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中央: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2016年03月17日 10:04中国水利报安天杭 李旸

中国园林网3月17日消息: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但在这片面积不足全国20%的土地上,分布着全国30%的石化产业、40%的水泥产业,以及武钢、宝钢、攀钢等钢铁基地,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承载力已然接近上限。目前,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更为严峻。

面临的问题

民建中央提出,当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任务艰巨。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突发水污染事件频发,局部地区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部分次级河流和湖库未达到水域功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进展较慢,局部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部分地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较为严重等。

二是有的地区生态环保积极性不高。我国生态补偿主体单一,以纵向补偿为主,缺乏横向补偿机制。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地区承担着涵养水源、治理水污染等生态屏障职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下游地区是良好生态环境受益者,导致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呈“上游地区负担,下游地区受益”、“贫穷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的不合理局面,上游地区环境保护积极性不高。

三是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压力大。上游企业受到治理成本、治理技术等因素制约,环保设施与排污强度不配套,不能做到持续稳定达标排放。

四是长江航道危化品运输风险隐患高。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工业走廊,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长江干线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已达1.7亿吨,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超过250种,除运输成品油外,还包括甲醇、醋酸乙烯、二硫化碳以及苯类等危险化学品。这些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的还易溶于水、毒性大,一旦泄入长江,必将大面积严重污染水环境。

解决措施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为此,民建中央建议:

一是把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改革长江生态环保体制,将长江作为生态环保体制创新试点,整合资源,建立跨区域流域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水污染联防联控物联网,建立生态保护应急机制,形成跨行政区河流污染等生态灾难事件的联防联控。依法开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划环评,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各方面开发建设决策,实现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二是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设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按市场化模式运作,筹措资金用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利用。建立以省界断面水质为标准的赔偿制度和补偿制度。加强对三江源地区的补偿,确保源头水的安全。

三是建立统一完善的水系规划。实施江湖连通工程,修复湖泊自然水文节律。根据生态修复目标,评估泛滥平原湖泊的江湖水文连通需求和水位波动需求。综合考虑供水、防洪、灌溉等方面的需要,建立拦湖闸的多目标水文调度机制,构建多塘多渠的水文调蓄系统,以涵养雨水调控长江水系,保证水生植物正常生长。适时开闸,春夏季恢复江湖洄游鱼类幼鱼的入湖通道,秋冬季恢复成鱼入江的通道,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四是加大对长江危化品生产和运输的监管力度。建立长江海事局牵头,地方政府主导,协调工商、公安、港务、船检、安检、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危化品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危化品全过程监管和安全风险防范。进一步提高长江危化品运输准入门槛,鼓励中小型危化品运输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研究沿长江干流北岸建设铁路货运专线,配合沪渝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网络,实现长江经济带物流“宜水则水、宜铁则铁、宜公则公”,保障长江干流的生态质量。

五是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一江清水永续利用提供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鼓励和引导各行业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放在首位,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工业生产要彻底抛弃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进行持续、切实的节能减排。对农业面源污染等农业生产领域的突出问题加大防治力度,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构建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生态链,加强对绿色循环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推荐阅读:

两会热议:长江经济带建设同护一江水共建绿生态

两部委发文加强长江经济带造林绿化工作

习近平:绿色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 着力推进国土绿化

绿色进程是长江经济带主基调

(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