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黎地区人均年收入地图
中国园林网9月8日消息:编者按:在举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直想找些城市规划与该话题相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恩斯特﹒梅”、“建筑法西斯”、“卫星城”、“城镇化”此时恰好跃入眼帘,而“卫星城之父”在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领域做出的贡献不只是让他的理念“远离‘建筑法西斯’”,更跨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城市规划学领域中的瑰宝。
2014年,是恩斯特﹒梅(EmstMay,1886-1970)逝世的第44个年头。这名出身于皮匠家庭的德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冷战”时期的苏联,也都会吸收并实践这位来自“敌对阵营”的建筑师的学说。他因为1921年提出后来被称为“卫星城”的这一现代城市规划理念而被人们称为“卫星城之父”。他将这种分散市中心生活压力、居住生活区向市郊外辐射的理念戏称为“远离‘建筑法西斯’”。
恩斯特﹒梅的“新法兰克福”
根据恩斯特﹒梅提出的理论及其他后世建筑学家所给出的定义,卫星城通常指一个大都市附近的一些中小型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1、通常其存在早于大都市郊区的扩张之前;
2、其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部分或者完全独立于大都市而存在;
3、通常由地理屏障(比如河流)将其与大都市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应拥有独立的城市化区域或者功能相类似的区域;
4、拥有自己的睡城;
5、拥有被传统内城住宅区包围的传统商业区。
在德国,睡城现象有一个有趣的外号——第五种轮作方法。轮作在农业上指有顺序地在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而在德国,更多的市郊、乡间的土地不再是农作物的沃土,而是开发成为在市中心工作的人们的生活区。德国的睡城现象在“二战”之后初露萌芽,当时的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化为废墟,重建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相比之下,市郊乃至乡间的建筑保留的相对完整,于是从那时起,大城市周边逐渐涌现出各个“卫星”一样围绕在它周围的生活区。
德国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隶属于自己的卫星城,如柏林拥有五个卫星城,汉堡拥有三个。虽然卫星城的人口无法与市中心的人口数量相比,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口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在功能上,卫星城基本上以居住生活区为主,因此卫星城大多坐落于城市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适合人们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活动。有的卫星城拥有市议会,有着独立自主的城市管理权力;但大多数卫星城的建设以交通、文化为主,在经济方面大多依赖于市中心的发展。同时,由于居住在卫星城的人们大多以市中心为主要工作场所,因此德国的卫星城全都具有非常便利的交通,城市铁路、轻轨、公交线路以及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备,由于白天时居住在卫星城的年轻人都赶去市中心工作,所以在工作时间,卫星城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因而凸显老龄化问题——路边随处可见老年人牵着狗出来散步,所以,这些卫星城在德国又被戏称为“老人与狗的城市”。
“卫星城之父”恩斯特﹒梅毕生最大贡献,莫过于上世纪初将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作者注:即中国人经常提到的法兰克福。此外,德国东部靠近波兰边境也有一座名为“法兰克福”的城市,为了区分,德国人习惯将后者称为“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重新规划,建设了一个“新的法兰克福”项目,为缓解城市中心住房压力,新建了12000个按照他设计的标准化流程制作的“新法兰克福”居住区。在梅的主持下,居住区吸引了大量文艺界人士的注意。虽然这一设计项目后来毁于纳粹之手,但是德国战后城市发展的路线也基本遵循了梅之前的构想。
[分页]从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各大城市开始出现隶属于它们的卫星城。特别是西德地区,伴随着十年“经济奇迹”,从1961年到1973年德国在经历“婴儿潮”的同时,又大量吸引外籍劳工(从1955年开始到1973年来自土耳其和南欧的外籍劳工)来补充本国劳动力的不足,使得德国在短时间内造成国内人口膨胀,截至收紧外籍劳工政策的1973年,德国从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共吸引了超过260万的劳工,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定居在德国。住房短缺从而成了棘手问题。德国政府针对房价有着极为严格的控制政策,使国内房价在20年内年均涨幅从未超过5%。为了开拓更多的居住区,城市开始逐渐向郊区扩张,各个交通便利的卫星城应运而生。
如今的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在德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恩斯特﹒梅在二战前对它的规划,在战后又有了更新更好的发展。目前,这座在欧洲堪称经济一流的大都会拥有三个卫星城:东北部的“法兰克福山”区(Frankfurter Berg)、正西部“法兰克福—索森海姆”区(Frankfurt-Sossenheim)以及“法兰克福西北”区(Frankfurt-Nordwerststadt)。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离市中心的距离适中,交通便利,房源充足,虽然周边没有大型的商业区,但是文化、艺术与宗教等机构在这些地方异常活跃,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并未因为离开市中心而缺乏文化生活。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看,“新法兰克福”的繁荣要感谢“卫星城之父”那富于远见的设想,恩斯特﹒梅和他的项目团队将“新法兰克福”的区域,小到电话机的形式、大到建筑的采光与功能,都制定了详细的“法兰克福标准”,保证了卫星城区域的生活质量。梅的构想使卫星城在为城市中心区分担人口压力的同时,也能够具有相对完备的功能性,不至于成为完全从属于中心区的功能简单的“睡城”。
