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建设与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备受瞩目
中国园林网6月30日消息:2016年6月2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涉及林业系列主题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30多位中外媒体记者应邀出席,由国家林业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主办;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颂和文化传播(北京)共同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等机构协办的《国家公园建设与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备受关注。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成为核心热议
《国家公园建设与绿色发展》论坛召集人、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介绍:国家公园建设作为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自然生态保护模式,目前,已有近200个国家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国家林业局关于森林生态安全的工作汇报后特别指出: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要整合设立国家公园,更好保护珍稀濒危动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与自然保护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根据国家赋予的职责,林业部门管理着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并负责以珍稀野生动物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国土面积80多亿亩,占国土陆地面积的56%。林业部门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国的80%,面积占各类保护区的85%,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国家公园、维护国家生态战略安全,推动绿色方面,林业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国家林业局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期间,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主办《国家公园建设与绿色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以自然保护与国家公园建设的“觉醒·进化”为核心议题,将围绕国家公园建设与全球经验、政策实施,法律保障,运营维护等多方面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旨在推动国家公园建设,驱动生态价值转化,实现绿色创新发展。
重磅嘉宾云集,共践知行合一
论坛以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事业60周年为契机,以国家公园建设与绿色发展为核心,集结强大的政产学研参会阵容,广泛交流保护与发展心得,推动国际间交流合作,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探讨可行路径。通过对国家公园建设的制度体系、经验分享,以及国家公园建设的时代机遇、时代使命展开交流,进一步促进国际间交流合作,并引领社会公众关注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据悉,本次高峰论坛也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重点推介论坛之一。
新闻发布会上,论坛承办单位代表、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黎平女士介绍:《国家公园建设与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准备工作扎实,论坛与合作伙伴们共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间交流合作平台、林业驱动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平台,知行合一、绿色发展的务实行动平台。四条主线,五大亮点,精彩纷呈。
(一)论坛参与机构及嘉宾阵容抢眼
国家林业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中外部长级嘉宾与国际知名NGO组织领秀人物、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商界精英倾力助阵。
(二)开放包容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平台
来自亚太与非州地区国家公园的负责人或有关代表;长期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各条战线的政策制定者、保护生态先行者、绿色发展实践推动者,汇智集结。五场主旨演讲精彩纷呈;五个主题案例生动鲜活;一场主题对话,痛点、热点、干货,引人入胜。
(三)林业驱动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平台
以林业作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及自然保护区事业的主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领会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山”的论述,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坚持挖掘和驱动生态价值转化,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的大生态系统和谐共建。
(四) 知行合一、绿色发展的务实行动平台
启动《美丽中国生态科考》第二届大型生态公益跨界科考活动。带领社会公众强化自然体验,集结创变力量,搭建自然保护与全民科普桥梁,并在跨界科考过程中引入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模式,帮助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步入可持续发展良性轨道。
(五)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实践平台
同步举办《生态家园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坊,以面向全社会的开源共建、共享平台,探寻以生态为核心的乡村建设新理念、新标准、新体系、新模式。以林业创新助推精准扶贫,共建生态家园,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记者了解到,2016年恰逢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60周年。60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特别是林业自然保护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其林业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228处,总面积达1.24亿公顷,数量和面积均占到全国自然保护区的80%以上,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主体。使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生态系统最珍贵、生态功能最重要、自然景观最优美的区域得以有效保护。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和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保护着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65%高等植物群落,保护了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通过对珍稀濒危动物的持续保护,当前,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经达到1864只;野外朱鹮由最初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1000多只;野生东北虎由3—5只增加到27只。为世界生态多样性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