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两会委员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2016年03月08日 09:36新华网

中国园林网3月8日消息:3月7日(星期一)15时,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特别是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序有度利用自然,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回答记者提问。

唐惠秋: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现在开始。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政协委员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今天我们邀请了五位全国政协委员出席记者会,他们是: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解振华先生。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先生。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先生。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主持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白岩松先生。本场记者会一小时左右,请提问时先通报媒体名称,每次提问一个问题,现在开始提问。

京华时报记者:

各位尊敬的委员你们好,我是京华时报记者。提问秦大河委员,大城市污染源有很多模棱两可的说法,请问雾霾成因是什么?汽车尾气到底是不是首恶?谢谢。

秦大河:

雾霾是从科技界到管理层、到人民群众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福祉、关系到健康。雾和霾是两回事,雾是水汽,霾是颗粒物,现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颗粒物。刚才你问到有关雾霾的成因,简而言之,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造成的。排放源很多,就全国来说煤是最主要的,当然我要煤正名,中国主要能源还是靠煤,据我知道到2050年中国的煤作为能源比重还要超过50%左右,煤的清洁利用是关键。所以当前情况下散烧煤和没有清洁的煤是造成中国城市雾霾或者东部雾霾的主要原因。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每年冬季取暖季,在东北到华北大面积的雾霾增加。

另外一个原因是汽车尾气,我国汽车尾气在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严格要求和企业共同努力下,燃料油品的质量提高比较快。比如北京目前用的国V型号的油品和欧洲差不多,但是其他地区情况有差异性。所以就大城市来讲,在煤作为一种主要污染物的情况下,汽车尾气排放是有一定分量的。但是我要特别强调,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建筑工地一些机械的排放,还有少量的黄标车以及冬季取暖季在城市周边散烧煤这样一些污染,在微风的情况下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你要问前两天雾霾这么严重,为什么这两天天气这么好?另外一个原因是大气环流,它和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举个例子,去年12月初北美洲由于全球变暖冷空气迅速向北极地区移动,加上海洋海冰范围减少,暖空气达到北极点的时候一度上升到零度左右。有记者专门问过我元月怎么上升到零度以上?我问了一下,那是“模式”估算的温度,温度差了35度。这样强大的压力下,驱使北方的很多冷空气向北推移,造成我们国家比较大的寒流活动,其中有一次是霸王寒流,还有老百姓说的世纪寒流,吹散了雾霾。雾霾是人类活动污染造成的,汽车尾气有一定的贡献,天气条件非常重要。

路透社记者:

提问解振华委员,英国有两个大学今天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他们说中国的碳排放在2014年已经达到峰值。我想问您有什么判断?如果是正确的话,中国是否会调整气候的承诺。

解振华:

你是老朋友了,而且很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你问的这个问题,最近有不少研究机构发表了一些文章。主要是讲全球由于经济下行,各国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2015年,全球碳排放没有增加。没有增加的主要贡献是中国。这是多数研究机构作出的一个判断。它是用数据来说明的,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各国碳排放和它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中国明确的提出了INDC(自主贡献目标),提出到2030年左右会出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而且我们要争取早一点实现。

具体的措施也都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第一,很重要的是节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能实际上也是个新能源。第二,发展可再生能源,就是零碳的能源。第三,增加森林碳汇。第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通过这些措施来降碳。中国之所以提出2030年左右出现峰值,是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直接关系,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个过程中由于发展,它还要能源的支撑,但是能源的结构、产业结构要进行大幅度调整。因此中国提出来要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通过这样的路径,既要保证我们的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的生活、保护环境,还要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减排。这是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峰值目标,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基本完成,工业的排放滞后一段时间,工业的峰值早一点出现,城镇化可能中国到2025年、到2030年发展会趋稳,城镇化过程中的建筑、交通还会增加能源的消耗,但是如果调整它的结构,也可能会出现二氧化碳的排放趋稳。另外中国的人口,我们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已经考虑了一家可以生两个孩子,所以人口的增长在2030年也会趋稳。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我们最后确定2030年左右要实现峰值。

各个国家现在看,除了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后工业化国家现在进行二氧化碳的绝对减排,其他国家都是相对减排。中国提出了相对减排之外,又提出了峰值概念,这在发展中国家也是第一个提出来的。所以国际社会还是给予积极地肯定。你刚才讲我们是不是2014年就出现峰值,并不是这样。实际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在增加,但是我们采取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中国累计节能量,最近20年是全球总节能量的58%,这就说明我们的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24%-25%,最近这几年的增量部分占了全球的37%-42%。我们在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的进展还是非常大的,这都是得到国际社会充分肯定的。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

