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湿地保护生态可持续的生计

2016年01月25日 09:28西藏法制报廖云路

中国园林网1月25日消息:西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世界屋脊”,曾几何时,又有了“亚洲水塔”的美誉。位于青藏高原主体的我区是全国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冰川、河流、湖泊、沼泽蕴含大量的水资源。

今年2月2日是第20个“世界湿地日”,我区的湿地保护事关西藏、全国乃至亚洲的水资源、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以及生态安全屏障的稳定。

湿地保护关系你我

为了保护全球湿地和湿地资源,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共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在自然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各国政府重视,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

“湿地,我们的未来”、“没有湿地就没有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从1997年“世界湿地日”设立以来,每年的“世界湿地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的生计”,旨在突出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在今年的“世界湿地日”上,我区林业、环保等部门联手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自治区通信管理局“湿地是地球之肾!让我们像爱护自己的肾脏一样保护湿地!”的公益短信面向全区100多万用户发送;林业部门设计制作了主题宣传张贴画和明信片;拉萨市环保局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打捞垃圾、湿地投食点喂鸟等活动,呼吁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保护湿地和湿地内的动植物。

“这些宣传活动重点介绍了湿地的多种效益和功能,特别是对人类可持续生计的作用和影响,有利于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为进一步做好湿地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宗嘎说。

湿地建设成效显著

自治区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区现有各类湿地总面积为652.9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自然湿地652.4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9.92%;人工湿地0.5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0.08%,是世界上特殊的高原湿地分布区,也是全国水资源安全战略基地、水能资源接续基地和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设与恢复湿地资源,西藏是全国最早建立湿地保护法律体系的省区之一,与湿地相关的保护法规有《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拉萨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拉萨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

截至目前,我区已有玛旁雍措、麦地卡两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建立了拉鲁、扎日南木措等各级别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9处,以及多庆措、雅尼、年楚河等10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已实施各类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23项,落实资金3.47亿元。“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家级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等多种方式的湿地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全区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30万公顷,约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70%。”宗嘎介绍说。

湿地效益不可估量

“那群刚飞走的鸟类是斑头雁,目测应该有100只左右。”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普布次仁说。眼下正是候鸟越冬时节,记者在拉鲁湿地看到,大量鸟类在湿地里嬉戏、生存。

作为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是重要的动植物生长、栖息地。仅以拉鲁湿地为例,湿地内长有高等植物37科、140属、332种;除斑头雁外,每年在这里越冬的鸟类还有赤麻鸭、黄鸭、棕头鸥、百灵、云雀,甚至少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还具有调节区域性气候的功能。统计数据显示,西藏全区湿地巨大的生物量使其每年都可能固定二氧化碳12334.68万吨,同时释放氧气9136.8万吨。湿地在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补充氧气、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湿地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好湿地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普布次仁说。谈话间,拉鲁湿地里众鸟拂水翻飞,仿佛是对湿地资源最高的赞誉;放眼远眺,水草连天,湿地与远处的布达拉宫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动画面。

推荐阅读:

山东即墨万余公顷湿地保护良好

荆州“十三五”拟投116亿元保护湿地

重庆巴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取得新成效

我国湿地将进入全面保护新阶段

(来源:西藏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