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河石材市场按照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

2016年01月28日 13:04新浪地产

中国园林网1月28日消息:一、基本情况西直河石材市场,位于十八里店乡西直河村五环路以外村域,占地172.55公顷,总建筑规模123万平方米,是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津高速进京的门户地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从2002年开始,该地块石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西直河村为中心,辐射华北地区,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石材集散地。截止2013年年底,入园企业共有553家,年石材交易量1亿立方米以上,交易额300亿元。

二、项目背景

十余年来,西直河村五环路外石材产业的发展壮大,在为西直河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社会管理问题。

一是生态污染严重。该地区有大量石材加工业,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废渣、废水、噪声等,废水横流,石粉飞扬,噪声不断。

二是人口聚集。随着石材产业发展壮大,辅之货运、仓储以及餐饮、娱乐、住宿等次产业链业态,从业服务人员约1.2万人,各类社会问题凸显,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低端产业多。随着石材产业的无序扩张,不断集聚了小散低劣的非法商户,形成了不符合首都核心功能定位的产业发展业态,为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2012年的“5.5事故”,就是典型的案例。

四是区域税收贡献极少。由于注册地大部分不在我区域,对辖区税收收入贡献极小,2012年形成区级财政收入仅为196.28万元。

五是给村民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石材产业的加工发展,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村容村貌,同时,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聚集,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共资源服务成本。

三、推进思路

近年来,附近村民多次向区、乡政府及村委会反映,希望改变现状、改善环境的意愿,恢复规划功能,实现绿化美化。市、区领导也多次亲临实地调研指导、给予极大的关注。为此,为了改变外来人口多、安全隐患多、区域税收少等局面,加快破解城乡结合部环境建设难题,提升产业层级和环境建设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我们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制定并上报了《十八里店乡西直河五环外地块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2013年6月3日朝阳区第19次区长办公会议和2013年6月14日区委常委会第45次会议精神,十八里店乡党委、政府明确了西直河五环外环境整治项目“12345”工作推进思路:

一是“一个目标”:即以产业疏解为目标,统筹解决各类社会问题。

二是“两个主体”:以西直河村村民为实施主体,推进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以乡级集体经济组织为融资主体,筹措环境整治拆除及建设所需资金。

三是“三个体系”:以政策支持、联合执法为重点的朝阳区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集资融资、推进拆除为重点的十八里店乡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以落实政策、执行任务为重点的西直河村环境整治工作小组。

四是“四个措施”:全力抓好以宣传引导、产业转移、联合执法、腾退拆除这四个重点措施,启动环境整治腾退拆除各项工作。

五是“五个步骤”:按照“收、调、拆、建、管”五个实施步骤,稳步推进西直河五环外地块环境整治试点各项工作。[分页]

四、工作举措

(一)凝聚民意,发挥主体作用。我们坚持整治工作必须保护群众的长远利益,依靠群众的力量,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市场拆迁整治工作启动前,村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老党员座谈会和站组工作会,讲清形势要求,讲明利害关系,统一思想认识,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理解与支持。2013年11月19日,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对石材市场进行整治,会后立即全面启动腾退拆除工作。广大村民的支持和理解是我们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落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围绕市场拆迁腾退工作,我们迅速从乡、村两级抽调了62名本村土生土长的村委会干部和站组工作人员,编入6个入户谈判工作小组,重点选取了部分参与过石材市场招商引资、熟悉情况、商户认知度高的同志,这些村干部在入户宣传政策和洽谈协商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腾退工作中,我们坚持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包结果,将谈判签约任务量化到组、细化到人,把工作进展形成图表上墙,每日更新,形成比对督促的工作氛围,各工作组定期组织碰头会,分析情况,研究问题,落实措施。参与腾退的村干部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主动停休,不少人一年都没有休息过一个整天,坚持每日深入现场宣传政策、增进沟通,逐步赢得了商户对疏解工作的理解。

(三)强化宣传,突出舆论造势。针对准备时间短,工作标准高,商户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等实际,我们以积极有效的思想宣传工作为先导,采取入户宣传、召开座谈会、咨询会、个别沟通的途径,通过高音喇叭、宣传车、展板、横幅、一封信等载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实施西直河市场拆除腾退的决心、政策和举措,引导商户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自觉支持拆除整治工作。对于完成签约和搬迁的商户,我们将收回的厂房集中在一个时点统一实施拆除,形成“拆除一起,震慑一片”的工作效果。我们邀请了《北京日报》、《法制晚报》等多家媒体,对相关整治情况进行大篇幅报道,围绕商户关切的问题给予正面回应,营造政策和进展家喻户晓,社会和媒体支持配合的浓厚氛围,始终紧握住腾退拆除工作的主动权。

(四)换位思考,支持产业转移。考虑到当前石材行业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原有市场的从业人员也有继续就业的刚性需求,我们决定推动腾退与强化服务两手抓,以协助商户实现产业转移促拆迁腾退。我们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契机,先后主动对接河北香河、黄骅、易县和天津滨海等4个有意愿的承接地,积极与承接地园区或商城招商人员沟通协作,组织商户到承接地实地考察,帮助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产业承接地的特点与优势,协助做好产业转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搬迁,目前已有部分商户在承接地落户营业。

(五)创新方法,多措并举促腾退。由于石材市场面积大、商户多,腾退工作存在较大难度,我们根据石材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运用多种方式推进腾退工作。在谈判协商阶段,针对层层转包的问题,在“一包”没有签约意向的情况下,我们直接与实际房屋所有人、投资者以及经营者开展约谈,通过倒逼机制,打破各层承租人形成的利益联盟,极大提高了腾退拆除协议签约效率。针对企业在腾退期间继续接单经营的问题,我们在区级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的同时,配合采取了在主要路口设立限高杆、检查叉车驾驶资格、不许原材料进村等手段,有效加速了腾退任务的完成。

一年多来,在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统筹推进了“收、调、拆、建、管”各项任务。截至目前,基本完成了地上物腾退拆除协议签约,拆除面积近115万平方米,其中,项目建设用地基本腾退完毕。拆除工作进入了收官阶段。为加快推进西直河村五环外地块环境整治工作,十八里店乡将按照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积极响应城市功能疏解工作,坚持调整业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瘦身健体的发展方向,以环境整治为龙头,以产业升级为抓手,突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乡村统筹,突出区域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突出提升环境质量和促进发展产业农业增收。

通过“收、调、拆、建、管”五个实施步骤,实现“双升双减”,即产业升级、管理升级,违法建设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力争实现乡村集体收益、区域税收贡献、有组织的就业岗位增加,流动人口减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绿色空间覆盖、产业集聚高效、生活富裕美好的首都城乡结合部,探索提升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新途径、新经验。

推荐阅读:

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 2016年将紧抓五大任务

江西遂川“互联网+ ”助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

朝阳区西直河石材市场清退土地115万平方米

城市市政建设偏爱石材 遇暴雨只能“看海”

(来源:新浪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