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五水共治”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城市

2016年05月11日 14:36中国文明网汝平

亳州市区涡河公园鸟瞰图

中国园林网5月11日消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

水资源管理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亳州市以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监控体系、落实管理主体责任为重点,以控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为抓手,全面落实各项制度建设和管理措施,大力实施抓节水、保供水、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五水共治”行动计划,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取水许可制 严格管控用水总量

在用水总量控制方面,亳州市加强规划管理,2015年以来完成了《亳州市中心城区水资源利用规划》、《亳州市中心城区中水回用规划》、《亳州市中心城区雨水除涝规划》的编制和《亳州市城市防洪规划》修编工作。严格实施取水许可,严格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2015年,全市征收水资源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到1030万元,相比2014年的432万元增幅达138%。

严格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对现有自备水井进行了摸底排查,出台下发了《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城市规划区内自备井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2015年到2020年自备井整治工作计划表。按照控制深层地下水开采、合理有效利用浅层地下水的原则,共分五个类型进行了整治。

实施节水减排 创建节水型社会

暮春时节,谯城区张店乡刘松年蔬菜种植基地,一个个大棚内喷雾式灌溉设施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各种蔬菜郁郁葱葱。

“这种喷雾式灌溉设施不仅浇水均匀,而且能大大节约用水,水资源利用率能达到80%,以前大水漫灌式浇水水资源利用率只能达到40%。”亳州谯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喷雾式灌溉只是亳州市推广的节水灌溉设施之一。当前,在谯城区的蔬菜种植基地里,节水灌溉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亳州市大力创建节水型社会,农业节水方面,市、县两级财政建立了专项资金,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特别是节水灌溉的投入,2015年共投入8431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7万亩。

在工业节水方面,亳州市通过开展工业节水改造实现节水减排。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广印堂中药股份等4家企业被命名为第一批“亳州市节水型企业”。安徽瑞福祥食品通过节水技术改造工作,每天可节约地下水960吨。安徽双轮酒业通过改造供排水管网和下水道等工作,每年可节约新鲜水约26万吨,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废水排放量。

保护水源地 提高城市供水能力

“这个分光光度计,我们厂刚配备两个多月,每天可以检测30多项水含量,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水质有问题。”日前,古井镇杨楼水厂水质监测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加强日常检测,是亳州市饮用水保护措施之一。

亳州市不断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市环保、住建、水务和国土等部门对辖区内的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经常性巡查,市环境监测部门每月进行一次23项指标的监测,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隔离设施,设立明显的标志牌,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目前按照要求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全部取缔,基本清除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地无关的建设项目。

为了缓解城区居民供水压力,目前,市住建委已在城南限采区之外建设2.6万吨/日应急加压泵站工程,计划7月底之前建成并投入运营。同时,20万吨/日规模的城南地表水厂前期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年底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大对城区老旧管网改造力度,今年市政府计划投资1900万元用于对老旧管理、断头管网的改造衔接,将大大提升城区供水能力。

提升处污能力 将再建污水处理厂

初夏时节,记者在古井镇污水处理厂看到,污臭浑浊的脏水经过多道处理设施后,变得清澈透明,达标排放到附近河流中。

亳州市不断加大污水处理力度。2015年,出台了《亳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突出重点把黑臭水体整治范围由市建成区延伸至县区政府所在地建成区,目前已完成全市45条黑臭水体摸底排查工作。同时,亳州市新建的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2.5万吨/日)已开始投入运营,涡阳县涡北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29.79万吨,与2014年相比,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79万吨。

今年,市政府将启动建设规模5万吨/日市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亳州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

创建“海绵城” 提升防洪除涝能力

暮春时节,谯城区古井镇减店村南,刚刚疏浚的小洪河堤坡整洁,碧波荡漾,一望无际,两岸新绿的树木倒映水中,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河水污浊的荒凉景象。

加大力度治理河流、涵闸,是亳州市防洪除涝的措施之一。2015年,仅在谯城区,就投资5680万元治理小洪河、洮河,疏浚河道40公里,岸坡整治80公里。项目实施后,两河除涝标准5年一遇,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

下一步,亳州市将结合涡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亳州城市防洪工程,完善亳州城区防洪保障体系。启动蒙城县芡河陈桥闸、谯城区油河闸等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启动实施西淝河左堤除险加固工程。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创建工作,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完成谯城区及涡阳县6条中小河流疏浚任务。完成西淝河、北淝河等沿淮洼地应急治理建设任务。通过一系列工程,全面提升城乡排涝能力。

做活“水文章” 保护全市水生态

近年来,亳州市积极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通过积极开展河湖专项治理和“三线三边”水生态环境治理,利辛县、蒙城县分别被确定为全国和全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县。谯城区实施亳城河、亳宋河水生态工程建设。涡阳县结合省“307”线改造,加大了沿路沟河北综合治理。在亳州城市规划区内,积极实施宋汤河、凤尾沟“水活”工程,配套建设了一涵四闸,新增绿地面积14平方千米,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下一步,亳州市将因地制宜,加强沟口涵闸建设,有效拉蓄地表水,涵养水源,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将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规划方案,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加强省界和重要控制断面水质监测以及入河排污总量监控,增设县区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断面。
 

推荐阅读:

山东:发布《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

淮安:建设生态文明 提升幸福指数

青海海东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海南“生态文明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

(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