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大展
中国园林网10月26日消息:“雕塑中融合装置艺术、建筑艺术和观念艺术的特点,这个融合是2.0级的升级版,无论是形式与细节的丰富性,还是新材料与结构的实验性,这些含糊的、琐碎的、越界的、甚至不成熟的尝试,与传统的学院雕塑一起,让今天中国雕塑的实践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这种无法定义的模糊感,是一种新面貌,也是一种新的个性。”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在谈到当下丰富多元的雕塑现状时是这样说的。
10月18日,由中国雕塑学会和山东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于山东美术馆开幕。观众可以通过与作品的互动,体验作者创作时的感受和作品想传达的意图,展览不仅为人们呈现了近两年中国雕塑的新面貌,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中国雕塑通往未来的道路。
“你看,那件作品会动。”“是吗?是静止的啊,没有动,你是不是看错了?”“没有看错的,刚才那个枕头确实是动了。”展览现场,两位观众为一件作品到底会不会动而争执起来,带着好奇心,记者来到作品前面也想一探究竟,但等了好久作品还是纹丝不动,于是带着失望想要离开,但由于围观的观众太多,不小心被推了一把,往前走了一步,突然作品动了,地上的枕头像长了脚一样自己往前走了一段,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抱着尝试的态度再往前走一步,枕头又自己往后退了一步,非常好玩,现场的公众也被这件作品吸引,想要尝试,后来了解到这件作品是艺术家许锦龙创作的《0.2米的距离》,旧纸箱、烧开水的铝壶以及旧书刊都会冷不丁地“长脚”跑动。虽然很好玩,但创作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艺术家表示在创作时他要绘制平面结构图,然后找理工科的同学帮忙实现作品的机械结构和互动功能,作品的创作需要很多跨界的知识和沟通,作品关注的是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关注被忽略的器物本体存在感。
拥挤的人群像罐头一样被挤压在一起,他们的手臂向上伸展,似乎是在挣扎,又像是在呐喊,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彼此交织在一起,有无奈也有辛酸,这是艺术家柳青的作品《无人售票》,深刻地反映了国人的生存现状。
此外还有张升化的作品《栖梧》,各种古代和现代的传动方式被混合在一个木制的机械系统中,它的几对翼翅在上下、前后地扇动,发出木制机械特有的吱吱嘎嘎的可爱声响,这件作品一共有大约680个木制的部件,全部是作者手工完成;汤杰的作品《红尘》,红色的细沙被吹起来的时候,会有一小部分向上穿过玻璃的圆孔,进入上面的空间,乃至更上面、更更上面的空间,这好像是更励志版的《上帝的选择》;李万秋的作品《天问》,虽然是具象的架上作品,但它是剧场化的,通过组合呈现了草原人的具有神性的人文状态;金善珍作品《Siginificant form_plastic bag_installation》非常的漂亮,像洁白的云飘荡在空中,显得诗意和浪漫,但谁又能想到是使用垃圾袋创作的;熊春林的作品《重复的存在》,乍一看以为是由钢铁铸造而成,但实际是用泡沫通过3D打印和后期着色创作出来的,在展览现场,像这样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的作品还有很多。
本届雕塑大展让我们看到,雕塑不再是千篇一律表现崇高和伟大的架上主题性雕塑,材料和主题都变得非常多元化,作品的互动性也越来越强,参展艺术家六成以上为青年艺术家,以80后居多。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谈到本届展览时表示:“新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雕塑的视觉经验和心理体验,动态的、3D技术不再是机械地被挪用到雕塑上,而是真正与雕塑相融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观众可以通过与作品的互动,体验作者创作时的感受和作品选想传达的意图。”
年轻雕塑力量的参与,带来了他们对于当下生活的反思和对历史的把握,在曾成钢会长看来,“新面貌实质是雕塑家的新立场,年轻人的视角将会慢慢调整雕塑的关注方向,中国雕塑的血液也将不断传承下去。”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在谈到中国姿态雕塑大展时说:“中国雕塑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正逐渐步入注重质量和向大文化转向的发展转型期,国家正处在转型时期,为雕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城市发展,使雕塑面临升级换代的问题,展览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和契机。”
曾成钢认为,动态的、数字化的,3D技术参与的,跨学科领域的发展与新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雕塑的视觉经验和心理体验,雕塑的跨学科融合是未来的趋势,是升级版的雕塑2.0,尽管传统雕塑形式还占据着主流和重要的位置,但年轻的雕塑家门在这个范围内,正在努力拓展和阐释中国雕塑的更多可能性。
推荐阅读: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