提问吴晓青委员。最近大家都在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在里面看到关于环保考核指标的问题,发现这是史上最严的一个指标,我们看到PM2.5写进指标里面,地表水纳入到约束性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由8项提到10项,实际上都是约束性指标,可以看出政府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同时,现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比较大,一手稳增长,一手节能减排。请问这两者之间如何进行协调,两者是否还处在天平的两端?谢谢。

吴晓青:

首先谢谢你对“十三五”环境指标研究的那么多、那么深。你刚才提的问题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环境指标的问题,一个是关于现在经济下行之后环境保护和治污能不能保持现在的态势。

关于环境指标的问题,实际上我也非常关心,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在去年两会上曾经有一个提案,“关于‘十三五’规划应该增加绿色指标和增加环境质量的考核指标”,今年的“十三五”规划草案里很高兴地看到增加了环境质量的考核指标。不但增加了,我也在研究,研究之后我感觉增加的指标有几个特点:一是更加全面。我是一个环境保护工作者,新老指标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考核指标体系,使它对环境质量的指标考核更加全面、更加完善。二是更加科学。新老指标和老百姓息息相关,切身利益更加贴近、更加结合。三是更加严格。全部是约束性的指标。我分析了一下,如果要完成指标考核要付出辛勤劳动和辛勤努力。

刚才说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当前经济下滑,一些企业效益下滑和财政增速放缓,这种情况下治污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在减缓或者说环境保护的决心有所淡化,这是个观念问题,我认为就是在认识和观念上有一定偏差,把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立开来,我认为是不妥贴的,也是不正确的。我个人认为越是经济下滑越要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越是经济下滑越要增强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勇气,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的GDP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可取的。谢谢。

中国气象报社:

提问秦大河委员,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变成了一种全民行动,现在一部分公众甚至科学界也有专家对气候变化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气候变化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全球变暖趋于停滞。

秦大河:

以变暖为特征的全球变化是不争的科学事实,这是个古老而又先进的一门学科,不存在伪命题的问题。我特别做一点解释,因为科普工作做的不够,有些人概念都不是很清楚。必须把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区别开来。什么是天气?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有天气预报,是短期的天气现象,气象现象,刮风、下雨、温度。什么是气候?气候是个比较长时间段内气候的平均状态。世界气象组织明文规定以30年为一轮,1961年-1990年的平均状态我们称之为平均气候。这个地方的气候变化了没有?与这个时候的天气要素和30年的平均状态进行对比,距离平均气候叫“距平”。当代的气候变化并不仅仅指温度升高和温度降低,所谓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变化。五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冰冻圈。五个圈层都在发生变化,所以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仅是温度升高了,高山上的冰川退化了,南北极的冰盖加速融化,海冰覆盖的范围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减少了,海平面上升了,都是全球变暖的定量指标。

第二点,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有关系。刚才解主任讲了碳排放问题,碳是“元凶”。1750年人类工业化以来,特别是1950年加速以来,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增加,已经从工业化之前的280个ppmv上升到今年将近400,增加了43%左右。这是科学家通过实测资料获得的。今年元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15年是186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难的一年。去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升高了大概1度左右,比平均气候升高了0.76度。不要以为这没有关系,它使得海平线以每年两三毫米的速度在增加。山地冰川退化,中国西部干旱地区冰川退化速度非常快。据中国科学院专家统计,山地冰川过去50年的面积和冰量大概减少了15%-20%,无疑对生态环境有巨大的负面作用。

这项工作说是古老的,因为200年前就有人做。1827年著名科学家傅里叶就阐述了温室效应的现象。20年之后,爱尔兰科学家发明了风光温度计,测得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水汽是温室气体。随后美国科学家克里米(音)在50年代开始观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从30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400,这些都有科学依据。科学家发明了一些模式,这些模式可以预估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升温的情况,简单的讲取决于生产和生活方式。刚才有记者关心二氧化碳浓度、碳排放,如果按照目前的商业秩序无限制的排放,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超过4度以上。如果按照减排特别是巴黎会议决定的,限制在2度左右或者力争达到1.5度。我们升温控制在2度之内,生态状况可以好一些。所以气候变化科学不仅仅是大气科学一家的问题,涉及到水、生态、冰冻圈,涉及到经济社会、政策乃至外交谈判,所以是一门复合型的科学,所以我说气候变化科学不但古老而且兴旺发达,希望在座的新闻界朋友们多多采访有关部门,宣传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谢谢。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提问胡存智委员,“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要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实施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总量控制和新型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增量的减少,如何有利于防治城市病。存量用地够不够用,低效和闲置用地有什么好机制把它们用起来?

