪中叶德国的工业化,裹挟森林成为赚钱的工具,另一方面也与一个错误理论有关,即弗斯特恩(Faustemann)提出的“土地纯收益模型”(1849),这个模型主张从每一处林分获取最高的收益,从而把林业引向了纯经济主义歧途,误导全德国都培育挪威云杉等几个树种的速生林。

弗斯特恩的理论在当时就遭到了批驳。如一位叫哈根的国有林局长说:“我主持下的普鲁士国有林不主张在计算利息的前提下去谋取最高的林地纯收益。我们认为,国有林必须持久地满足对木材和其他生态的需求。”他还说,“你们都那样去做,可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仿效你们,只要我还在,我就不会把我管辖的国家森林也改种速生纯林去赚钱。”

在德国,关于森林经营思想的争论焦点,是把森林当成追求个人财富的资产,还是让它以森林的原本结构和机制永存,人类只是利用其中的那些成熟立木并受益于生态效益。我本人在法国学到的理论就是“模仿自然,加速发育”,这就是近自然林业的总原则,这相当于我国古代的“道法自然”。

 这里不得不谈谈人工林的问题。通过人工扩大森林植被,和营造一些专门生产木材包括珍贵木材的人工林,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破坏了天然林去追求速生林的发展,就等于拆了东墙补西墙,非初衷也!事实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虽然已经拥有了大面积的有林地,但实际上这些结构单纯的林分,综合效益并不高。

遗憾的是, 弗斯特恩理论迄今还是一些国家林业发展的金科玉律,人们总是在用这个模型去计算林业效益。一些示例、论著和言论表明,近一二十年我国林业思想领域存在的一些混乱,不亚于当时的德国。

例如,用手中掌握的国家天然林资源筹款,在海滨买地建宾馆。即便是历史上的德国人,也没有走得这么远。何况还有人鼓噪用杨树速生林取代东北林区的天然林。

林业经济主义这个幽灵,会对冲天然林全面保护的国家意志。推行天然林全面保护,其实最难的是改变发展理念。一棵百年大树,你砍了,换来的钱,一天就花光了。这样的发展逻辑,在一些人眼里,还是有市场的。

森林经营理念当中的伦理,我国古人有,欧洲现在也有。我们却在近二三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把自然伦理的古代文明也丢了。反而是西方学者,吸收中国古代文明,提出了《深生态学》(生态伦理)。

在天然林全面保护的事业中,我们应当引导社会,勇于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超越经济主义看待森林。在我国,很多人一听培育一棵大径材需要80年,就摇头走开了。一个文明古国,何以连为一百年着想都不愿意?

有人认为,有几个问题,可能让中国走上不归路!如信仰问题、环境问题等。问题就在这里。以钱为追求目标,官场就会腐败,教育就会庸俗,企业就会造假,医院见死不救,森林极易被砍光。孟子曰:“上下交利而国危矣!”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必须告别围着“钱”转。在森林资源建设上,就是必须为着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天然林全面保护的灵魂就在这里。

德国历史上以人工纯林全面替代天然林是一个百年错误。德国的历史教训,可以使我们清醒。我们还没有从林业经济主义的泥潭中完全走出来,往往只重视杨树、桉树、果树等树种而忘却了传统乡土树种,就是证明。

笔者两次去以栎类资源著称的河南省栾川县,接触了农民,告诉他们栎类大径材培育需要80年,将来三根可以换一台宝马车。笔者发现,农民很乐意接受远期利益,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以为农民只顾眼前利益。

推荐阅读:

河北张北打造京津生态涵养区 完成12.9万亩生态林业建设

苗乡行考察团走进江西百峰岭林业生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三年内将向18个贫困区县投入林业资金93.5亿元

江西:德兴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发展又添“金”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