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呵护宜居美丽家园

2016年01月31日 09:11贵阳网张勇 朱梅

中国园林网1月31日消息:生态文明建设纵深发展,获批建设首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顺利通过验收,城乡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优美的生态环境,是贵阳的优势,是贵阳的品牌。

回首过去,贵阳始终坚守“两条底线”,补齐短板勇当生态文明建设标兵,在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步伐中凝心聚力。

展望未来,全省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全面推进环境保护治理。

弯道取直走新路,创新发展谋跨越,迈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贵阳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系列部署,以大生态促发展,做优长板,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治理、环境监管执法等方面精心布局,谋划长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牢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凝聚强大动力。

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完成退耕还林130万亩、荒山造林398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摘自《省政府工作报告》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新跨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实施生态防护林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石漠化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极端气候、环境治理等项目。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深化生态环境数据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摘自《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对于志在推进生态建设、筑牢生态屏障的贵州而言,发出了“拒绝污染”的最强音。

回顾“十二五”,贵州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加强,治理保护成效显著,共完成造林2161万亩,治理石漠化82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1万平方公里。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9.3%和82.7%。

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影响了前进的步伐。

作为省会城市的贵阳,站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队伍中一马当先,在环境治理保护方面先行先试,始终坚守“两条底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过去五年,贵阳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并取得阶段性成效,“蓝天”、“碧水”、“绿地”、“清洁”、“田园”五项保护计划有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0%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45、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10.95平方米,完成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获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往日的成绩,激励我们继续前进。“十三五”时期,贵阳将牢记使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着力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最终实现——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发展。

为确保顺利完成“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推动贵阳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治理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贵阳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夯实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能力,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贵阳将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落实“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强环城林带、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水源涵养地等重点区域的林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环境保护治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清洁”、“田园”五项保护计划,提升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实施天保林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通道绿化建设、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

此外,贵阳将加快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完善城镇、园区、企业等重点领域和铝、磷等重点行业的环保基础设施。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推进垃圾分类,提高垃圾、污泥等城市废物资源化利用率,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巩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保护问责。

省政协委员、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主任黄成德:

加强政府社会组织协同共治 形成合力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大工夫,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生态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省政协委员、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主任黄成德说。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致力于生态保护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开展第三方环境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去年,贵阳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00多起,提起关于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环境公益诉讼8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谈到2015年该中心取得的成就时,黄成德如是说。

“贵阳生态条件优越,工业规模总量不大,再加上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积极推动,使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化等工作取得成效,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十三五’期间,要奋力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凝聚更强大的力量。”黄成德说。

于贵州省,“十三五”期间,将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于贵阳市,为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十三五”期间,贵阳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权益,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对此,黄成德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政府在出力,社会也在出力,但双方还没有形成合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参与,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增强意识,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推动形成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防止相关措施‘挂在墙上’、‘说在口上’而不落地,要让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的功绩在双方都得到体现。”

下一步,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将继续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清镇市共同推行第三方监督模式——“非对抗”方式打造友好型环境的第三方监督,明确污染责任主体,保证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透明、公平和公正,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执法监管制度,有效推进环境监管执法管理。

[分页]

黄成德建议,要继续加强执法力度,对建筑工地扬尘、不合规范混凝土搅拌站等进行严查;对于发现有环境污染的企业,一定要责令禁止,凝聚更多力量,让企业既能生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保护生态环境、消除环境污染影响;要深化“贵阳市是严重缺水城市”这一认识,争取相关项目,开辟新的水库作为战略后备水源,同时,要继续加强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省人大代表、万绿城集团董事长包爱明:

发挥优势做好环境治理 号召全民保护生态环境

“贵阳市有‘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等美誉,这里山青、水秀、气清,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宜居宜游的环境。”谈到贵阳的生态环境,省人大代表、万绿城集团董事长包爱明如是说。

工作地点在安顺、但来过贵阳数次的包爱明,对贵阳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上所做的工作印象深刻,“尤其是《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的出台和施行,为贵阳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科学的指引。”

包爱明说,在护水方面,近年来,贵阳“护水如爱己眼”,加强对水生态的保护建设,严把排污关口、防治水体污染,宣传“节约保护水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理念,让公众广泛参与,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达100%,水质良好;在空气质量方面,贵阳市积极改善空气质量,着手改变城市能源结构,使工业“出城”,服务业“进城”,同时,贵阳实施尾号限行、公交车“油改气”等措施,进一步改善了空气质量;在护林方面,贵阳市区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宽而长的环城林带,为贵阳市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全省‘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巩固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绿色惠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包爱明说,对于贵阳来说,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上,贵阳市应立足优势,做优长板,打好生态文明建设品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包爱明建议,贵阳市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下大功夫,继续实施天保林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通道绿化建设等工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平台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建设契机,举全社会之力,让环保深入人心,让环保成为行动自觉。

