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3日消息:民和林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抢抓机遇,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十二五”末,全县新增林地面积23.5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16万亩,商品林面积7.6万亩。林业总投资为2.8亿元。随着林业投入增加,林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群众生产生活进一步提高,林业建设走上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道路。
为门户之城 再添新绿
“十二五”期间,民和林业根据目标任务,强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重点公益林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实施补贴造林试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经济林、六盘山扶贫、祁连山治理、新农村建设绿化、城镇绿化、农业综合开发等营造林工程和项目,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县新增人工林面积达23.5万亩,为门户之城再添新绿。
为了切实落实上述工作,2010年提交省人大,修改完善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造林绿化管护条例》,并加大了宣传和执行力度,依法保障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办理《木材经营加工审核同意书》67份,审核批准征占用林地28项,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325.22万元,完成植被恢复造林0.06万亩。同时,将森林防火工作始终作为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点地段和人员监控,强化宣传值班和巡山工作。提高科学防控能力,完成森林火警通讯系统安装,并投入使用。
完成有害生物防控面积35.24万亩,实施产地检疫苗木0.6万亩,调运检疫各类苗木2439.78万株、种子113吨、木材4041m3。全县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成68万亩,发证1560本。完成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造林7.5万亩,包括沙棘、大果樱桃、葡萄等。
通过上述工作,林业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改变公益林地多,商品林地少的状况,在沟岔和川水乡镇布局以核桃为主的商品经济林。核桃经济林面积已达4.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7%。
为林业经济 再打基础
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了林业经济发展。全县涌现了107个专业合作化组织、公司、协会、龙头企业等社会化服务实体,增加了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范围涵盖了如各类苗圃、林下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木本油料及特色花卉种植等方面,全县新增育苗面积1万亩。社会化合作组织的出现增加了社会资本投入,改善了林业经济单一的生产布局和结构,为全社会造林绿化提供了种苗物质保障。“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以土地形式入股参与了土地利用开发,形成规模和集约化生产,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客观上,农户向林业要效益的商品意识大大增强。广大农户对接受核桃经济林、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产技能的培训要求非常迫切,很多农户自行外出进行考察和学习。林业技术人员每年按照各生产环节轮回提供核桃丰产性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服务和指导。因科技培训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由海东市科技局出资聘请外省农民技术员进行服务指导,扩大了培训面,提高了培训效果。
为努力把民和建成全省城镇化示范县,打造青海东部门户新形象,2009年以来,园林绿化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得到了本县财政的连年持续投入,尤其2015年县财政投入加之省级项目投入达到140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景区餐饮设施的完善,自驾游、徒步游已成为新的时尚,民和县丰富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森林景观,每年吸引着大量省内外游客驻足、休闲和游憩,即将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2015年,县林业局编写了《民和县南大山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位于拉脊山脉南大山的西沟、古鄯、满坪等五个林场资源整合为“民和县南大山省级森林公园”,现已批复。另外西沟林场和古鄯林场也已纳入西宁市两小时旅游经济圈,已编制了《民和县西沟林场、古鄯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开启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轨发展的新起点。
为美好家园 再绘蓝图
在今后五年中,民和林业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紧紧抓住海东撤地设市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扎实推进海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的“三绿”工程,突出县境内湟水河流域南岸造林绿化工作,筑牢生态屏障,努力创建我省“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
紧紧围绕民和县作为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的建设布局,抓好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有机结合,尤其抓好黄河彩篮工程经济林建设项目。积极培育林业经济新的增长极,延伸产业链,扶持林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公司,促使形成良性循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使之形成合理化、循环经营,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创造良好融资环境和销售渠道,解决群众和专业化合作组织贷款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发展,为加快产业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极力打造已批复的“民和县南大山省级森林公园”,使之与喇家遗址国家考古公园旅游内涵有机结合,形成两个旅游产业龙头,拉动民和县所有景区以及周边景区如孟达自然保护区、刘家峡库区等经济圈经济,做到与西宁两小时经济圈来同步发展,加快县域中心城市、中川官亭副中心城镇建设。与旅游、城建、交通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积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招商引资、贷款、BT、PPP等融资模式,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增加林业产值比重。
按照建设“生态民和”的要求,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开发与治理并举,重点实施湟水河流域南北山绿化、经济林等低效林改造项目,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促进林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阮梨、藏茶、核桃、油用牡丹等基地建设;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特色野生动物繁育利用等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培育核桃深加工企业、延伸林业产业链,兴建一批现代林业示范园区,为产业发展做好示范引导;提高产业素质和企业诚信;鼓励农牧民兴办林业专业合作社、林家乐、股份制合作林场等多元化、多类型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使农牧民获得更多的林业收入;按照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结合下达的林业项目抓好精准扶贫任务的安排落实。加大荒山造林和经济林建设,改善贫困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