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河水清澈,两岸绿意盎然
中国园林网8月7日消息:“实施渭河综合整治,形成了堤路林结合、乔灌草搭配、花竹藤点缀,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水面映衬、鸟语花香的优美盛景,让渭河真正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8月5日上午,渭南市水务局局长刘振强在谈到渭河综合整治进展情况发布会上说。
4年紧张施工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治秦必治水、兴秦先兴水。”自古陕西的发展都和水利紧密相连,而实施渭河综合整治,也是一项治水兴水、富民强市的民生工程,对广大群众来讲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2011年初,渭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渭南市渭河全线整治规划涉及临渭、华县、华阴、大荔、潼关五县市区,河道治理长度占全省渭河整治总长度的1/3。规划内容包括防洪工程、河道清障工程、治污工程、生态景观道路工程等。工程完成后,渭南城市段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农防段为50年一遇,移民围堤为5年一遇。
经过4年多的共同努力,渭南市提前1年完成了渭河综合整治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全市共加宽培厚渭河堤防168.2公里、南山支流堤防53.7公里,铺筑堤顶道路167.7公里,绿化堤顶158.7公里,建成支流入渭口交通桥9座、防倒灌工程3处和“二华”蓄滞洪区工程,完成滩区清障191平方公里,建成生态公园4处。累计完成土方5120万方、石方89万方,完成投资66.35亿元。
“秉承着人水和谐的理念,把渭河堤顶道路、绿化景观、生态湿地、蓄滞洪区等进行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滩区退耕还河还湿地。”刘振强说,还将扎实开展渭河清砂清障联合执法行动,制止河道乱采乱挖现象,推进堤顶道路和绿化景观建设。
目前,渭河大堤已栽植树木8000余亩,种植各种特色花卉两万多亩,建成生态公园4处,配套建设生态荷塘、亲水平台、园区道路及体育设施等90余处。形成了堤路林结合、乔灌草搭配、花竹藤点缀,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水面映衬、鸟语花香的优美盛景,渭河真正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预计一期工程年底完成。
将成为集水利、生态、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据刘振强介绍,经过4年多的综合整治,渭河治理已成效显著,渭河渭南段及南山支流防洪体系现在已基本形成,设防标准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整治后的渭河堤防,城区段已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农防段提高到50年一遇,大荔、华阴、潼关移民围堤则达到30年一遇防洪标准。渭河沿岸及二华夹槽地区的群众可摆脱洪水的威胁
“蓄滞洪工程及防倒灌工程的运行,成功抵御了2011年9月份的渭河最高水位洪水,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刘振强说,二华南山支流应急蓄滞洪工程和防倒灌工程运行,达到了干支流分治,实现了“常遇洪水不成灾、设防洪水不决堤,超标准洪水有对策”的治理目标。
渭河两岸已成为了群众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百亩格桑花地、百亩荷花池塘及百亩油菜花田等景观及生态公园的修建,将生态、文化、旅游等元素融入于水生态环境的改善之中,打造了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
“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已成为渭南一张亮丽的名片,一条集防洪保安、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新渭河基本形成。”刘振强说,将渭河打造成关中最长的河滨大道、最大的生态公园和最美景观长廊,成为市民及周边居民休闲娱乐、旅游健身的好去处。今年“五一”假期,城区段渭河生态公园每天的游客数量多达上万人次。
据了解,渭南市还将利用渭河的建设,促进沿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带动周边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等快速发展,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将渭河打造成生态渭河、人文渭河、活力渭河、富裕渭河、美丽渭河,使渭河综合整治工程成为水利项目的精品、生态建设的典范和文化建设的标杆。
推荐阅读:
(来源: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