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日消息: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落户苏州太湖之滨,这是在有着“园林之都”美誉的苏州家门口举办的一次园艺盛会,给人惊喜,令人期待。
作为世界闻名的苏州,历史上就以“满城半庭院”而著称,造园历史可追溯到春秋吴国时代的皇家园林,汉唐时代已出现私家造园的记载。受唐宋文化的影响,苏州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起始,兴盛于宋元,成熟于明清,终成彪炳于世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造园体系,被当代世界公认为“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典型代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苏州园林损毁严重。据建国以来的三次普查资料显示,苏州古城区范围1959年有古典园林91处,1986年减少到69处,2007年仅存53处。园林数字的衰减,足以给我们当代人一个警示。园博会在苏州召开,无疑强化了全社会尊重、珍爱苏州园林的信念和决心。苏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坚持保护第一,现存古典园林一个不能少”的决策部署,并于最近公布了第一批《苏州园林名录》,以形成全面保护、科学保护的新局面。
事实上,苏州人素有一种“园林情结”。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礼,作为有责任感、自豪感和勇于担当的苏州人,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传世经典,我们除了要传承下去,是否也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我们能否在百年之后,也形成一批属于当代人营造的“世界文化遗产”?
城里城外,新城旧郭,以古典园林为范本的造园之风早已悄然兴起,无论是机关、学校、企业、茶楼、酒店、住宅小区、商业大夏,只要有空地,就有一批有心人,悉心打造心目中的“深深庭院”,其中不乏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精品佳作,只是“藏在深闺无人识”。
于是,让一批延续传统文脉、具有当代造园水平、与古典园林交相辉映的新苏州园林问世,让一批代表作引领当代造园事业,就成为人们的一种期待。园博会为苏州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极佳机遇和平台。一个名为“小筑春深”的作品正在园博会园址上破土动工。
这个临太湖而建的园林,“以现代园林之形,传古典园林之神”。在造园材料和工艺上,小筑春深”注重“生态、节约和创新相结合,驳岸、峰石,不采一块湖石,基本采用现代造园材料和工艺。
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设计者还在“四变”、四不变”中寻求传统经典“与现代潮流相融合的新理念,即:服务对象改变,由传统的为少数人服务,变成为公众游客服务;功能要求改变,由传统的居家生活为主,变成休闲生活为主;用地规模改变,由传统的小块土地上“精雕细刻”,变成在较大土地上精耕细作;建筑技术改变,由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为主,变成以新材料、新技术为主。而“四不变”则是:造园思想不变,山水格局不变,
造景手法不变,建筑风格不变。这些有益的探索,不仅回答了新苏州园林“新”在哪里,还回答了新与旧如何对接的问题。
传承历史文脉,又具有时代风范,新苏州园林的意义和价值就有了更深的含义,它反映的不仅是形式、材料、工艺等物质形态,更是一种具有浓郁氛围的文化形态,是技术、技艺与文化的交融,折射出当代人渴望用营造园林来反映生活情趣的种种新思路和新实践。
诚然,这些概念要形成和完善,成为现实,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和深化。所谓时代佳作、代表作,就是在传承中重在创新,并可以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留传下去。
一代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有一代人的辉煌,但一代也有一代人的局限,无论如何,人们期待在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这个平台上让代表当代最高水平的新苏州园林作品问世,为延续、传承、光大、创新苏州园林设计和营造技艺作出新贡献。
推荐阅读: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