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5日消息:近日,笔者从浙江在线获悉杭州首个生态型“海绵公园”即将亮相,而这个海绵公园还是由原有的古苑公园改造而成,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急切盼着公园快点建成。其实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海绵城市”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2015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受政策影响,全国各地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但是关于怎么建设,如何建设,各地大都停留在摸索阶段。不过,笔者关注到全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大都是公园先行,就像杭州这次的古苑公园的“海绵化”,所以笔者认为城市公园“海绵化”是迈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步。
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研究院副院长谢映霞介绍,我国湿地损失严重,10年时间流失近5万平方公里。所以,生态优先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基本原则之一,城市开发规划中应保护水生态敏感区,如河流、湖泊、湿地、沟渠,而绿地率、水面率、径流控制率应纳入总体规划,并且总体规划在专项规划中要有所体现,如植被草沟、透水铺装在控制性详规中对区域透水面积比例都要有个规划控制指标。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可持续循环。总体来说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就在于对城市径流污染的控制、径流量削减和地下水补充,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而公园绿地恰恰是消纳周边区域径流雨水以及衔接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纽带,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
各地城市公园“海绵化”改造
“前一天晚上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当记者上周四来到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的绿地时,却并未看到任何积水,园子里的紫薇和月季开得正好。“负责公园建设的东城区绿化一队副队长王敏告诉记者。(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
“作为武汉市打造“海绵城市”的试点之一,园博园通过“高山流水”循环系统外,还建有一湖四溪、20多处雨水花园等景观,对雨水实现“收放自如”。“武汉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李良钰说。(来源:武汉晨报 作者: )
“双河城公园地区在建设之初就配套有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线,此次公园改造是将市政雨水井同公园内设置的雨水收集池相互连通。这个收集池在公园中部的地下,能够容纳300立方米的雨水,在汛期可以做到蓄水,解决公园的积水问题,即使是旱天,也能对园区内绿化进行自动浇水,循环利用水资源。”沈河区城管局绿化科副科长魏德巍介绍。(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 )
海绵城市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今年又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大规模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将在今年陆续开启,而城市公园的“海绵化”做为各地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项目,必将大放异彩。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