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7日消息:行车从广深高速进入东莞城区,连接的东莞大道长9.94公里,最宽达189米。路中央灌木起起伏伏,两侧浓密的行道树犹如“穿行森林”;东莞中心广场,人工湖与绿化带连接相替,十里通衢与林间小道交错蜿蜒,令人心旷神怡;松山湖、生态园,绿色长廊一路相随,中心公园湖边绿草茵茵,水中的倒影和四周花景亭台交相辉映,微风拂面顿觉气爽身轻……
很多人没有想到,东莞这个“世界工厂”原来如此绿意盎然。改革开放以来,这座以制造业而闻名于世的城市,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务工者来此打拼。如今,在三届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正朝着“现代生态都市,国际制造名城”的目标迈进,以生态绿色的城市形象,迎来高水平的转型升级。
在东莞完美绿变的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园林企业。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全程参与东莞园林绿化建设的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园林”),已经成为中国园林行业的翘楚。上述东莞的样板工程,便出自这家企业之手……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东莞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众多荣誉称号……我们试图通过全程参与东莞绿化建设的园林龙头企业岭南园林,以其17年来一系列精品工程,还原东莞的绿色崛起之路。
1、观念转变引来绿意满城
时间追溯到2001年,东莞已经从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县,变成享誉全球的“世界工厂”。当时,这座城市虽然完成了财富积累,但还是农业味十足的乡村环绕着的一座小城,稻田裹住的工业厂房散布在道路两侧,看上去东莞“农村像城市,城市像农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网上曾有人称东莞就是一个大的工业园区,绿化更无从谈起。
岭南园林董事长、东莞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会长尹洪卫回忆说,1998年岭南园林成立时,东莞园林基础非常薄弱,公司接到的第一张订单是在深圳,“令我们最为震撼的是深圳大道、世界之窗和民俗村已经建设得非常漂亮,但东莞园林行业还是一片荒漠,非常凌乱。”
经济是发展了,城市却还很落后,在完成最初财富积累的同时,东莞执政者开始着手城市建设。
“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2001年5月,时任东莞市委书记佟星提出了开展城市建设的响亮口号。在科学分析城市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又亮出建设“生态绿城”大旗,提出各城镇组团间以绿带相间隔,天蓝、山青、水秀、气纯的发展蓝图,“东莞绿变”的大幕由此开启。
当时,东莞根据自身的特点,把全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规划建设。通过建设依山园林景观带、环湖园林景观带和滨江园林景观带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居住环境。
几乎在同一时刻,岭南园林也加速了发展的脚步。尹洪卫坦言,创业之时寄望让东莞更绿更美,同时看到了广阔的市场。这家企业的命运与东莞的绿化进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02年,东莞进入大建设时期,东莞大道、行政中心广场和东莞植物园多个工程开始建设,总投资600多亿元的“造城运动”,让东莞向“生态绿城”的目标大步迈进。
对岭南园林来说,这期间更重要的是养护经营模式发生改变,开始逐渐试行市场化模式。虽然绿化养护在整个工程的市场份额中只占约3%的份额,但抓住了城市大建设这个机会,岭南园林得以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样板工程。
其中,东莞市行政中心广场南段景观工程便是岭南园林2005年底完成的杰作,是东莞市民招待外来亲朋好友必去的场所,也是东莞展示城市形象的闪亮名片,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如今,站在宽阔的广场上,人工湖与绿化带连接相替,十里通衢与林间小道交错蜿蜒,灌木丛高低起伏、鸡蛋花玉兰花争相开放,让人心旷神怡。
2、绿化推动社会经济转型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绿色、生态的理念引领着城市的发展。
2007年,东莞把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表明不但要把一个经济强市展现给世人,更要把一个园林绿城留给后代的决心。东莞当年成功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诚如斯言,生态建设、园林绿化不仅改善着百姓民生,也推动着经济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发建设生态产业园,并作为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力点和引擎。于是,位于东莞寮步、横沥等6镇交界处、有着东莞新心脏之称的松山湖,承担起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先行者的重任。
[分页]绿色发展,生态先行。松山湖建设之初,岭南园林人的足迹就遍布整个园区。该公司副总裁秦国权说,从一开始的园区道路网绿化规划设计,到中心公园、滨湖路、办公区、商务区、理工学院、东莞中学松山湖校区、北部工业园等一系列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再到园区内数百万平方米面积的绿化养护,每一个项目都饱含了岭南人的心血和汗水。
除此之外,岭南园林还承建了中央水系、燕岭湿地公园、大圳埔湿地公园、大朗荔香湿地公园、黄牛埔森林公园、东部快速路两侧统筹用地边界造林等工程项目。凭着系列优质的成果,为东莞成功摘取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这一“国字号”招牌。
如今,一个生机盎然的松山湖,期待着向世人展示自己“绿色转身”后的别样风华。阳光沙滩、鲜花彩蝶,绿化覆盖率超过60%,生态环境已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城市,成为一个以湿地为特色、景观优美和生态良好的现代产业园区,也成为快速发展地区水生态系统重构的成功典范、东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已成为解决结构性污染和区域性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在生态园建设期间,岭南园林以生态修复和水系整治为首要目标,施工布局上通过对现有水系的梳理,重塑了一个具有参与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多功能绿色水系。
如今,昔日污水变清渠、白鹭回归、湖色怡人、绿道蜿蜒……东莞生态产业园的变化惊艳无比,体现了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著名治水专家王浩院士称赞该项目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完美的融合,更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富有田园风光的休闲胜地、珠三角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标志性建设。
3、城市定位现代生态都市
花红映水绿,风清送荷香。盛夏8月,泛舟于东莞麻涌镇华阳湖湿地公园,水道旁翠芦莉与美人蕉亭亭玉立,荷花塘里满眼芬芳,莲叶接天。微风徐徐,带来花香阵阵,眼见翠芦莉、美人蕉和鸢尾花遍植两岸,凉风吹过,惊起不远处一滩白鹭。
此时在高空俯瞰东莞的西部,你会发现,狭长的水乡片区处处绿意盎然,现代化的厂房点缀在色彩斑斓的田野之间——在洪梅大桥两侧,菖蒲与垂柳交相映衬;道滘蔡白湿地公园,挺拔的水杉与莞草编织出岭南的水乡风光;而绵长的东江穿过河网纵横,绕水乡一路南下,注入奔流的珠江口岸。
谁曾想到,若在几年前,东莞水乡的风景还大不一样。岭南园林负责该项目景观设计的负责人说,华阳湖旁边的马滘河段此前原来是一片养殖场,还有众多的排污口,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2012年起,东莞市委市政府瞄准生态文明,水乡统筹发力,提出力争在5年内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市,实现绿色崛起。一大批整治工程陆续上马。
据了解,在水乡经济区发展的过程中,岭南园林在市/镇社区改造、水道河岸整治、森林公园规划等方面承接设计项目近百项,如南城周溪社区环境优化升级、水乡风情区概念规划、麻涌镇马滘河绿化景观工程设计、麻涌镇新沙工业园景观河河道整治、虎门威远岛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虎门穗丰年水道片区景观工程设计(荣获2014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环境金奖)等,项目设计上对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及统筹安排,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规划指引,为建设美丽东莞出谋划策。
记者注意到,这期间东莞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等工作,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修复制度,在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先行探索,建设“美丽东莞”。
在东莞新一轮的城市规划里,更是把“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