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新形成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机制

2016年01月29日 09:08中国产经新闻报 李卫斌

中国园林网1月29日消息: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中国将大力推讲生态文明建设,于是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市场机制协调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已有成功先例。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林业碳汇是典型的生态产品,推动以林业碳汇为主的生态产品交易,结合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创作,形成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机制,既是浙江省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

作为全国最早的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在积极探索林业碳汇电子化交易试点工作中,提出创新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机制来推进碳汇交易。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沈国华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华东林交所是国内最早提出‘互联网+农林产业+金融’的先行实践者,以金融为切入点,形成了一个绿色金融服务的产业链、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同时将农林资源盘活成资产,实现‘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银行’,解决林企、林农和银行之间贷款的后顾之忧。”

目前,以浙江农林大学、省林科院、华东林交所为代表的一批企事业单位经过积极探索,已在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托管、交易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由浙江农林大学、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华东林交所等单位共同研发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已获国家发改委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备案。

开展林业碳汇交易实质就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护、增加森林蓄积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和自然景观,给林农增加一块财产性收入。数据显示,2015年,通过华东林交所和各地林权交易分中心,共成交项目104宗,成交总额为6675.55万元;华东林交所全力打造的规范、高效的大宗农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正式实盘启动。截至2015年12月25日,已上市胶合板、黑木耳、红酸枝Ⅰ(小料)、红酸枝Ⅱ(中料)、铁皮石斛鲜品、香榧、珍珠、大红袍、安吉白茶、同山烧等10个品种,日均35亿,累计超过9000亿元;收藏品的发售交易模式也于9月份推出。

据了解,浙江今后拟通过三大步骤推进林业碳汇电子化的有关业务。一是在浙江省范围内筛选出生态环境好,林业基础优良的部分县(区)进行林业碳汇生态补偿,以各县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碳汇试点;二是筛选出一批高碳排放企业,不强制但鼓励他们通过认购生态县市的碳汇指标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塑造积极负责任的“浙商”形象,积极营造绿色发展的企业新气象;三是允许认购企业通过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进行碳汇指标的托管和交易,形成浙江省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机制的交易体系。

依托于华东林交所的金融交易平台,在加快林地经营权流转试点、推进大宗现货电子交易、稳步开展收藏品的发售交易模式的试运行业务等方面的工作也都相继展开。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包括政府管理、碳汇计量、审核、注册、签发、交易等内容并符合中国农户森林经营现状的逻辑体系。

推荐阅读:

河南:汝阳县“十二五”林业生态建设亮点纷呈

河南:汝阳县明确2016年林业工作思路

湖南:道县2015年建成千亩以上林业基地56个

福建林业“十三五”新理念引领现代林业先行区建设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