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侵蚀曾致巨大沙尘暴 退耕还林重现绿色

2016年10月24日 09:38参考消息网

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生态恢复已初见成效

中国园林网10月24日消息:澳媒称,中国造林率位居世界首位,因而过去30年森林覆盖率增加了9%。这并非出于利他主义的原因。自2000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林业的主要加工中心。不过,历史上森林的丧失仍使中国成为全球最缺乏森林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2%,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1%。

据澳大利亚东亚论坛10月21日报道,在山西黄土高原偏关县的山丘顶上,中国农民把谷物扬向空中,以让谷物与杂物分开。山西的土地侵蚀是全国最严重的。进入本世纪后,黄土高原上的天然植被覆盖率减少至10%。在经过几十年努力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在多部门的帮助下系统性解决森林采伐问题。如今农民们从世界银行贷来软贷款,在小于20度的斜坡上开发梯田,种植粮食,更陡的坡上种植防护灌木和树木。

最近,于2016年提出的十三五计划涵盖了加强和完成一系列全国自然资源地理数据库的措施,其中包括森林数据库。现在预测新法规的后果以及国际减排承诺会如何影响国家政策为时尚早,这两方面都将会给森林保护带来重大影响。但是中国目前的全国性土地退化已经带来了教训。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是,20世纪80和90年代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定期给北京带来令人窒息的巨大沙尘暴,包括1993年特强沙尘暴“黑风”。

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一片广大的多丘陵半干旱地区,几千年的农耕让之前的草地退化侵蚀。粮食产量下降,河道布满淤泥,遥远的城市也受到了来自黄土高原的沙尘暴影响。当地人口达到了5000万人后,问题更加严重。需要采取措施了。

1994年,5亿美元的退耕还林措施开始。两个黄土高原流域恢复项目在山西、陕西和甘肃以及内蒙古自治区48县展开。

人们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项目和其他一些类似项目的影响,目的是寻找退耕还林成功和失败的共同点。从而找出了退耕还林成功的三个共同因素。

首先,要有明确的动机。决策者、土地拥有者以及/或者市民受到激励或鼓舞,恢复森林和树木种植。

其次,要创造条件。要创造充足的生态学、市场、政策、社会或机构条件,以利于森林景观的恢复。

最后,要提供并调动足够的能量和资源,以便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实施森林景观恢复。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果,获得了广泛关注。要想取得成功,政策调整和执行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制止放牧以及改变土地用途方面。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黄土高原一些地区,当地农民的收入翻番,土地侵蚀减少,每年的沉淀物减少了1亿吨,洪涝风险减少,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但是这些成果也付出了代价。

中国行动见效快是因为使用单一物种或最低限度多样化的植物,当地居民常常无法享受森林恢复的益处。在有些地区,退耕还林保护了土壤免于进一步沙化,改善了农村生活,而在另一些地区,树木生长得很慢,有些树已经死了。中国专家承认,有时树木种在了更适宜种草的干旱地区。这使人们进一步要求“自然绿化中国”。

除了捐赠资金之外,私营领域也在退耕还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及食品行业的风险(毒素、添加剂和有毒物质堆积)以及环境对退耕还林的需求,有助于激励工业界参与退耕还林行动。

推荐阅读:

江西省返还森林植被恢复费1.88亿元

兰州市投793万实施8个森林植被恢复工程

广西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均居全国首位

云南:东川区森林植被逐渐恢复生机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