包爱明认为,贵阳可以借大数据发展之机,利用大数据手段指导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通过数据分析、演变规律掌握其中的变化,为动态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学习《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加强宣传,严格贯彻落实,号召全社会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示范者。在执法方面,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对于已造成环境破坏的现象,要督促修复,实行生态补偿。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动,加强社会协同,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的力量,让每个人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如多种一棵树、少开一天车等,共同维护美好家园。

环保志愿者雷月琴:

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

雷月琴是贵阳的“环保老人”,快80岁的她,自1984年退休以来,已为贵阳的山山水水志愿服务了32个春秋。2014年,她被评为全国“十大江河卫士”。

2007年,“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后,每年4月到10月,雷月琴都要去阿哈水库“守卡”,即劝说游客、垂钓者不要乱扔垃圾,不要破坏水源。“跟我同来的很多人都走了,我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份执着源于从小对自然的热爱。雷月琴回忆说,小时候常在南明河里游泳、挑水吃,后来南明河又脏又丑,让她非常痛心。雷月琴认为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到环境保护和治理中来。

让雷月琴欣慰的是,在广泛宣传下,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以前跟人家讲不要破坏环境,很多人认为我多管闲事,还会骂我,现在我跟别人说不要乱扔垃圾,很多人都会立马道歉,并停止破坏行为,说明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大家都知道破坏环境是不对的。”

三十多年的志愿者服务经验,也让雷月琴看到了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改善的地方。“现在很多工作还是缺少科学的规划,生态是一个体系,每一处都需要考虑到,比如说治理河流,就要考虑治理城市污水,因为水是流动的,下雨后,地表垃圾等会随着雨水流到已经净化过的水域。”

“十三五”期间,贵阳要全面推进环境保护治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清洁”、“田园”五项保护计划,提升改善环境质量,对此,雷月琴欣慰之余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调研,这样制定出来的方案才有可操作性。她还呼吁,环境治理需要每个人都动起来,“首先是在生活习惯上的改善,如不随手丢垃圾,也是一种环境治理。”

在雷月琴的带动下,不少环保志愿者走进了社区、广场、沿河两岸,宣传保护河流的重要性。“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植树造林、爱护水源,是人的根本。”这句话饱含了雷月琴对自然的热爱。

市生态委总规划师张毅:

保护蓝天 大气防治“四步走”

“十二五”期间,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下,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及改善空气质量攻坚工作,在全市逐渐构建起了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省政府工作报告》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生态文明建设又被频频提及。在看到要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工业废气治理力度,加强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公交车,建立健全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机制等内容时,市生态委总规划师张毅感到非常欣慰,“空气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只有保护好头顶上的这片天,才有发展的可能。”

张毅介绍说,“十三五”时期,贵阳市将按照“守底线、奔高标”的要求,以控浓度为重点,从强监督、分区域、抓落实等多方面着手,以增比进位为抓手,进一步改进措施、攻坚克难,努力持续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

“首先,是严格落实督查考核。全面落实《贵阳市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暨奖惩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对各区(市、县)工作情况进行增比排位,实施严格奖惩,促进工作落实。其次,是将对‘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和‘禁止露天烧烤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在贵阳市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区域禁止不具备净化条件的露天烧烤,严禁随意露天烧烤污染环境。”张毅说。

张毅认为,抓空气质量要从项目着手。“臭氧来源解析、秸秆综合利用、烧烤示范街”是贵阳市下一步防治空气污染的三个重要项目。近三年来,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除臭氧外,其余五项呈下降趋势,臭氧虽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呈上升趋势,急需开展臭氧来源解析科研项目,找准上升原因,为臭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作用。

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燃煤及餐饮油烟污染控制、绿化提升,一直是贵阳市环境大气治理的四项重点工作。张毅建议,“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扬尘、燃煤、机动车等三个首要污染物,落实区域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等机制,强力推进建筑工地管控、燃煤治理、餐饮油烟整治、黄标车淘汰、秸秆垃圾焚烧管控等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推荐阅读:

湖南:首次开出水生态补偿 “奖罚单”

陕西:生态环境建设显成效 森林覆盖率达43.06%

住建部公布首批7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江苏三市上榜

陕西湿地生态游为合阳“绿色化”提速

(来源: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