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7日消息:蓝天常在、青山常存、绿水长流是宜居城市基本要求。“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将如何满足市民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需求?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本市将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特别是要建设16个郊野公园,串起300公里的绿色走廊,打造水绕津城、城在林中、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宜居环境。
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本市将继续实施清新空气行动,落实“五四三”治理措施,逐渐减少重污染天气。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改燃并网,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实现无燃煤化;严格控制施工工地、堆场等各类扬尘污染;强化工业污染治理,防治机动车污染,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工业、生活及农业水污染源治理;开展独流减河等河道污染治理,全面截污治污;实施水系联通和生态补水工程,改善重要河湖湿地水环境。控制严格控制土壤和其他领域污染。开展受污染农田、盐渍化土地等综合治理与修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本市将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实施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实施大黄堡、北大港、团泊湖、七里海、永定河故道、潮白河等湿地修复保护工程。开展大尺度、广覆盖的植树绿化,打造大绿大美生态空间。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环城镇、环村庄、沿轨道、沿公路、沿河道的“两环三沿”生态绿廊。建设津南、北运河、东丽湖等16个郊野公园,串联建设300公里绿色廊道,配套设置休憩驿站,形成城市绿色休闲新亮点。
“十三五”期间,本市还将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快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主动控制碳排放,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推进开发区和华苑科技园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制度。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行企业间、产业间、园区内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推荐阅读: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