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9日消息:近日,由云南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组织的苗木园林企业交流会在云南省林业厅召开,来自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就当前苗木园林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展开讨论和交流。
在本次交流会上,与会企业家或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生产规模、产品特色和面临的困难。昆明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徐建平在会上介绍,该公司由于品种选择错误,导致两个苗圃中米径3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榕树类树种在2014年就因冻灾致死造成损失500多万元,剩余的也在今年年初的冻灾中全部死亡,两次冻害造成的损失超过1千万元。徐建平说:“近几年因灾造成的苗木损失超过2千万以上,非常痛心。”
在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畅所欲言,为苗木园林行业当前遇到的困难献计献策。昆明市园林科研所自2013年昆明园林绿化植物遭遇冻害就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据该所总程师张英介绍,今年初出现的严重冻灾致全市园林绿化植物损失惨重,全市今年为复绿就将补栽补种 20 万株行道树。虽然乡土树种在这次冻灾中表现出极强的耐寒性,已被推荐为补栽补种的主要树种。但昆明的乡土树种生产繁殖由于起步晚,目前规模小、数量少,因此面对当前的市场需求,能够满足品种、规格要求的乡土树种苗木却严重不足。张英说:“今后昆明市的城市绿化建设将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同时将通过“绿化昆明•共建春城”义务植树活动,在昆明及滇中产业新区的主城区、滇池面山、主要交通道路沿线、入滇河道沿岸等处大规模绿化植树,这对于苗木生产企业来说,将迎来非常好的机遇。苗木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因地制宜,积极调整苗木品种结构,选择耐干旱、耐瘠薄的常绿乡土树种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大力繁殖生产。此外苗木生产企业要进一步优化树种,切忌走品种杂、数量少的小而全之路。
云南云投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德生在会上指出,苗木生产和城市园林施工建设是一个上下游的关系,这种关系目前严重脱节 ,因为上游苗木生产门槛低,因此发展迅猛,而上游则是一个高大上的行业,受市政绿化建设工程萎缩和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影响,造成行业整体下行,苗木产品严重过剩。以云南滇朴为例,按照目前的建设规模,即使完全停止繁殖生产,库存量至少可用70年。云南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特邀理事乔森认为:苗木园林企业面对当前的困难首先要团结,其次要勤奋,再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通信息不对称的瓶颈。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树木园主任朱勇博士同样肯定了昆明今年年初出现的严重冻灾为苗木生产企业创造的商机。但他认为由于当地符合品种规格要求的苗木资源匮乏,而从省外调入的苗木亦以香樟为主,虽然香樟也非常适合昆明种植,而且景观效果较好,但长江流域以南从上海到昆明都在大量种植,势必造成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因此提出在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的同时,需要从国外引进适宜昆明地区栽培的树种进行生产繁殖和应用,从而实现丰富城乡绿化景观和植物配植多样性的目的观点。“通过多次冻害考验,棕榈科植物在昆明的耐寒性非常好,是非常不错的园林景观树种。”杨勇博士说。
朱勇博士和云南某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慰农的说法与不谋而合。杨慰农介绍说:昆明市卫生学校两株海枣树龄已近200年,被昆明市作为一级名木古树实施挂牌保护,在历次霜冻雪灾中不仅毫发无损,而且长势茂盛,充分证明棕榈科植物适应性非常强,既耐热也耐寒。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郑丽指出,目前云南城市绿化苗木大部分都从省外调入,与云南是“植物王国”之美称极不匹配,城市绿化景观未能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和云南特色。如何发挥优势,做大做强苗木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景观?她强调在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同时,提出了康复景观的新理念。她说: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社会健康和生态健康,都与苗木产业和城乡绿化息息相关,因此苗木生产和城市绿化建设要融入健康元素和内涵。
云南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秘书长王德祥把这次交流会称作“神仙会”,他说:该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包括参会企业在内的众多爱心苗木、园林企业的支持,举办这次交流会的目的就是为这些面临困难的爱心企业与相关行业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