胡存智:

谢谢你提的问题。实际上你提了三个问题,我想通过三个方面来回答。实行建设用地总量的“双控”是我们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减少了建设用地,会不会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防止大城市病,我想从三个方面回答。首先建设用地总量的“双控”,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是有帮助的。实行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有利于我们进行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按照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建设的主体功能合理安排,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这样合理地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使我们的城市发展更为有利,从而防止大城市病。

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有利于形成优化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从宏观角度有利于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在具体发展中,对城镇化的发展,我们通过划定“三条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城市扩展边界、生态红线,来优化城市的发展格局,防止“摊大饼”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从而防止城市病。建设总量的控制还有利于人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可以落实人、钱、地挂钩政策,实现这个机制,使城市规模发展和人口同步发展,提高城市的集聚效益和经济发展的节奏程度,从而促进新城镇更好地发展。建设总量的控制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形成更好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建设形态,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发展紧凑型、立体型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总量控制有利于城市更新、土地整治,进行环境整治,循环利用各方面资源,发展高效清洁城市,创新城市发展的机制体制关系,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用地总量和利用强度的控制有利于协调新型的城乡关系,形成城乡的合理布局和用地规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这几个方面看,对于进行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是极大地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说是有利的。你的第二个问题提到,在控制总量以后,建设用地总量减少,会不会缓解大城市病?这个问题更好回答了。虽然建设用地总量的减少,建设用地新增量的减少是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联系在一起,虽然主流是减少,但是是有区别的。按照总量的不同,可以通过建设用地的新增量和存量以及流量来共同使用,来保障建设用地的发展。以土地利用的方式和转变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新城镇的发展,来缓解治理大城市病。

从几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建设用地新增量的减少对于防治大城市病有利。首先新增建设用地的减少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是按照总量控制下的新增用地减少,是有区别的。在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指导下,根据重点开发区、两横三纵的城市化发展以及人、钱、地挂钩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新增建设用地是得到保障的。这样可以通过这个发展来保证这些地方得到更好的发展,消除大城市病的影响。同时新增建设用地的减少是和存量增加并举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保证建设用地城区能得到合理的扩容,通过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整治原来的空间分布格局,防止大城市病。新增建设用地减少和建设用地流量的增加是联动起来的。通过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腾退已经用的建设用地使得建设用地得到保证,城市空间得到扩展,布局更加优化,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合理,通过这个运行更加有效,从而防止大城市病。你的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提问白岩松委员,作为媒体人您怎么看媒体在生态环保中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人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环保。您尝试过哪些绿色生活方式?植树节快到了,你参加过义务植树吗?对推动公民法定的植树义务你有什么建议?

白岩松:

谢谢各位同行,我以为我将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怎么会坐在这儿,是不是因为你的名字很绿色。最初我也觉得很惊讶,但是很快我就觉得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为什么?我理解全国政协作出这样一种安排,第一,这几年全国政协的工作,从调研到各方面都希望跨界别,云集更多人的智慧,为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协商,听取大家的智慧。第二,一定是给媒体施加压力,希望媒体为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做更多工作。虽然我坐在这儿很有点“无间道”的意思,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和在座各位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同一战壕的战友。

1996年我作为新闻调查的主持人做淮河水的节目,我从淮河的源头一直走到入海口,在桐柏山的源头一类水能喝,仅到安徽的蚌埠就已经是五类开外,连工业用水的资格都不够。距今整整20年。从那时候开始我越发明白,环境几乎是媒体人不可回避的重要主题,我统计了一下,去年我做了46期新闻周刊,其中20期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还不是小新闻,都是大版块。我想在座的各位同样如此,就像今天这么多的记者人数已经远远超乎我的预料。

