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

2016年01月06日 09:37重庆日报张亚飞 郑庆华

满目青山,苍翠欲滴,武隆森林覆盖率达60.1%

一江碧水 两岸青山——乌江画廊

乡村旅游建设如火如荼(图片由武隆县委宣传部提供)

中国园林网1月6日消息:近日,武隆荣获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发的“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据了解,全国获此奖项的仅有3个城市。联合国官员表示,武隆的绿色发展理念值得借鉴。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诺德厚说,武隆县通过生态旅游带动的GDP是绿色的、可持续的,其发展实践的经验对更多地处山区、生态资源丰富的中国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生态武隆 绿色发展——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实践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重庆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也是一座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武隆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它的获奖说明生态和发展是可以和谐统一的。”近日,在为武隆县颁发“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时,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诺德厚说。

保护先行 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太美了!”去年年底,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副主任何佩德第一次踏上武隆的土地,就忍不住兴奋地赞叹。

清幽秀丽的芙蓉江、奇幻深邃的芙蓉洞、鬼斧神工的天生桥群、苍翠欲滴的仙女山大草原,一幅幅徐徐展开的自然画卷,展示着武隆的生态之美。

“保护先行”——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武隆把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放在首位,建立了中国首个自然遗产地环境监测中心。守牢森林资源底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0.1%,5年内将使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65%以上。

另一方面,武隆县通过一系列举措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水源达标率、城区人均绿地率等指标均保持在重庆前列。

[分页]

“点上开发,面上保护” 生态经济支撑城市绿色崛起

城市的核心是人,创造优良宜居环境是城市发展核心目标,也是城市价值的集中体现。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让人们过上好日子。”武隆县委书记何平说,在可持续发展的这条道路上,武隆找到了发展生态旅游这一路径。

武隆县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多块金字招牌,旅游业资源丰富,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新兴旅游大县,正全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在发展“大旅游”的同时,武隆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全县建设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吃起了“旅游饭”。村民们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变成现在“求生态”。“这‘旅游饭’确实香!”土坎镇清水村村民王庆丰说,他长年在外东奔西走打工,现在回乡办起农家乐,仅夏季2个多月就收入5万元。

“生态保护发展,不是不要工业,而是不要污染工业,要绿色工业,要基于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生态工业。”何平说,旅游和工业是武隆经济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人之两腿”,缺一不可。

蓝蓝晴空下,清清碧水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武隆跨越发展、提高绿色GDP增添了绿色动力。当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过去5年中,武隆县经济在快速增长,每年经济平均增长率是13%的速度。”武隆县县长贾建国说,武隆试图寻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庆幸的是,武隆做到了。

生态制度保障 支持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武隆县建立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生态保护纳入考核,列为全县综合目标考核重点内容,率先推行森林保护工作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党政问责3项机制,还出台了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理2个问责办法。

何平表示,“十三五”时期,武隆将按照中央和市级的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理念,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发展,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资源利用、生态培育、发展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产业六大体系,全面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山水园林旅游新城”。

“十三五”时期,力争武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左右。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县实现脱贫摘帽;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赶上全国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全面可持续。

推荐阅读:

安徽太和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重点追求绿色和生态

各方献策 盼上海早日进入“绿色时代”

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绿色?一图看懂“绿色发展”

我们的冬天原本可以有些真绿色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