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2日消息:山东省林业行业精准扶贫电视会议召开,在今后一个时期,林业行业精准扶贫工作将坚持走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路子。
近年来,淄博市坚持“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并重、绿化荒山和退耕还果并重、长叶子和长票子并重”三大林业产业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强化林业智力支持,落实惠农政策,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沂源县张家坡镇张家坡村的樱桃园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资料图)
生态项目打基础
沂源县鲁山镇北流水村绿树成荫,给炎炎夏日增添了一丝清凉。“蓝天白云是我们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到收获季节更有林果飘香,已不是过去贫穷落后的不毛之地了。”北流水村党支部书记陈丙福指着一片苹果园高兴地说。
北流水村是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占了全村人口的近半数。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以及市林业局和帮村干部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得到根本改善。“北流水村是山区丘陵地貌,3年前刚到这儿时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是首要,如今种上沂源红苹果、大榛子等林果产品,路也宽了,山也绿了,老百姓脱贫指日可待了。” 来自淄博市林业局的扶贫干部刘伟峰告诉记者。
先改善村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再发挥林业产业的绿色优势带动贫困户彻底脱贫,这是淄博市林业局开展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据悉,目前淄博市林业局已投入200余万元,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发展林果项目10余项。沂源县南鲁山镇北流水村、沂源县燕崖镇杏花村、高青县木李镇杂姓刘村、高青县花沟镇岳家村、博山区石马镇盆泉村……一个个落后贫困村在相继实施绿化美化、引水保绿等工程基础上,充分发挥林业产业优势,一系列绿色项目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
2016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增强贫困地区林业增产增收能力,把生态修复、路域水系绿化等市里重点项目交给市林业局牵头协调。按照资金、项目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的要求,组织实施主城区南部工矿区生态修复、九顶山生态修复、荒山绿化、水系绿化和湿地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带动改善周边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增强贫困地区农民增产增收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比去年同期增长36%。
农民致富是根本
一片片绿油油的果林在陈丙福看来这些就是“摇钱树”。在合作社基础上,村里成立沂源润民农业有限公司并筹资建立沂源红苹果生产基地,推行“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基地建设之初,按照年亩产粮食价格1000元/亩进行土地流转,流转后的零散土地整合成为基地用地以实施集约式产业开发。
“基地收益的10%归村集体,30%归入股村民(其中,对入股的残疾人和贫困户按35%),其余55%-60%归公司和基地的比例进行分红。另外,土地入股的村民还可以到基地工作,成为基地的固定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报酬。”陈丙福介绍。而距离沂源红苹果基地不远处的300亩大榛子基地2015年已经产果,比粮食作物每亩增收近2000元,还有卖树苗的额外收入。
60多岁的贫困户许光新,几年前就因年龄太大无法继续打工,老两口只能指望家里4亩地种点玉米、小麦糊口,建设沂源红苹果基地时他毫不犹豫地把家里土地全部流转了。“每年1000元/亩的承包费,3年见果后还能有分红,如今我又在这果园打工,每年纯打工收入就有2万多元。”许光新给记者算着自己的“经济账”,按照村里的政策,5年以上土地承包费还会逐年增加,苹果收益好利润分红也多。
博山区博山镇的上瓦泉开心扶贫果园也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城里人与农户签协议认养“果树”,认养第一年收费100元,之后每年200元,实行终身制。目前,上瓦泉村1000余株果树被认养,年收入10万元,每个贫困户年底可分红2000元。
据了解,淄博市全面实施全市农民林业收入倍增计划,开展退耕还果、精准扶贫,积极发展苹果、桃、猕猴桃、蓝莓、大樱桃、葡萄、核桃等名特优特色经济林果品基地,对符合条件促进贫困村发展的特色经济林,全部纳入享受国家政策扶持范围。今年以来,全市已发展桃、苹果、猕猴桃等经济林4.2万亩。
科技培训保丰收
有了致富技术,才能发展产业;有了产业发展,脱贫才有希望。技术是果业的支撑,果业是脱贫的希望。
沂源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好果4元一斤买不到,孬果一块钱一斤没人要。只要有技术,不愁种不好,好果子更不愁卖。
为了提高果农种植技术,沂源县连续两年开展了大规模果农“大轮训”,同时把培训内容做成专题视频放在网上,果农随时随地都能看。“如今对果农来说,常规技术已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与时俱进。为此,我们深入调研、找准问题,开设田间课堂,之前搞了冬季林果技术精准大培训,现场边讲解边操作,与果农互动,非常受欢迎。”沂源县果品产销服务中心主任杨红玉说,“老果园更新技术、果树重茬障碍克服技术,如果搞不好,果树不长,有菌在里面,就会带来病害。单靠果农可能解决不了,如今我们都攻克了。”
博山区上瓦泉村的村民刘红霞也感受到技术扶持的重要性,她说:“冬天外面很冷,棚内要保持25度左右,控制好湿度,适时通风。这些技术都不成问题,林业专家、技术人员经常来指导。”在大棚内挂着这样的标牌,写着“施肥浓度125克/平方米;指导老师:郭岩彬(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刘大姐说,“有了好技术,不怕种不出好果子。”
记者从淄博市林业局了解到,按照市委、市政府2016年全面完成精准扶贫计划的要求,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组,制订了林业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林业“十百千”科技培训活动就是重头戏之一,成立了10支林业专家服务团队,实行网格化服务,深入贫困村、贫困户精准传授林业知识和技术,计划年内培训林业土专家1000名。
推荐阅读:
(来源:大众日报)