到底媒体和环境保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0多年前环保部的老领导曲格平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新闻单位的报道,就没有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这话说的很重。而且后来我注意到环保部以及很多环境工作者多次引用曲格平先生的这些话。就要去思考我们到底和环境保护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一,有的时候我们要做“喜鹊”。当有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新的法律的制定,还有新的目标。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次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有一句话“‘十三五’五年之内让中国地级及以上的城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0%。”天啊!我替政府捏把汗,这是个承诺,接下来要倒逼,媒体人要把它报道出来,同时固化它,让它变现,所以要当喜鹊。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要当啄木鸟,通过叼出树干上一个又一个的害虫,给自己找到食,更重要是维护整个森林的健康。遇到很多环境的事件,偷排、超标排放等等,舆论和新闻媒体要当政府和老百姓的眼睛。在这儿我多想说两句,我知道很多地方,一旦在他这儿发生了环境污染事件之后,他希望“灯下黑”,很多当地媒体都不能报,我觉得这是社会当中的另一种“雾霾”,而且PM2.5一定不少于250!我要替所有新闻同行说一句话:在舆论监督方面,媒体可以帮着环境保护做大量工作,想要绿色发展就要为媒体的舆论监督多开绿灯,如果总是开红灯,你就等着多弄红色预警吧。我想这个道理非常容易理解,当你这儿遇到了环境的事件你希望别报。可是当有一天你成为受害者,你的上游或者周边使你成为受害人,你希望媒体为你伸张正义的时候,媒体可能已经不会这种功能了。所以绿色就要这个绿灯紧密相连。

回答第二个问题,健康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要用“蜜蜂”来形容。不仅自己去采蜜还要去散播花粉,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贯彻人心,没有绿色的生活方式很难有真正的青山绿水。这儿可以给大家看两个道具,这不是专门为今天带来的,而是我长期使用的。一个是手绢,两个人每天手绢用8次,一年下来可以保护一颗20年树龄的树。手绢是最便宜的奢侈品。你拿出来特给自己长面子。中国人用这个长面子要比拿出一两万块钱的包更有面子,更重要的是这种面子会保护里子。第二是地铁卡。我只要有可能,在北京就尽量减少开车坐地铁,不是我有多绿色,而是开车经常无法守时。有很多人说你编故事,你坐地铁一定很不方便。我政协开幕就是坐地铁来回的。戴上帽子,摘下眼镜,托雾霾的福,口罩是标配。你觉得中国人现在在地铁上除了看手机还看别人脸吗?所以我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第三是使了十几年的绿色布口袋,这么好的优良传统今天怎么就减少了呢?布口袋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大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而且它极其方便。这一切都不是说你是尽义务,你纯粹要付出牺牲,我觉得我是收益者,跑步的时候有一个手绢可以少用多少纸巾和往地上吐痰呢。最后要说,媒体要把这个“喜鹊”,尤其是“啄木鸟”,同时别忘了你的“蜜蜂”功能,让中国有一天绿色生活方式可以进一步很好的践行的时候,所有人的工作都会轻松。

最后其实我特想问一个问题,问另外四位一个问题,我们经常做记者的时候谈谈这个问题,到底是环保工作者厉害还是风厉害?面对雾霾的时候。请问谁回答一下。

胡存智:

我想风也厉害,环保工作者也厉害。因为我们的雾霾实际上是在我们的环境容量已经接近临界值或者达到临界值产生的一个污染,由于污染产生的一个气候,这么一个气候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经常会出现严重的污染。由于它在临界值状态下,当有风来,这个时候就会使得环境的容量、环境的自净能力得到提高。当然污染问题就得到解决。但是我们不能天天等着风来。所以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天天治理”。这就靠我们共同努力来把污染降下来,使我们的环境自净能力,在没有增加的时候,我们环境容量仍然可以容纳这些少量的雾霾,从而不形成环境问题。因此,在风也厉害、人也厉害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挥人的力量,做好环境治理。至于风来我们更欢迎,风不来我们也同样过上幸福的日子。在“十三五”规划中,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都看到,“十三五”规划中把环境的治理目标都列为约束性指标,相信经过“天天的治理”,人一定比风厉害。谢谢。

北京电视台记者:

提问吴晓青委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刚才白岩松委员提到说提出了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优良数量天数比例超过80%。请问吴晓青委员,目前在这方面我国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未来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吴晓青:

