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泛亚国际城市湿地
中国园林网6月22日消息:在滇池治理中,湿地建设是重要的一环,“最美湿地”的炼成,其背后是无数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
建肺造肾:打造33.3平方公里天然屏障
滇池风光秀丽,有着“高原明珠”的美誉。但由于历史上多方面的原因,滇池湖面一度曾不断缩小,特别是围海造田,极大地破坏了湖滨带的自然生态系统。
“十一五”期间,云南提出“环湖截污和交通、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昆明把滇池环湖生态恢复建设作为滇池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实现了由单纯的工程治污逐步向截污治污和生态修复并重的转变。
近年来,按照现代新昆明的发展战略,昆明加大了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建设,在滇池湖滨33.3平方公里内全面开展“退田退塘、退人退房、还湖、还湿地、还林”的“四退三还”工作,首次实现“人退湖进”。“四退三还一护”工程生态建设,将滇池保护界桩外延100米以内的区域作为环湖生态修复核心区,为的就是通过拆除生态修复核心区内的人为建筑等,早日建设和恢复滇池湖滨良性生态系统,推进滇池治理的进程。
在环湖生态修复核心区内实现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后,经过专家学者多番探讨审定,最终确定了“以自然恢复为主,适当增加湿生乔木比例”的湖滨生态建设思路,对滇池湖滨的33.3平方公里连片湿地逐步开展提升改造,让污染源退出去,让亲水空间人工干预合理化,自然恢复最大化。给滇池造“肺”的湿地建设,让水体、土壤、植物友好交流,不断消化水中的富营养、氮和磷,滇池水质得到持续净化,湖滨带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至2015年底,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这也就是央视报道中所展示的湿地美景的由来。
建管并重:定期封闭轮休保护湿地
近年来,昆明在滇池流域实施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29万亩,2014年滇池流域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53.55%;在湖滨一级保护区内全面实施“四退三还”,完成退塘退田3000公顷、退房145.3万平方米、退人2.5万人、拆除防浪堤43.14公里,恢复滇池水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
为了更好地保护滇池湿地,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中明确,环滇池生态区内的湿地公园和有条件的自然湿地应当对公众开放。市滇池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生态容量和生态平衡的需要,制定并实施环滇池生态区定期封闭、轮休措施。沿湖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严格执行定期封闭、轮休措施。
今年开始,滇池生态区各个湿地都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各自方案进行“轮休”。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区的影响和破坏,更好地发挥湿地对水质净化的功能。
同时,还将西山区芦柴湾、西华湾和晖湾,呈贡区乌龙湾,晋宁县太史湾、北山湾、鸽子湾滇池鱼虾常年栖息、产卵、繁殖的主要场所划定为禁渔区;将滇池草海,外海西山区海门一海丰湿地及近岸水域、西华一红映湿地、富善湿地,官渡区福保湿地、宝丰湿地,呈贡区斗南一乌龙湿地、捞鱼河湿地,晋宁县白鱼河湿地、东大河湿地、古城河湿地、茨巷河湿地部分区域等滇池鸟类繁殖、栖息的主要场所划定为鸟类保育区;将西山区晖湾、西华一红映湖湾、浪泥湾、海丰湾,呈贡区大海晏湖湾、乌龙湾,晋宁县东大河河口区、茨巷河河口区、白鱼河河口区、古城河河口区部分区域等滇池土著、稀有及需要保护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域划定为土著、稀有水生植物保护区。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滇池周边还会有更多的美景出现,成为滇池治理中的“自然卫士”,同时也会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推荐阅读: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