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2年老院子成功“整容”

2016年07月20日 08:43四川日报雷倢

中国园林网7月20日消息:苕尖、莴笋……近日,成都市锦江区牛沙馨院里的无土栽培管中,又长出了绿油油的蔬菜,让这个22年的老院落在夏日里多出了一丝田野之趣。

一年前,牛沙馨院的地面还坑坑洼洼,供水管网也时常“犯毛病”。现已经焕然一新,干净的水泥地面,整洁的车棚,绿意满满的花园。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变化,都是居民自主参与设计改造和凑集部分资金而来。

居民为何愿意自主参与治理,院落又如何在众口难调中实现自治?

动之以情——“龙门阵”中实现自治

牛沙馨院建于1994年,是成都水箱厂的自建房。随着水箱厂的倒闭,院落逐渐无人管理,水管容易爆、下雨就积水。2015年8月,锦江区老旧院落改造工作开展,但不少居民却并不愿意参与改造。一时间,改造成了一件棘手的事。

这时,锦江区房管局与民政局提出,让居民自己来组织改造。在锦江区房管局的指导下,牛沙社区组织居民们选出5位热心肠的居民代表,组成了住委会,一向热衷于帮助邻居的龚蓉萍成了住委会主席。

了解居民“不愿改”的原因,是住委会的头等大事。“像往日一样摆龙门阵,才能听到居民们的真实想法。”每晚7点,龚蓉萍准时在院落门口摆上桌子,等着散步回来的居民。

在与多位居民交流后,她了解到,800元的水网改造费和每平方米2元的维修费,是居民们不想改的主要原因。

一场关于院落改造的宣传会在院落展开。龚蓉萍在会上为大家算账:“我们是集体水表,一户爆管,整个院落都得摊水费。上次老王家的水管爆了,漏了一晚上水,大家都付了不少水费。这次家家出800元,就把这事解决了,一劳永逸。”

很快,牛沙馨院的改造费用就收齐了一大半。但仍有几户没来开会的居民,迟迟没有同意改造。于是,龚蓉萍挨家挨户敲开他们的门,继续摆事实讲道理。没多久,最后一户的钱也收齐了。

晓之以理——制度为自治“护航”

改造启动了,资金如何管理,使用如何监督?为让居民们安心,在改造的过程中,住委会将资金使用明细贴在社区告示栏里。

改造的设计方案也充分倾听了居民的意见。社区与锦江区房管局一起设计了几套改造方案,再交由住委会,由他们组织居民开会,对改造方案投票,并提出修改建议。投票率超过70%的方案成为最终方案。

“只有住在这儿的居民,最了解生活里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龚蓉萍说,本来的方案中,新搭建的自行车棚上将种植花草。一位居民却提出,车棚花园要浇水就要安楼梯,对小孩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最后,居民们投票决定取消自行车棚上的“花园”。

在一次次的投票中,牛沙馨院“变身”成功。

去年10月,锦江区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自治组织联合会,帮助像牛沙馨院住委会这样的院落自治组织,搭建“朋友圈”,互相学习做法。锦江区16个街道中的自治组织加入了这个“朋友圈”。

今年锦江区还将对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的105个老旧院落进行改造,这也意味着105个自治组织将应运而生,他们将如牛沙馨院住委会一样,通过情和理,为老院披“新衣”。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