慕尼黑的“城中之城”
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现在拥有两个功能性卫星城。位于北部的上施莱斯海姆从14世纪开始就成为巴伐利亚贵族的行宫与狩猎所在地,已经初具“卫星城”的功能。19世纪开始,这里修建了城市铁路;1912年,这里建造了德国第一个机场并沿用至今。如今它与慕尼黑新的卫星城费尔莫钦—哈森博格尔(Feldmoching-Hasenberg)联通,形成慕尼黑新的功能区,并因三座贵族行宫成为旅游度假胜地。费尔莫钦—哈森博格尔与其说是慕尼黑北部的卫星城,不如说是慕尼黑这座德国第一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区。费尔莫钦从1938年底开始成为了慕尼黑第33个区,哈森博格尔则从1950年起成为了慕尼黑的居住生活区。从2000年起,莫—哈区的人口数量增长超过了10%,德国各大党派在莫—哈区的市议会中都占有自己的席位,这里的交通线更是四通八达,莫—哈区的火车站可以直达飞机场。
而慕尼黑的新佩尔拉赫(Neuperlach)区发展更是令人瞩目。这个建立于1960年代、位于慕尼黑东南市郊16区的卫星城,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城铁以及公交线路)、文化氛围(如各种形式的中学教育及艺术展览),还是经济发展,都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这里坐落着西门子研发中心和德国国内各大保险公司总部,如德国最著名的AOK保险公司就坐落于此。值得一提的是,新佩尔拉赫区为慕尼黑的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险业发达的的德国来说,新佩尔拉赫简直是德国各大知名保险公司的“大本营”,因此,与其他只具有辅助功能的卫星城相比,新佩尔拉赫区确实与众不同,它已经相当于一个慕尼黑的“城中之城”,具有完备的城市功能,不再依附于慕尼黑,而是与慕尼黑相辅相成。
巴黎最重要的“卫星”
在德国的邻居法国,首都巴黎也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卫星城圭扬古尔(Guyancourt),最早她只是与凡尔赛宫一起构成“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大公园”,以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20世纪前叶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直到1961年至1969年,市政府为缓解巴黎人口问题而在周边掀起了城镇化运动。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座在1950年时只有千人左右的小村庄,如今已经成为拥有约三万人口的、大巴黎地区的重要工商业中心之一。
与圭扬古尔颇有渊源的雷诺公司(Renault)把其技术中心设在圭扬古尔,并在此雇佣了其全球约10%的员工(雷诺公司在全球雇佣共127000名员工,其中在圭扬古尔拥有12000名员工,而圭扬古尔本地共有居民28245人)。其他的一些法国知名企业,如法国电信(France Télécom)、布依格(Bouygues)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等分别为当地提供了500个、3300个和4800个工作岗位。此外当地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也为当地就业市场做出了贡献。
总体来说,圭扬古尔地区的就业市场较为稳定,该地区的失业率一直低于7%,约为法国失业率的一半左右(法国失业率已于2013年末突破10%大关)。而本地区的年龄结构较法国其他地区更为合理,只有6.9%的人口年龄超过了60岁,远低于法国全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21.6%)。教育方面,在圭扬古尔,有15所幼儿园,13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1所大学,2所研究所,为当地及周边地区人口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体育方面,于1906年创办于圭扬古尔地区的法国高尔夫球公开赛(L’ Open de France de Golf)已经成为欧洲大陆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高尔夫球赛事;文化方面,由圭扬古尔和其他六个周边地区组成的圣昆丁—伊芙利尼地区(Saint-Quentin-en-Yveline)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与历史地区”的称号。
从恩斯特﹒梅于1921年提出“卫星城”这个概念起,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程里,对于卫星城建设,伴随着众多成功的典型与一些失败的例子,欧洲各国特别是西欧国家已经拥有了一套关于卫星城建设的成熟理念。当下,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亚洲,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经济的高速提升而正在进行着新一轮城市化运动,亚洲各大都市的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亚洲大都会及其卫星城的建设过程中,适当借鉴欧洲城市的成功案例,可以避免走欧洲在此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
(本文来自《环球财经》杂志,王珠珊发自德国比勒菲尔德、杜伯琰发自法国普瓦捷)
推荐阅读:
(来源:城市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