总理在工作报告当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我们国家335个地级以上城市,它的空气质量要达到80%。同时,在他的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从今年开始就要围绕着这一目标作出努力和作出奋斗。我首先说80%的指标,据我了解这个指标是有关部门经过逐个城市的调研、研究、论证做出来的预测指标。我也做了一些分析,我感觉要完成80%的任务。刚才白岩松委员说,替我们捏着一把汗,但是必须要完成。我分析的状况也想跟记者们做个交流。我们国家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给大家形象地说相当于“橄榄形”形状一样,顶尖这部分少数,这部分的空气质量相对比较严重,他们要完成这80%的空气指标任务确实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第二部分中间这块,大部分城市它们要经过不懈地努力,我认为是可以完成的。我这里提出来下面这部分,就是“橄榄形”下面这部分,这部分城市也是少数,但是它们现在虽然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但是今后五年呢?是不确定的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这部分城市成为一个不定因素,有可能还会出现反复。去年我看了一些指标,个别少数好的城市,空气质量也出现了反复。分析来看,我认为完成这80%的优良天数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我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给出的建议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建议明确责任,一定要把这80%的目标责任细化落实到各级政府,落实到每一年。第二严格考核问责,把每一年完成指标任务作为那个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完不成要追责。第三严格执法,尤其要严格环境执法,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经济发展,每年的环境目标任务完不成。第四全社会公开监督,我有一个工作体会,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出台之后,我们公布了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每个月公布,由于了有这一批数字,后来把74个城市空气质量比较好的前10个列出来,空气质量较差的后10位城市列出来,没有想到全社会的监督对于促进当地政府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所以要把环境质量的改善,全社会公开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谢谢。

中国旅游报记者:

提问解振华委员。我们注意到“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及我们国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我们的国家公园和美国的国家公园在体制管理上有什么异同?未来在工作层面有什么推进的时间表?我们国家的国家公园会向公众免费开放吗?

解振华: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国家要建国家公园的体制,它的目的主要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物种,为我们子孙后代、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保存下一批珍贵的物种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建国家公园或者搞自然保护区、保护地的最主要目的。我们国家建国家公园体制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最好的生态环境和最丰富的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现在我们国家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还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地,分散在各个部门。管理上确实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所以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是针对我们国家的情况非常有必要的政策措施。现在国家公园体制,各个有关部门都在搞调研,都在提方案。随着调研的完成,这个方案也在逐步地完善。我们国家应该有一批国家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把它很好地保护起来。要有一定的面积,要确保它的质量。生物多样性说明什么?资源是有价的,现在很多物种、很多资源,现在是不起眼的,将来可能是无价之宝,也可能是拯救人类、拯救一个地区的一个最主要资源。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至于中国的国家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和美国国家公园有什么不同?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管理上肯定有不同。据我了解方案正在进一步制定当中,只要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无论是什么样都是应该的。是不是国家公园允许人进去,可能按照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要求,核心区绝对禁止任何人为活动的,缓冲区可以搞一些与科研有关的活动,最外围区域可以搞一些不损害环境的活动,是按照三个圈来管理。美国的国家公园大体也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做。

唐惠秋:

刚才提问白岩松委员的媒体问他种不种树,白委员愿意补充回答一下。

白岩松:

第一,我一直在努力的种好自己这棵松树,我也希望各位有更健康和更绿色的生活方式来种好自己这棵树。第二,多使用手绢,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这是另一种方式的种树。第三,以我这个岁数过去这么多年里当然参加过很多3月12日的植树节活动,与其让我回忆那些活动,不如更关心的是那些树活了没有。当3·12到来的时候当下这个社会更加关注的是,种下每一棵都活不科学,但是如果种下的树死的太多也够磕碜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成活率,祝今年3月12日种下的树活得更多。

现代快报记者:

提问吴晓青委员。如今不少城市具备了72小时空气预报能力,但是公众觉得和气象预报相比,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并不高。请问我们将加强空气质量预报中做哪些工作?

吴晓青:

随着我们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和我们国家目前建成的,也是发展中最大的空气质量的自动监测站之后,我们在环境监测这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作为要向国家、向人民说清楚包括空气质量在内的环境质量这些问题,环保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我们原来对空气质量的预警预测还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从2013年开始,包括环境部门在内的有关部门共同合作,开展了环境质量的预测预报工作,主要集中在预警。经过几年努力,已经初步建成能够预测、预警、预报,我们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的一个初步网络。这个网络从实施了两三年情况来看,还是初步的。下一步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环境预警预测的方案或者是不断地完善我们现在已经组成的环境预警预测监测网络。二是主动向气象部门学习,和气象部门联合起来尤其是针对我们一些重污染地区,怎么来做好预警预测,要和气象部门在内的这些专业部门很好地合作,完善现在的空气预警预测方案。三是逐步修改完善现在预警预测的标准。相信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的空气质量预警预测工作会有很大进步。

推荐阅读:

两会重庆:绿色发展 重庆下出“先手棋”

两会地方谈:争当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的先锋

两会关注: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两会代表:良好生态环境是民族骄傲的底气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