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卉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大步大展

2016年10月11日 12:54中安在线-安徽日报王恺 何珂

花卉博览上的盆景吸引市民观看

中国园林网10月11日消息:从零星分布到量质并进,花博会上“百花齐放”,花卉产业“美丽绽放”

绿色菊花、多枝杜鹃、可爱多肉、奇形盆栽……9月28日至10月5日,在第七届省花卉博览会上,奇花异草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比起其他展馆的花花草草的‘小鲜肉’,这里的盆栽可以称为风骨峭峻的‘老腊肉’。 ”10月3日,阜阳市民余慧慧在临泉馆内的盆栽前驻足观看,“这些盆栽跟以往看到的不同,它们的根茎缠绕,形成一个花瓶的形状,好像为上面的枝叶提供了一个纯天然的底座。 ”临泉馆负责人介绍,罗汉松、茶花、桂花,经过花农灵巧的手,这些常见的盆栽获得新生。“种植这样的盆栽需要时间和耐心,一株少则五年多则八年才能成形,价格在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

除了琳琅满目的盆栽,花博会上新奇独特的鲜花也令人耳目一新。在合肥馆五彩的花丛里,一束束翠绿欲滴的绿色菊花格外显眼。据了解,绿色菊花比较稀有,日照时间比其他菊花短5个小时左右,需要专人给它定时遮光透气,温度要控制在30℃以下。安庆馆内以黄山杜鹃为主,白色、粉色、大红色的鲜花颜色鲜艳。除了黄山杜鹃外,安庆馆还带来了多枝杜鹃,多枝杜鹃一般生长在大别山的岩坡、峭壁之上,枝干遒劲,枝丫繁茂,花朵白里透红。

花卉属于朝阳产业,也是绿色产业。安徽农之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萍告诉记者,公司实行“公司+院校+银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运作模式,采取“统一种苗提供、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药肥料配送、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市场营销”的五大体系。 “流转农民的土地建立花卉种植基地,再雇用农民种植花卉。 ”郑萍说,这种“村企共建”的模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截至去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35128公顷,花卉业产值86亿元,全省花卉企业已达1802家,从事花卉生产的农户13.4万户,建有花卉专业市场380多个。 ”省林业厅副厅长齐新说,“近年来,我省各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开发花卉种质资源,进一步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实行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花卉种植由零星分布向量质并进的转变。 ”

从“小而全”到“大而精”,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传统产品彰显特色

“这盆荷花雅韵有致真好看,一直以为荷花只能生长在水塘里面的,没想到还有微型品种,可以直接放在家里。 ”余慧慧称赞的荷花正是安徽阜阳金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研发的微型荷花。

公司负责人郁琳洁是林业 “科班出身”,从2002年就开始从事花卉苗木生意。 “开始只是从江浙一带批发吊兰、菊花等常见苗木,再转手销售,并没有市场竞争力。 ”

与其“小而全”不如“大而精”,经过市场调研,郁琳洁最终将目光转向荷花,将荷花从室外水塘转到家庭盆养。 “为提高专业技术,我曾经赴上海学习了半年组培技术,增强实践经验。 ”从10亩到300多亩的标准化花卉种植基地,现在金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共有精品观赏盆栽荷花近300种,中外观赏型睡莲100多种,其他水生花卉植物近100种。

一家一户“小而全”的生产方式效益低,制约了花卉业发展。近年来,我省各地结合资源优势,遵循区域化、特色化原则,形成了合肥、芜湖、滁州和宣城四大绿化观赏苗木生产基地。各地注重挖掘传统花卉名优特产品优势,比如,临泉荷花、亳州芍药、歙县贡菊、铜陵牡丹等,在规模化、产品系列化等方面逐步得到深度开发,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省花卉协会秘书长张新法表示,花卉产业做大做精,不妨多多挖掘传统产品的特色。 “我省地跨江淮两大平原,地貌多样,自然条件好,花卉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 ”张新法介绍说,“利用皖南和皖西的夏季凉爽气候条件,进行球根花卉的复壮培育,如唐菖蒲、郁金香、百合等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亳州芍药、霍山石斛等加工生产有所创新,药用、花用两相宜。在引入国外生产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挖掘我省的野生花卉资源,开发新的年宵花产品,其中杜鹃、牡丹、腊梅等已进入年宵花市场。 ”

省林业厅有关人士表示,要进一步打造好“中国(合肥)中部花木城”,积极构建以省会合肥为中心的皖中、皖南、皖东、皖西、皖北五大苗木花卉产业区和沿江苗木花卉产业带,大力培育优良观赏苗木和特色花卉为重点,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苗木花卉市场需求。

从盲目跟风到市场调研,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遵循差异化发展理念

在花博会的一片绚烂的花海中,阜阳农业学校的展品很有意思: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瓶中,苔藓、多肉等植物,与各种篱笆、砂石、动物一起构成了一幅相映成趣的自然风景。

“把这种自然风光浓缩在一个瓶子里,既有观赏价值,又具实用价值。实用价值体现在瓶子上的LED灯,这个灯既能作为照明的台灯,又能帮助瓶内植物产生光合作用。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新型微观景观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花卉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公司一直与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聘请科技人才,研发出了植物克隆技术在百合、红掌、铁皮石斛、春石斛、非洲菊等繁殖、红掌盆花的温室生产、多头小菊花切刀的温室种植等生产技术。 ”郑萍说,“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 ”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黄成林指出,虽然我省花卉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常规的苗木产品千家一面,产业缺乏科学的发展决策,市场仍然缺少特色化产品。 “某种花卉卖得好,大家就一窝蜂跟着上,难免存在滞销现象,盲目跟风不可取。”黄成林认为,花卉业还需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差异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的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科学确定发展对象,看好的产品要应用现代技术快速培育、快速上市。 ”

“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以来,全省把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与林业重点工程相结合,与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花卉种苗企业承包经营,推广培育绿色大苗的绿色新模式,全省兴起了花卉苗木热,特别是一大批国内知名花卉园林企业入驻,使我省花卉产业水平和档次不断提升。 ”齐新说。

推荐阅读:

孟州市多举措助推苗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银川:花卉产业开辟国际市场 

安徽枞阳县: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助农增收

青州花卉产业在行业寒冬后连续四年逆势扩张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