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7日消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环节众多,需要完善的环境设施与环境技术,也需要合理的环境法规与环境制度。但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社会投入,即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社会各界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以及社会各界对环保事业的参与等,成熟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所在。
回顾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走过的路,我们不难发现,生态保护意识总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才会兴起,通俗地说,当我们的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时,我们才能对自己生存的环境质量进行审视和评估。而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的重大生态项目,也都是在国家和省上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投入远远超过地方财政预算的巨额资金后,才能按照规划顺利实施。假如没有国家和地方财政强有力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许只会停留在概念和意识当中。
生态文明建设既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更多的属性则应该是物质基础和人类经济活动。因而,如同所有的生产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样,生态保护和建设也必须依赖巨大的资金投入才能正常运转。而更加特殊的是,大部分的经营、生产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就能见到效益,但生态保护和建设一般都是投入巨大,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即便能产生经济效益,也是周期长,见效慢。由此便出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声势浩大,具体到资金投入时缩手缩脚的不正常现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地域面积辽阔,生态系统复杂而脆弱,无论保护还是建设,都会牵涉到地方、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同时,多年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对整个生态体系破坏较为严重,历史欠账较多,在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严峻的生态问题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彻底摈弃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思维,从长远考虑,为子孙后代着想,想尽办法多方争取资金支持,毫不吝啬地把资金投入到生态保护和建设最需要的地方,让高原上所有的山川披上绿装,让大地上所有的江河碧水长流。
推荐阅读: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