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引入活水建公园 缺水之城“流”出水景观

2016年03月02日 09:18四川在线袁丽霞

中国园林网3月2日消息:仁寿县城建成区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人,城市热闹人气活跃。但该县因为没有大江大河经过,城市一度面临绿地少、水环境差等问题,有活水公园或水景观等供居民休闲曾是当地很多人的期盼。

照理说,仁寿不应该喊“渴”。因为在其县城10公里外,有蓄水3.6亿立方米,用于饮水和灌溉的黑龙滩水库。

而今,正是靠水吃水,黑龙滩水库为城市发展添加了 “灵气”——水库的水被引进城建成4个活水公园,水流出公园后再灌溉周边农田。

缺水之城“进”水

2月29日,春日阳光大好。刘欣源推着推车,带着2岁儿子在县城中央水体公园步道上散步,这个位于仁寿城北新城中央商务大道核心区的公园有长1.65公里、宽120米的水体景观。“乖,快看水里的红色‘鱼摆摆’。”顺着刘欣源的手一指,是一条“小溪”,锦鲤在水生植物、石头的映衬下,灵动可爱。“仁寿城区再也不缺水景观啦。”今年让仁寿居民最高兴的,莫过于多年缺水的城市有了几大活水公园。在城区也可见碧波荡漾、白鹭翩飞的景象。

缺水之城是如何“进”水的?

据仁寿县规划局副局长陈玉梅介绍,仁寿结合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利用管道引进黑龙滩水进城,建城市活水公园:第一步,将黑龙滩东干渠直接进入田间的灌溉水,通过引水渠道,引进仁寿第一个城市公园中央水体公园。第二步,水从中央水体公园进入水域面积约780亩、蓄水量220万立方米的城市湿地公园;第三步,水进入正在建设的500亩仁寿文化公园;第四步,通过文化公园,进入已经建成的天府农耕文化体验公园响水六坊,然后出水进入响水河等河流,用于农田灌溉。

由此,从中央水体公园头首,到响水六坊的尾部,4个共5800亩的公园犹如被一条7公里长的绿色项链串联在一起。

水不仅要活,还要净。在具体水景观设计中,仁寿以生态方式净化水质。比如通过整合现有的河道,恢复和美化河道自然的曲线,设计自然生态驳岸与人工湿地。而湿地公园又通过设计音乐喷泉、滨水栈道增强观赏性,修建逐级跌落的水塘,形成优美的叠水景观,同时净化水质。“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的时候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弹性’,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陈玉梅说。

依山就势建公园

在城市湿地公园,有一处山林乐园景区。这是依山就势保留的一座百亩山丘,与旁边的水塘叠水景观相得益彰。山丘经过改造,建成了登山步道、老年健身平台等。

“漂亮又实用。”2月29日,锻炼了身体的张福华大爷和老伴从山丘走下来。

据介绍,按原规划,山体会被推平,要建成10万—2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但商业综合体建起,势必“蚕食”公园的绿化等资源,这也违背了给市民真正留一方净土的初衷。

于是,规划被更改,保留了一座山体,也多了很多景观,并将湿地公园从1500亩扩展到2000亩。

同时保留的,还有树。据统计,湿地公园就保留了巨桉、榕树等上千棵树。“这些大树既留住了乡愁,又节约了建设成本,一举两得。”

在建设活水公园的过程中,仁寿县很“舍得”。

该县三面环山,人口众多,县城可谓寸土寸金。商业开发土地稀有,5800亩土地对于仁寿县政府而言,至少可以获得100亿元以上的土地出让金。

然而,当地政府没有为100亿元所动,反而拿出30亿元,引水建近6000亩的公园,形成城市生态水体文化长廊,让城市灵动起来。

这样的“舍得”值得吗?也有人提出疑问。

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仁寿居民感受深刻的是,过去在县城挤得“喘不过气”,如今免费对外开放的几大活水公园,就像广阔的绿肺空间,让人通透、舒爽。
 

推荐阅读:

北京:进一步加大平原地区森林湿地建设

内蒙古:绰源林业局保护湿地恢复植被

汉中在宁强县建成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南京50亿元绿水湾湿地公园该如何打造

(来源: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