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2日消息:7月20日,北京遭遇暴雨,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市雨量监测站平均199.9毫米,城区平均260.7毫米。全市、城区平均雨量已经超过“7·21”暴雨的平均降雨量。暴雨之后,北京西站、大红门等多地积水严重。网友自嘲,每个人都住在“积水潭”。暴雨的时间点让很多人的记忆回到了四年前的那场暴雨,并检视四年来北京市政、排水系统的变化。
前一段时间,因为极端暴雨天气,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年年看海的武汉作为重灾区又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三年前武汉市曾承诺投入130亿元,建立完善排水系统,告别看海。但是三年后,一场暴雨下来,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狼狈不堪的武汉。城区多处积水严重,公交大面积停运,地铁进水……人们有理由质疑,130亿投到哪里去了,尤其武汉水务系统还真有贪官落马。而多年来武汉不断填湖建房,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而今虽然填湖建成了小区,但水仍认自己的‘老家’”,既是对武汉填湖建房的批评,多少也有自承恶果的意思。
不得不说,暴雨就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城市的排水系统如何,溢美也好,贬低也罢,在暴雨面前都只能让路。暴雨就像一块照妖镜,在它的面前,水利工程腐败,城市建设的短板,对大自然的过分掠夺,都会现出原形。这确实也给喜欢豪言壮语的官员提了个醒,所有的承诺都得慎之又慎。你如果做不到,暴雨一来就会分分钟被打脸,完全没有任何掩饰的余地。大家的脚踩在水下,深浅都在心中。
就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而言,我们的城市化虽然突飞猛进,但在市政工程建设上,却积累了太多的老帐、旧帐。而海绵城市概念的兴起让人看到了希望,并被视作城市内涝问题的解药。海绵城市强调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富有弹性,遇到降雨时发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在干旱缺水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去年10月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从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到2014年出台海绵城市技术指南,再到2015年确定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不到两年,海绵城市概念不断升温,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建设海绵城市的浪潮,真可谓雷厉风行。
暴雨来时,不仅没有内涝,而且还能把雨水吸收起来进行利用,这样的画面对北京这类缺水城市来说,真的很美。海绵城市为城市内涝、缺水等问题提供了一剂强心剂。但是,建设海绵城市,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吗?
三十多年来的城市化进程,我们在钢筋水泥化的路上已经走得太远。对不少规划落后的城市来说,建设海绵城市甚至需要把旧的城市规划推倒重来。要让城市回到那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中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台湾地区的经验来看,他们先是花了两年的时间由台湾大学制定了一本详细的海绵城市建设规范,然后再由政府来推广实施。而我们从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到出台建设技术指南,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连《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起草者之一、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车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这次的海绵城市建设有些急,很紧迫。”
而大陆南北差异较大,不同城市间气候条件、土壤结构有很大差异,如何建设海绵城市无法找到一个统一标准和方法。各地如何建设还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在此之前,我国所积累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不够多,设计体系、技术积累、人才储备恐怕很难满足大规模建设海绵城市的脚步。这都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挑战。
城市内涝很烦人,谁都希望早日告别一场暴雨就看海的闹剧,海绵城市的图景很吸引人,谁都希望海绵城市早日成为现实。这种焦虑可以理解,但是现实很骨感,过快过急建设海绵城市,可能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事倍而功半。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